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1964年9月底,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来到了罗布泊基地视察工作。听完汇报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张爱萍将军来到了办公室休息。

片刻后,工作人员发现张爱萍将军不见了。正当大家焦急寻找的时候,张爱萍将军出现在了科研营房之中。原来,他是找一个名叫罗箭的上尉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箭

在科研营房之中,张爱萍不断地责问罗箭:“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长时间都不给你父亲一点消息,他还以为你失踪了。”

罗箭听后,不停地解释道:“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希望父亲能够原谅我,我没有给他老人家丢脸。”

周围的同志们非常惊讶,罗箭为什么和张爱萍将军有联系,那么他的父亲到底又是谁呢?

颠沛流离的生活

颠沛流离的生活

提起罗箭,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的儿子。

罗瑞卿将军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他参加过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过地下党的工作,参加过无数次的战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先后有两任妻子,第二任妻子郝治平是一名优秀的革命女英雄。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们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理想信念,始终如一,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还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夫妇

1938年4月,罗瑞卿将军的孩子罗箭出生于延安。

由于罗瑞卿公务繁忙,往往是回家看上几眼就回去工作了。后来,在罗瑞卿的委托下,战友为孩子取名为罗小卿。因为“卿”这个字写起来比较复杂,后来他们就用“青”字代替,于是罗小青这个名字,便陪伴了孩子的幼年。

罗箭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罗瑞卿为了抗日事业不断地奔波于全国各地,于是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当地的老乡进行抚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罗箭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党中央为了保护宝贵的革命后代,让前线的将领们安心,决定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建立保育院。保育院成立后不久,罗箭就被送到了这里学习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战争年代的罗瑞卿

对于父亲,幼年的罗箭没有什么印象。因为父亲从小就不在他身边,等到从前线回来的时候罗箭都已经五岁了。不过罗箭非常懂事,他知道父亲是在做一番不同寻常的事业。

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十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罗瑞卿跟着部队来到了张家口。一切安定下来后,罗瑞卿便将家人全部都接到了这里。

好景不长,这样安稳的日子不到一年,蒋介石就调集重兵发动了大规模的内战,罗箭也跟随父亲来到了阜平县城南庄继续生活。

当时阜平县城南庄有很多随军的孩子,组织上决定成立小学,用来培养这些革命英雄的后代,罗箭也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在学校,老师都非常地尽心尽责,将这些革命英雄的后代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罗瑞卿虽然战事繁忙,无法与家人团聚,可罗箭依然能感受到父亲对他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罗瑞卿在交谈

1949年4月,党中央正式进驻北平,罗箭也同很多的革命后代一样来到了北平生活。从小就颠沛流离的罗箭,在学习上变得更加勤奋,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101中学。

这段时间,罗箭和家人相处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他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看着罗箭的成长,罗瑞卿的心中非常欣慰,他不止一次地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人是从战争年带过来的,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却不懂,你们这一代人责任重大,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还要交到你们这一代人手里,现在国家需要很多的科技人才,我觉得你将来还是要选理工科好。”

父亲的这一番话,对罗箭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核事业隐姓埋名,父亲却毫不知情

为核事业隐姓埋名,父亲却毫不知情

罗箭高中毕业后,希望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激情和力量。当时最时髦的专业是原子能专业,可他的梦想是就读哈军工,而哈军工没有原子能专业,罗箭只好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原子能系。

1961年,哈军工开设了核物理系专业,开始招收各个大学的插班生,罗箭也圆了自己的哈军工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哈军工

此时的罗瑞卿担任公安部长的同时,也在积极协助着周总理和聂荣臻等人主抓“两弹一星”工程。得知儿子转到了哈军工后,便为罗小青的名字改名为“罗箭”,“箭”代表火箭,充分体现了罗瑞卿对儿子未来的期待。

在哈军工读书期间,为罗箭授课的老师包括了邓稼先、于敏、程开甲等人,他们都是大名鼎鼎的核物理学家。在这里,罗箭接受了更为专业的教育,为他以后成为核物理学家打下了基础。

来到哈军工就读的学生,就意味着要走毛岸英的道路,去为国献身。所以哈军工毕业的学子,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会给党支部写信,要求到基层、到祖国最为偏远的地方。

1963年,这一年罗箭毕业了,他被分配到了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参与核试验的理论研究。这个研究所在新疆罗布泊,因为那里的科研条件太差,所以暂时留在了北京通州办公。

此时的中国,由于和苏联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所有研究核武器的材料,导致包括罗箭在内的科研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就连最基本的计算器都是手摇的,甚至还有更加原始的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试验基地

1964年5月,罗箭接到了组织上的命令,准备进入罗布泊。对于罗布泊,罗箭只是听说过地名,却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他对那里的研究工作充满了各种期待。

由于从事核试验工作,是需要遵守保密条例的。临行前,罗箭没有向父母透露自己的行踪,他只是告诉父亲:“我要外出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你就不要为我担心了,放心,我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来到罗布泊工作后,罗箭真正体会到了这里的艰苦。在这个渺无人烟的沙漠里,白天的气温可以达到50度以上,到了晚上的时候,就会大幅度地降温,甚至还要穿上一层厚衣服才能入睡。

尽管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罗箭还是严格按照组织上的规定,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当中。在这里,罗箭非常思念家中的父母,可是出于工作上的规定,罗箭还是忍着思念之情,没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

作为父亲的罗瑞卿也非常思念自己的孩子,有一次他在会议上说道:“我的大儿子已经失踪大半年了,也不知道他到底去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在讲话

罗瑞卿在讲话的时候,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张爱萍将军就在现场,他听到罗瑞卿说了这么一句后,便将这句话记在了心中。

1964年9月底,第一次核试验进入了倒计时,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主导核试验研究工作的张爱萍将军也来到了现场。

除了视察工作外,他还一个个地进行寻找,终于在光学测量站那里找到了罗箭。

张爱萍看了看眼前这个佩戴中尉军衔的军官,以赞赏的口吻说道:“好长时间不见,你晒黑了,但是人却变得壮实了。”

罗箭脸一红,没有接着回答。

这时,张爱萍以责怪的口吻说道:“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也不给你爸爸写信啊,让他不要一直挂念着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萍将军

罗箭心中清楚,这是张爱萍将军在和他开玩笑,他回答道:“这还不是你定的纪律,请你转告我父亲,我没有给他丢脸,我一定会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

张爱萍听后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又忙碌了起来。

1964年10月16日,这是令无数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天。这一天下午,罗箭和许多的科研人员退到了距离实验场60公里以外的一座小山观测点的后面。

罗箭根据自制的量角器进行测量,通过爆炸云所产生的高度,结合与爆炸点的固定距离,最终得出了测算结论,这次的爆炸当量相当于1.5万吨TNT的炸药。

随后现场的专家根据具体的数据,分析出了核爆炸的当量,结果与罗箭测量的数据和设计之初的数据十分吻合,张爱萍将军得知消息后,马上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远在北京的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子弹成功爆炸

原子弹在西部地区成功爆炸的消息,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无数中华儿女都沉浸在这片喜悦当中。而罗箭在研究工作当中表现得非常出色,组织上决定评选他为三等功。

就在原子弹成功爆炸半个月后,罗箭也回到了北京,全家人看到罗箭取得的巨大成就,都非常地开心。在父亲的面前,罗箭一直讲述着自己在罗布泊里面的生活。

听着儿子的描述,作为父亲的罗瑞卿内心十分不忍。他摸着儿子的头说道:“这么多年让你受苦了,可是没有苦哪有甜啊,我们以后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庆祝你这次在核试验建功,爸今天晚上就破费一次,专门带着全家人一起去吃烤鸭。”

饭桌上,罗瑞卿举起了酒杯对着儿子们说道:“我希望你们去学习军工专业,可以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现在只有罗箭做到了,你们几个也不能松懈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一家人

一杯酒过后,他专门举起酒杯对着儿子罗箭说道:“这次核试验成功了,我们国家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其中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可是你不能骄傲啊,我们国家尖端武器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你要继续努力,继续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

在之后的日子里,罗箭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他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是默默无闻,一直勤勤恳恳地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

革命后代继续传承红色家风

革命后代继续传承红色家风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罗瑞卿一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罗箭暂时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来到了四川的一个工厂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尽管人生遭遇了挫折,甚至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可是罗箭一直没有放弃,他在妻子的陪伴下勤勤恳恳地工作。可罗箭心中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父亲的身体和情况。

这段苦难的日子只是暂时的,后来罗箭与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回到了北京,与父母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将军

1975年,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此时的罗瑞卿将军已经是古稀之年,思乡之情变得极为强烈。由于他患上了很严重的腿病,自理能力比较差,所以一直无法回到老家。

组织上理解罗瑞卿的心情,看到他无法回到老家,身边也没有孩子照顾,便决定把罗箭调回北京。罗箭看着年迈的父亲,非常希望能够陪伴父亲的身边。

罗箭回到北京后,罗瑞卿的心中非常生气,他不断地责备儿子:“我不需要什么孝子贤孙,你要是真孝顺的话就会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现在那么多的科研人员都在边疆,里更需要你,你回到北京干什么。现在我们国家正是快速发展的时候,你一定要争气,为国家的建设再做贡献。”

在父亲的要求下,罗箭只好继续留在了新疆,而且这一待就是好多年。

1978年,罗瑞卿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德国治腿。不幸的是,手术结束后罗瑞卿却突发了脑梗,不幸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箭与核试验基地的同志们的合影

罗箭得知父亲离去的消息后,心中更是止不住地难过。此时的他不禁想起了父亲之前的种种教诲,他只好把更大的精力投身到科学研究当中。

1985年,组织上作出决定,将罗箭等一批技术骨干调到政治部门的领导岗位上任职。罗箭在技术岗位上从事多年,虽然极不愿意离开,可是对于组织上做出的决定,他还是无条件地选择了服从。

1996年,罗箭从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的岗位上退休,之后又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罗箭

退休后,罗箭喜欢写书法,还成为了有名的书法家。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去革命老区走走看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革命老区的发展。

2006年,为了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罗箭与其他的革命英雄的子女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来体验父辈们的艰辛。

晚年的罗箭在回忆起父亲的时候,总是语气坚定地说道:“如果父亲现在还在的话,他一定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我作为革命的后代,一定会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去继承革命前辈们的光荣传统,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让红色家风世代相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罗箭

现在,罗箭老人在家中颐养天年的同时,还在积极地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他将自己的余生都放到了为党和人民的建设上来。作为后辈的我们,也要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跟着党走,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