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全球精神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在该领域仍旧面临着重重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正式发布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向所有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转型》( Word Mental Health Report: Transforming Mental Health For All )是世卫组织继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精神卫生:新理解,新希望》之后再次发布的又一份有关全球精神卫生的重量级报告。
在这20年里,全球精神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在该领域仍旧面临着重重挑战。
全球范围内,每八个人里就有一人可能罹患精神障碍。在中国,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6.6%,换言之,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人可能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罹患精神障碍,而新冠疫情的到来则进一步加重了这一趋势,人们的精神健康问题( 包括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 )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针对精神障碍的各项服务却还存在严重不足。平均而言,世界各国用于精神卫生的财政预算不到其卫生总预算的2%,而用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投资则更为不足。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精神卫生领域的人力资源仍旧存在较大缺口。在中国,精神科医生的总数只有4万名,相当于每10万人口只有不到3名精神科医生,而其他精神卫生专业从业者( 包括精神科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健康社工、康复治疗师等 )的缺口则更为巨大。
世界范围内,针对精神障碍的污名和歧视仍旧普遍存在,精神障碍人士在教育、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可能遭受到更多的权益侵害。
精神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对于精神健康的投资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福祉,更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要建立运转良好的精神卫生系统和服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提高公众对于精神健康的理解,要加强政治承诺,同时也要充分结合数字技术,提供人人可及的精神健康服务。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要加强卫生健康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精神健康与许多家庭、社会、环境因素息息相关,要想促进精神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就必须将精神卫生视为一项多部门的事业,致力于在更大范围内消除精神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要重视儿童青少年期的精神心理健康,对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的投资能够带来最大的回报,而且有许多循证的干预措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还要重视工作场所的精神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人群的精神心理健康正面临严重威胁,公司雇主及政府有责任为员工提供精神健康友好的工作环境,致力于在工作场所建立员工精神健康的保障机制,并落实精神障碍人士的权益保护机制。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要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实现以人为中心、以复元为导向、以权益为基础的照护,保证精神障碍人士能够充分参与社会,实现社区融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与精神卫生服务的整合,加强综合性医院中的精神卫生服务建设,同时要动员社区工作者、精神障碍亲历者( 同伴 )等非专业人士参与精神卫生服务提供,作为专业服务的一大补充。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还意味着我们要让更多精神障碍亲历者参与进来,为精神卫生服务的规划、实施、评估等各环节提供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充分为其赋能。
总而言之,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健康的目标,要求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加强社会各界对于精神卫生的重视及承诺,重塑可能影响人们精神健康的物理、社会和经济环境,加强精神健康照护体系建设。
在这份报告里,世界卫生组织汇总了目前最新的全球精神卫生数据,重点指出了目前全球精神卫生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不足,向我们展示了投资精神健康领域的巨大益处,指名了精神卫生转型的路线及建议,同时也展示了大量的最新证据与实例,证明精神卫生转型以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健康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此外,这份报告也整合了大量来自精神障碍亲历者的声音和故事,以彰显“没有我们( 亲历者 )的参与,就与我们无关”的信念。
本文来源: 心声 Mind
本文作者:心声公益
责任编辑:六六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