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有一位名人,人们亲切地称她扁担姐,老人称她“好女儿”,孩子们则称她“麦妈妈”。
因为她30多年间都在坚持做一件事。

在她不到90平米的家中,32年间养育了87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由于家里空间实在有限,摆放高低床、打地铺、沙发当床就成了扁担姐家中的常事。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养育的87个孩子90%以上考上了大学,其中20人考上了清华北大,高考升学率堪比国内有名的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位扁担姐,却是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妇女。

她是如何将这些孩子培育成高校大学生的呢?她在百色又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这位扁担姐名叫麦琼方,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在广西百色市,由于家里贫穷,她只读过几年书,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了。

19岁时出去打工,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干勤杂。

一天,一男子来医院找麦琼方,说是韦家延介绍他来的,他叫赵才旺,是韦家延的战友。

麦琼方有些懵,她不记得未婚夫韦家延给她说过有人来找她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交谈才知道,赵才旺与未婚夫都在广东军区服役,赵才旺也是百色人。

但他家在更贫穷落后的瑶乡山区,那里的人生病了都不愿去医院,土方子治不好就当是命,再者他们也没钱来医院看病。

可赵才旺父母近几年身体越来越差,再不去医院治疗就晚了。

赵才旺不愿看着父母受病痛折磨,可从来没去过医院的父母却不愿去。

麦琼方的未婚夫韦家延知道了战友的事情后,就把他介绍到麦琼方所在的医院,说有人照料,你父母就不用担心去医院了。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麦琼方就很热心地揽下了带着赵才旺父母治病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检查之后,赵妈妈需要住院治疗,可赵才旺要回部队,他爸爸又不能放下家里的活,妈妈住院谁来照顾呢?

麦琼方又一次揽下了,她像女儿一样照顾赵妈妈在医院的一切。

这一照顾就是一个月,赵妈妈康复出院,可这一个月的费用却不菲,赵才旺看着一千多元的收费单据犯难了。

麦琼方看着为难的一家人,提出自己可以垫付医药费,让他们安心回家。

可当时她的工资也只有30多块钱,她家境并不富裕,大部分钱都寄给家里了,因此自己也没攒下多少钱。

这一千块钱是她东拼西借才凑够的,这也意味着她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都要还这一笔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才旺妈妈在医院治病的消息很快在瑶乡传遍了,那些不愿去医院看病的人也纷纷去百色市医院找麦琼方,请她带自己治病。

麦琼方一一应下了,她在工作之余,就当起了瑶乡乡亲的护工。

瑶乡人对这个热情善良的姑娘很是喜爱,纷纷邀请她去瑶乡做客。

麦琼方不知道的是,正是这趟做客之旅,真正开启了她挑扁担的生涯。

来到瑶乡,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破烂的木板房,还有茅草屋,人们形容憔悴,衣不蔽体,有些人连鞋都没有,赤脚走在冰冷的路面上。

麦琼方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到了,她家的日子也很苦,可相比于瑶乡人的生活,又好了太多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趟旅行让她心里像是扎了根刺,瑶乡人贫苦的生活在她眼前始终挥之不去。

“瑶乡人的生活苦啊,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麦琼方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他们什么都缺。我能收集到什么就送什么吧。”

回到家后,就把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环视了一眼破旧的家,说:“你看有什么用不到的东西,就拿给他们吧。”

有了母亲的支持,麦琼方大受鼓舞。

她在工作中也多留了个心:有不要的旧衣服还有旧被褥之类的,她都浆洗干净攒了起来。

然后一起打包,用一根扁担挑起,步行几十公里的山路,送到瑶乡乡亲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这些东西还远远不够,于是她又向邻居讨要旧物品。

“这件东西你还要吗?不要可以给我吗?”,“你有不要的东西千万别扔,等我来拿”那段时间这两句话就成了麦琼方的口头禅。

后来,周围人都知道了麦琼方收集旧东西是为了送给瑶乡贫穷的人,于是他们开始有意地多拿出来一些物品。

“这双鞋子我家小孩穿不下了,你拿去吧。”隔壁王大妈拿着三双半新的鞋出现在麦琼方家门口。

还有隔壁的伯伯带来半袋子粮食,说他们家今年丰收了,粮食吃不完。

看着大家送来的温暖,麦琼方的眼睛湿润了,她挑着担子的步伐都变得轻盈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瑶乡百姓看着她送来的物资,又惊喜又感动,麦琼方这一挑就坚持了36年,挑坏了18根扁担。

36年间她每个月都会挑着物资来到瑶乡,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通往瑶乡的这条路,浸满了她的汗水,本来布满杂草的羊肠小道,在她积年累月地踩踏下,变成了一条路。

虽然送几件衣服几袋粮食无异于杯水车薪,可在她长期的坚持下,他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婚后,丈夫韦家延也加入到她挑扁担的队伍,后来有了儿子韦晶,他也有样学样,挑着他的小扁担跟在妈妈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麦琼方遇到一个达江乡的小男孩,他考上了桂林的中专,可他连去桂林的路费都没有,她不想让孩子的前途被贫困毁了,于是给了他资助了路费,还给了些生活费。

他最终得以去桂林上学。

后来在挑扁担去瑶乡时,又看到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却因没钱上学而和母亲抱头痛哭。

麦琼方看到这一幕很是痛心,瑶乡的孩子都很聪明,可是因为穷而被困在了这里,一代代忍受着贫穷。

如果他们能走出去上大学,不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瑶乡也能变得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给这对母子拿了50元,希望能帮助他读大学。

这对母子收到钱后满脸欣喜,对麦琼方不住地道谢。

这时麦琼方心中又萌生出了一个想法:资助孩子上学。

于是她挑扁担送物资时又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关注失学儿童,她帮助的范围也不在瑶乡,还扩展到河池的壮寨。

关注失学儿童不久,她就发现瑶乡一个男孩就要升高中了,可这时候父亲病倒了,家里没了经济来源,男孩不得不辍学去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琼方立马赶到男孩家里,提议让男孩住到自己家,一应生活开销都由她负责。

男孩父母满脸震惊,虽然他们知道麦琼方一直在做善事,可这次不仅是自掏腰包让孩子上学,还管吃管住,让他们有点难以相信。

麦琼方又说了一遍,他们才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听错,在男孩父母的千恩万谢之下,男孩住到了麦琼方家里。

这时韦晶尚未出生,韦家延也很支持妻子帮助失学孩子,他很快就接受了妻子带来的这个“大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只是个开始,麦琼方接来的儿子、女儿越来越多了,最多的时候家里住了14个孩子,可麦琼方的家只有86平米,怎么住得下这么多孩子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将家里的床都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低床,就连沙发都在当床使,实在睡不下就干脆打起了地铺。

韦晶说自他记事起就没有一个人睡过一张完整的床,因为家里总是摆满了哥哥姐姐们的床铺,他也得跟大哥哥一起挤一张床。

这么多孩子一星期的吃喝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但麦琼方没有任何怨言,她说看着这么多孩子能继续上学心里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孩子在家里麦琼方是如何管理的呢?他们90%都能考上大学,又是谁来辅导他们功课的呢?

答案是不用管,麦琼方每日忙于工作,要养活这么多孩子就靠医院勤杂工的工资根本不够,因此她还在工作之余做兼职,每日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

况且她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在学业上也无法辅导孩子。

孩子们能考上大学全凭自觉。

因为他们知道能重新获得上学的机会非常不易,因为倍加努力,对于麦琼方的无私付出,他们也只能用成绩来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习上他们也会互相帮助,高年级的给低年级的辅导作业,成绩好的给成绩一般的讲解习题。

在学习之余,他们还会主动打扫卫生,做家务,将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虽然拥挤,但不脏乱。

他们也帮忙喂鸡喂猪,做好晚饭等麦妈妈回来。

这些孩子考上大学后,麦琼方每月给他们提供500元生活费,而自己的亲儿子韦晶只有400元。

但他从来没有怪过妈妈,因为他从小就和很多哥哥姐姐生活在一起,他们就和自己的家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麦琼方来说,给这么多孩子提供生活费并不是件易事,2004年丈夫韦家延去世,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她早上四点起来摆摊卖早餐,再赶去医院上班,晚上还帮人做烧烤,一人打三份工才能勉强维持一大家子的开销。

她还在家附近种了几亩地,这样,粮食不用花钱买了,但她实在太忙了,每日脚不沾地。

帮助失学孩子的事情她一做就是32年,总共有87个孩子住进了她家里。

他们90%的人考上了大学,如今都过着很好的生活,其中47人在国外工作。

他们受麦妈妈的影响,也做起了公益事业,援助非洲贫困地区。

那些没考上大学的,都去参军守护祖国的边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学有所成的孩子都等着回报他们的麦妈妈,但麦琼方却说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不用打搅这些孩子。

这87个孩子里面,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黄俊,让她最伤心的也是黄俊

那一年,在部队服役的黄俊打来电话,说要带战友一起回来过年,麦琼方每天乐呵呵地等着这个好几年没回家的孩子回来。

可临近春节的时候,她收到了部队寄来的一封信,让她来部队一趟,信中却没有说明原因,她一路担忧,担心这个儿子是不是犯什么事了或是出事了。

到部队后,她就被带去了殡仪馆,见到了儿子冷冰冰的尸体。

原来是黄俊救了两名落水儿童,自己却牺牲了,麦琼方泣不成声,这个没考上大学的儿子永远留在了她的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琼方在关注失学儿童时,还注意到有很多老人没人照顾,她又干起了照顾老人的活,先后有20几位孤寡老人得到了麦琼方的照顾。

这些老人时常念叨,该用什么来还她的恩情,麦琼方笑着说到“您老没有病痛,每天开开心心的就是偿还了。”

她不仅是失学儿童的“好妈妈”,还是孤寡老人的“好女儿”。

麦琼方的善举得到了政府的关注,2012年,她被百色市政府评为“感动百色十大人物”,2015年,又被国家评为“中国好人”,这一年她55岁了。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邀请她到北京水立方参加双11盛典,她的善行在全国广泛传播。

世界麦氏宗亲会还专门制作了“麦家楷模”的匾额,送到麦琼方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麦琼方突然宣布她以后不再收养孩子了。

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舆论,有人质疑她行善的动机就是沽名钓誉,对此她都不理会。

她只想做好自己的事,让瑶乡人摆脱贫困,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那就够了。

其实这时候麦琼方的身体真的不允许她再继续照顾那么多孩子了。

早在1985年时,一次她在挑货去瑶乡的途中滚落山崖,伤到了腰,后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体一直没有痊愈,因此腰痛时常伴随着她。

为了资助已经上大学的孩子,她每天做三份工作,一天只能睡四个小时,长时间的劳累让她的身体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承担照顾小孩的任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她说不再收养孩子,但她行善的心并没有停止,她发掘出了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这特别受外地人喜爱。

因此她成立了百色市扁担姐工艺品贸易有限公司,让瑶乡等地的妇女、残疾人及没有工作的人参与制作工艺品,由她对外销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一来她帮助瑶乡人真正摆脱了贫困。

麦琼方也学会了使用社交媒体,许多好心人也加入到她往瑶乡送货的队伍中,只不过不再用肩挑了。

这些好心人或出钱出物,或开车送货,他们继续行驶在为百色周边贫苦村庄送爱心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2月25日,麦琼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在3月1日这天,又被“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媒体采访她为什么能在行善的路上走这么久,她说:

“人立足于世,出生需要他人帮忙,死后需要他人埋葬,所以人这一辈子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在享受别人的帮助,自然应该去帮助别人。”

她还说,

“我的妈妈曾经对我说过,‘人出生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另一只就用来帮助别人。’她的话我一直记得。”

麦琼方虽没有什么知识,但她教给那87个孩子的,却是做人的道理。

她也教给了所有人,人活在世上不能只为自己,帮助他人是最幸福的事。

-完-

文丨大欢

编辑丨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