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8日,在姚桐斌居住的南苑附近,发生了一起民众斗殴事件,姚桐斌也在其中,他被打得鲜血汩汩流出,最终不幸殒命。

1968年6月12日,姚桐斌的尸体被送往了北京市公安局,由法医庄明漆、赵金龙负责解剖,公安部门做了很多准备,但唯独姚桐斌的妻子这一关难以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他离开得是那么突然,我的孩子还没有好好看看她们的爸爸......”公安部门给姚桐斌的妻子做了一夜的思想工作,她还是不同意解剖。

“好,如果不解刨,没有权威部门做出的结论,那姚桐斌同志就是死得不明不白,看咋办?”一位法医的话一下点醒了姚桐斌的妻子。

是啊,他是那么的爱国,那么的热爱科学,他倾尽一生都想要为祖国出力,如今却无辜被人杀害,作为姚桐斌的妻子,她岂能让恶人逃脱,让丈夫白白丢了性命?

巨星陨落

姚桐斌的妻子名叫彭洁清,她与姚桐斌是在姚桐斌回国后参加的第一个晚会上相识,两人彼时都是刚刚回国的知识分子,彼此的磁场毫无准备地互相吸引着,姚桐斌曾说:我对她一见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所以他俩可谓是双向奔赴的神仙眷侣,从见面到结婚,他们进展迅速,婚后的生活,两人也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即使是现代人感叹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他们也能将其过得津津有味。

1968年6月8日那天,是彭洁清想都不敢想象的一天。那天她只记得,天气十分炎热,下班后的她准备乘坐公共汽车,兴高采烈地想要回家和丈夫孩子享受其乐融融的世界,因为丈夫经常忙于研究,他们已经许久未能感受家的温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可是不幸却在那天发生,彭洁清回到家,只看见鲜血淋淋的丈夫,一动不动地躺在沙发上,他的脑袋后面还在止不住地冒血。彭洁清顿时慌了神,眼泪顺着脸颊啪嗒啪嗒地掉在地上,那时候,姚桐斌在流血,她和孩子在流泪。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姚桐斌出事的那一瞬间。

当天中午,姚桐斌刚刚从他的实验室结束了一个上午的工作,桌子上还放着他刚刚批阅完毕的关于新型航天陶瓷材料的文件,那时他正准备返回家中吃午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可是刚到家不久,外面就传来了嘈杂的声音,他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他家中还有小女儿在牙牙学语,身为父亲的他看到女儿害怕的神情,只好开门出去探查究竟。可是刚一开门,噩运就降临了。

“看什么看?抓住他!”来的一伙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将姚桐斌抓了起来,一顿毒打。姚桐斌是知识分子,从小也没接触过什么防身之术,面对一群青年壮丁的殴打,姚桐斌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他被一记闷棍打破了后脑勺,倒在了血泊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那个时候,没有人将他送医,这也间接地加速了姚桐斌的死亡,直到彭洁清赶到家中,才发现昔日的小家已经不复存在,因为“顶梁柱”已经轰然倒塌。

任凭彭洁清怎么哭喊,再也没能得到姚桐斌的一丝回应,她的心情是悲怆的,回想丈夫的一生,孜孜不倦地为国家搞研究,甚至就在他牺牲的前两天,他才刚刚参加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耐高温材料讨论,攻克了关键的材料难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

就这样,彭洁清签下了解剖姚桐斌尸体的同意书,她需要给丈夫讨回一个公道。最终法医解剖后确认:姚桐斌的死亡原因正是因为后脑勺被尖锐器物猛捶致死。

姚桐斌遇害的消息也很快传回了中央,周总理曾与姚桐斌有过数面之缘,并且十分了解姚桐斌生前为航天事业所作的贡献,听到他被害的消息,他正握着茶杯的手止不住地颤抖,茶杯也滚落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

“一定要抓住凶手,还要把其余的科研工作者们迅速保护起来……”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的周总理这样指示到。

可惜一切终究还是毫无源头可查,姚桐斌被害之事只能就此搁置。但面对丈夫的无辜遇害,彭洁清却断不能忍,即使耗上她一辈子的时间,她也绝不放弃。

孤女寡妻

姚桐斌逝去的日子里,彭洁清常常独自在深夜以泪洗面,每当她回想起曾经和丈夫的幸福生活,要为姚桐斌报仇的信念就越强一分。

白日里,她是温柔似水的母亲,为三个女儿洗衣做饭,当女儿们需要爸爸时,她又成为了她们的靠山,为她们遮风挡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

她知道,父位的缺失,对于女儿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不愿让她与姚桐斌的孩子缺少父爱,所以她竭尽全力给予她们需要的一切,后来,大女儿姚微明也如愿“金榜题名”,成为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教授。

再到为姚桐斌报仇一事,彭洁清也是常常夜不能寐,她每晚将女儿们哄睡后,就会独自坐在书桌前整理筹集到的证据资料,默默思索着该如何为夫报仇。

之后,彭洁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丈夫是多么为党尽忠,所以即使她要报仇,也切不可私自而为。于是她开始不断地给地方写信,给中央写信,以三个孤女母亲的身份,誓要为姚桐斌正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

虽然一开始的信都如石沉大海般没有回音,但彭洁清也没有放弃,她相信丈夫所相信的党,绝不会辜负她们,事实也的确如此。

彭洁清的信,党中央的领导人都一一看过,但源于当时时期特殊,未能及时审理,但也由于姚桐斌一案,让中央意识到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人身安全随时可能面临危险的可能性,所以有一大批科学工作者都因为姚桐斌获得了保护,姚桐斌的死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免于遭受骨肉分离之痛。

然而时间一晃而过,十一年后,姚桐斌的案件才终于有了进展。1978年,经过了仔细考察后,党中央决定受理彭洁清的请愿,重启该案件并着手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0

最终调查发现,对姚桐斌直接下手的是两人,一个是炊事员,姓高;一个是电工,姓于。于高二人与姚桐斌并无任何生活中的瓜葛,也无工作上的往来,他们打死姚桐斌的直接原因仅仅是因为听信“谗言”。

但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不管于高二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又或是什么苦衷,我们的国家还是失去了一位科学的巨人,彭洁清和孩子还是失去了最爱的家人。

1978年3月18日,国家举办了科学大会,在这一天,姚桐斌曾经工作的七机部为他在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举行了追悼会。

1979年4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对于高、于二人进行了审判,最终法院以行凶致死罪判处于某15年有期徒刑,高某12年有期徒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1

天理昭昭,凶手终于落网,彭洁清也卸下了肩上的重担。1983年,国家为姚桐斌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追为革命烈士;198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姚桐斌再次获得国家的认可,被追授为两弹一星元勋。

面对这些国家给予丈夫的“认可”,彭洁清喜极而泣,她不知道丈夫在“天上”能否看见,便将丈夫的奖章捐给了国家博物馆,希望更多的人看见丈夫姚桐斌,一个为国家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人。

大公无私

小平同志曾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是的,新中国成立后,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尤其是科研方面。姚桐斌是第一批从国外回国建设的科研工作者,面对国内的状况他一无所知,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2

然而回到国内,姚桐斌才发现,虽然国家给了姚桐斌“将军”的地位,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有限,所以能给他的也只有十二个“新兵”。对此,姚桐斌也十分理解。

一个工作室,一台显微镜,十二个大学生,这,就是姚桐斌接下的实验团队,这就是他的第七研究室。

面对这样的境况,有人问过他,国外的条件那么好,为何要回到中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3

姚桐斌说:“国外的金钱地位与我无关,我所学的知识就是为了建设祖国,我不回来,又该去哪呢?”

就这样,姚桐斌带领着这十二个大学生踏上了科研路。当时的中国对于航天材料的研发和火箭建造的经验,可谓是毫无根基,姚桐斌也只能从头摸索。

彼时,正逢苏联撕毁合约,中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又缺少了助力,为了重振祖国的雄风,姚桐斌只好夜以继日地带着团队研发。

终于,1960年年底,姚桐斌研制出了新型航空材料——钎焊合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4

一开始,由于姚桐斌也是第一次接触火箭材料的研发,他也算是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状态,所以火箭材料的研发一直停滞不前。但是迎难而上一直是他的守则,他回到祖国也是为了贡献力量,所以在一个苦思冥想的夜晚,姚桐斌终于有了新的想法。

火箭的燃料燃烧后会产生高温,如果将原有的钎焊合金装在上面,那势必会烧坏很多零部件,但如果我们研发的钎焊合金不但能吸收火箭燃料产生的热量,还能保护零部件,那不就成功了吗?

怀揣着这个想法,姚桐斌提出了给火箭“发汗降温”的设想,不过研究小组的人却并不认可姚桐斌的想法,他们认为,哪有这样的材料能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5

虽然不被认可,但姚桐斌认定的事情他还是坚定地完成了,最终,这样的新型材料果然被他研发了出来。这款新型材料不但能够给火箭降温,还能增加火箭的射程,这无疑是狠狠地打了那些人的脸,最后,姚桐斌的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

得到了认可,姚桐斌越挫越勇。1962年,姚桐斌发布了“材料先行”的要求,他认为,不论是火箭,还是导弹,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只有材料合格、过关,我们所建造出来的火箭才能不出问题。

秉承着这个理念,姚桐斌带领着团队攻克着一项项难关,成功研发出了许多新型材料:钛合金、新型不锈钢、高强铝合金......

一件件新型航空材料在姚桐斌的团队中诞生,将中国的航天事业引领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也为中国后来的航天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6

如今,进入国家科学工作的大学生们,拿到的第一本册子就是由姚桐斌撰写的《研究工作方法》,上面清晰地写着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精神和应做的事情。

直到现在,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的故事轮番上阵,姚桐斌的身影也依然在其中贡献着力量。

上世纪70年代,科研工作组研发的发动机出了问题,导致火箭一直无法发射,这让研究人员急得焦头烂额。后来,他们翻阅了许多科学工作者的文献,才终于在一篇法语论文中找到了解决办法,这篇论文正是姚桐斌生前所书。

如今,姚桐斌已经离去54年,他离开的时候才46岁。

如今,他在彭洁清的心里还是46岁,从未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7

当他们二人的孩子要远赴美国时,彭洁清还是选择了独自留下,每年去往姚桐斌的墓前,奉上46支鲜花,陪伴他度过短暂的一天。

有人问:“你的孩子都去美国了,你怎么不一起去?”

彭洁清回答说:“桐斌的魂在这啊,我怎么能离他而去呢?”

所以我想,姚桐斌一定是幸福的,他生前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死后还能得妻如此,一生应当是无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