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家长可能每个月都要带孩子去预防接种门诊1~2次,打疫苗这事对你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但是,接种疫苗前这个小细节——签署知情同意书,你注意了吗?

每次签署的时候,你是走个过场签签字呢,还是留意“知情同意书”上的内容,真正做到了知情、同意?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知晓知情同意书上的内容,留意医生的做法是否合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今天咱们就讲一讲这个知情同意书应该怎么看。

知情同意书都包括什么内容?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讨论制定,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和内容。

以北京市为例,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包括:

1、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介绍

2、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注意事项

3、受种者目前的健康状况

4、由医生做出能否接种疫苗的判断

5、受种者或监护人签字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既有一定的“疫苗教育”的作用,也保障了家长的知情权。

通过阅读“知情同意书”,家长可以了解到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一般不良反应”都有哪些,比如:注射部位红肿、硬结、一过性的发热等症状。

如接种前未告知,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纠纷。比如,家长可能会将这种正常的一过性反应误以为是严重不良反应,或者质疑接种医生操作不当,或者怀疑疫苗质量有问题。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家长也要留意提供儿童目前的健康状况及既往的过敏史、患病史等,这样有利于接种医生判断儿童目前是否适合接种疫苗,是否需要推迟接种等。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作为客观的书面记录,是接种医生履行法律义务的证据,也起到保护接种医生的作用。

因此,家长们切记,签署知情同意切不可“走过场”,一定要仔细看,不懂就问,和医生积极沟通。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上都需要关注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知情同意”

相关法规怎么说?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医疗卫生人员要履行告知义务,家长在孩子打疫苗之前也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对于“走过场”的行为坚决抵制。

  1. 第二十五条规定

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1. 第五十九条规定

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至降级的处分,对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执业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在孩子接种前必须做什么?

  1. 如实告知医生当前孩子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

关系到医生对孩子是否适合接种的判断。尤其是对于疫苗禁忌症等情况,不要自行判断,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员。

  1. 认真阅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确保自己都明白上面内容,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1. 掌握扶抱宝宝的正确姿势,以确保接种疫苗能够顺利进行。

怕打针?别怕,看了就不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种疫苗后

都要注意什么?

✔ 接种疫苗后务必在接种地点留观30分钟。

✔ 24小时内不宜给宝宝洗澡,避免宝宝搔抓接种部位,以避免感染。

✔ 为宝宝提供清淡的饮食、以前吃过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也尽量不要食用没吃过的食物。

✔ 口服减毒活疫苗的前后半小时之内不要喂食,以避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 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如果出现严重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