9月27日,北溪1号和北溪2号,居然同时发生了疑似爆炸导致的“泄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情被爆出后,马上引发世界广泛关注。

因为大家都知道,当前围绕着俄乌冲突之外,还有俄罗斯和欧洲和美国的博弈。

其中包括俄罗斯把俄乌冲突拖到冬天,也是为了通过天然气来威胁欧洲,逼迫欧洲就范,从而能让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谈判,占据有利位置。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北溪1号和北溪2号的硬件还保持完好无损。

9月20日,俄罗斯驻德大使表示,“北溪2”天然气管道已完全准备好运行,并称普京已经确认,俄罗斯“甚至准备明天就启动它”。

而俄罗斯方面后半句话还没说,就是启动北溪2号的前提条件是,德国得能答应俄罗斯方面的条件。

也就是说,俄罗斯方面一直试图拿北溪1号和北溪2号,作为跟欧洲谈判的筹码。

等到今年冬天,欧洲天然气库存见底,而冬天如果还没结束的话,那么就是俄罗斯对欧洲狮子大开口的时候。

然而,北溪1号和北溪2号这离奇一炸,让欧洲和俄罗斯本来就很狭窄的谈判窗口,一下子就被彻底关上了。

可以说是,美国直接拿着斧头直接把欧洲的船给砸出一个大洞,逼着欧洲“破釜沉舟”去跟俄罗斯硬拼。

美国这是不但把乌克兰当枪使,还要放干欧洲最后一滴血。

狠,真的是太狠了。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这事情就是美国干的。

但从诸多迹象看,这事情99%就是美国干的,剩下1%,我只是因为写文章不能在没有明确证据之前太过于肯定的下结论,但单从我个人来看,我觉得这事情基本跟美国是脱不了干系。

我也不是凭空随便乱说,还是有很多怀疑的理由。

1、离奇的地震

在“北溪”泄漏发生的同时,丹麦地质调查局宣布,在波罗的海记录到了两次地震。

其中一次震级是2.3级。

这么小的地震,一般在地底下,分散在一个较大范围之内,是很难对海底的天然气管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但假如,这样的地震是能量比较集中的定点“爆炸”,那么爆炸的影响也是可以引发地震监测到小规模的地震。

路透社消息中说:“周一在丹麦、瑞典和德国的地震台记录到了两次比起地震时记录到的更像是爆炸的地震冲击。”

瑞典国家地震中心则更直接的说,周一在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地区记录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

可见,北溪1号和北溪2号发生“泄漏”的时候,该水域是出现比较明显的水下爆炸。

2、北溪1号和2号同时“泄漏”

假如北溪1号和2号是其中一个出现泄漏,要当作是巧合的事故,还勉强说过去。

但北溪1号和2号,居然同一时间发生这样的泄漏,并且泄漏点达到3个,这基本就不可能是自然引发的事故。

因为天然气管道出现泄漏本身就是极其竿见。

丹麦首相也都已经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不是自然引发的事故,那么究竟是谁蓄意破坏?

3、泄漏发生的位置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泄漏发生的位置,是在德国和瑞典中间海域的部分,并且是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海域,首先是比较远离俄罗斯,更靠近瑞典和丹麦。

我看到在泄漏发生后,居然还有人怀疑是不是俄罗斯干的,这个其实有点离谱,因为发生泄漏的位置离德国和瑞典这么近,有一处是在瑞典境内,一处是在丹麦境内,要是俄罗斯的潜艇能深入到这片海域去破坏北溪1号和北溪2号,那北约也就不用出来混了。

而且出事的这块海域,地底情况极其复杂,平均水深在50-100米,这么浅的深度,基本不太适合军用潜艇展开。

除非有对这一块海域的地底地形、水文环境极其了解的国家,通过高科技微型潜艇来安装炸药,进行定时爆破,才有可能实现。

德国安全部门还认为,考虑到泄露的具体情况,很可能是“潜水员或小型潜艇”在管道上安装了地雷或炸药,而“只有国家行为体”才能做到这一点。

我觉得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美国。

4、美国军舰出现过附近海域

在本次爆炸事件发生之前,美国两栖作战的巨型战舰 USS Kearsarge曾高调访问波兰,并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以训练的名义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停留。

而这次发生泄漏的3个泄漏点,均在博恩霍尔姆岛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德媒《明镜周刊》援引几名知情人士的话称,早在几周前,联邦政府就收到了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警告,称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可能会遭到袭击。德国政府拒绝就此置评。

这个套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我还是很早就说过那句话。

美国作为拱火泼汽油的人,自然知道未来这把火会不会烧起来。

这不是美国情报部门能力有多强,而是泼汽油的人,肯定是知道这汽油泼下去,会不会被点燃。

毕竟美国不但泼汽油,手上还拿着打火机。

据《纽约时报》9月27日报道,美国中情局6月向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发出了“模糊的警告”,称“北溪-1”和“北溪-2”未来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更早之前,早在2022年2月,美总统拜登就曾称若俄乌冲突升级,北溪-2将“不复存在”。当时拜登被问及如何做到这一点时,拜登回答:“我向你保证,我们有能力做到。”

总的来说,美国肯定是有多个方案来“保证”让北溪2号“不复存在”。

这次只是美国启动了其中某一个方案来执行而已。

综合上面这些信息看,这件事情我觉得基本上99%的可能性就是美国干的。

其实正常人基本也都会把怀疑目光看向美国。

比如,波兰前外长是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写着“谢谢你,美国”,配上天然气泄漏的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各方的怀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9月27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有初步报告表明“北溪”管道受损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攻击或是破坏,美方尚无法证实,但布林肯表示,管道泄漏“显然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就这样,还要继续惺惺作态。

其实单纯从谁获利的角度来看,美国也是最大的嫌疑对象。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从美国进口的LNG天然气就大幅度增长。

2021年,欧洲通过LNG进口液化天然气,按照气态计算进口量每天约9600万立方米。

今年已经大幅增长到每天1.95亿立方米,增加了整整1亿立方米/日的进口量。

这增加的1亿立方米/日的进口量,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

而且这些增加的进口量,都是高价进口。

美国公司装满一艘LNG液化天然气船,要花6000万美元的成本,而欧洲的收购价格则已经飙升至2.75亿美元。

一艘LNG天然气船运到欧洲,美国企业就可以赚4倍的利润,一艘船可以赚2亿美元。

这简直就是暴利中的暴利。

这种情况下,美国是有这个动力,来不停拱火俄乌冲突,来不停给欧洲放血,要把欧洲收割干净、彻底榨干。

而对于欧洲来说,这次北溪1号和2号被人蓄意破坏,无疑是一个噩耗。

虽然欧洲之前嘴巴很强硬,说这个冬天的天然气是够用的。

但谁都知道,也许欧洲的民众这个冬天还可以有天然气用,前提是高价,是去年天然气价格的十几倍。

同时,这个冬天,欧洲的工业和化工企业的天然气肯定是不够用的。

在电价和能源价格飙升的情况下,欧洲很多冶炼和化工企业,都被迫停产,甚至已经开始转移产能。

所以,万一这个冬天,欧洲气不够用了,那么欧洲至少还有一条退路,就是去跟俄罗斯谈判,做一些妥协,来换取俄罗斯天然气的供应。

北溪1号和2号,虽然停止供应,但只要硬件设施还在,就随时可以重启,这就是一条退路。

但现在,这条退路就这样被美国直接砍断了。

这等于说,对欧洲来说,只能“背水一战”,只能跟俄罗斯死扛到底,只能用更高价格去跟美国买高昂的LNG天然气。

对俄罗斯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北溪1号和2号,本来就是俄罗斯跟欧洲谈判和要价的筹码。

现在这个筹码等于被美国打翻了,让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失去了这个筹码,并且还要面对可能没有退路的欧洲,去跟俄罗斯死扛到底。

其实俄罗斯一直以来的目标,都不是去跟欧洲死扛到底,而是打算抓住欧洲天然气的软肋,去跟欧洲要价。

如果欧洲要跟俄罗斯死扛到底,对俄罗斯来说,也是比较糟糕的一个结果。

美国这一招,确实太狠了。

同时把欧洲和俄罗斯,都逼到一个没有退路的环境里,只能互相死扛,被不停放血。

而美国按照当前架势,不把欧洲榨干是不肯罢休的。

美国不但通过拱火地缘危机来收割,更是通过美联储激进加息来高举收割镰刀,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腥风血雨。

本周一,英镑出现单日一度暴跌5%的插针行情,英镑最低的时候居然贬值到1.022,都快跟欧元一样,贬值到跟美元1:1的汇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今天人民币汇率贬值跌破了7.2这个重要关口,这是200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首次贬值跌破7.2,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以至于央行出来喊话,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去年就一直跟大家说,美国未来会通过加息和拱火等方式,来对全世界进行收割。

现在大家应该可以明显感受到,美国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有些疯狂。

这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明,美国当前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要不然美国绝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来这样铤而走险。

包括美国这样极端加息,对美国自身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很大。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涨破4%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这场全球大博弈,已经充满硝烟,全球金融市场到处是腥风血雨。

未来何去何从,没有人能知道。

我们作为普通人,只能在今年这个“落地”之年,静待结果落地,见证历史。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