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李科文
编辑 | 谢欣

近日,厦门海域正式开渔后,要求对刚捕获的鱼抽样送检掰嘴做核酸,引发舆论争议。

据台海网报道,在厦门集美区,上岸后渔民们接受核酸采集完,立即返回船上,抓来几尾鲜活的鱼,掰开鱼嘴,让核酸采集人员抽检。除了从鱼嘴提取采集物,核酸采集人员还细致地用棉签从渔获身上提取样本。

据台海网,渔民作业期间,每天要开展1次核酸检测。渔民和渔获上岸时,实行“‘人+物’同检”,这也意味着,渔船民和渔获都得接受核酸检测。渔民再行出海,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

让鱼张嘴做核酸是否有科学依据?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曾解释,水产品在捕捞、宰杀、运输、销售、加工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但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鱼类。因为病毒感染宿主需要有细胞受体,鱼的细胞没有与人类细胞相同的受体。新冠病毒只会感染哺乳动物,其病理影响主要集中在肺部。

武桂珍解释,鱼或者其它的海鲜,属于低等的非哺乳类动物,尽管体内也有ACE2受体,但与哺乳动物的受体完全不同,所以新冠病毒的受体与鱼的受体不能结合,鱼因此也不会被感染。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新冠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手部接触了被感染者污染的物体,再由沾染病毒的手触摸了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而导致感染。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不论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还是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只能证明被测样本上有新冠病毒的膜外蛋白或者新冠病毒内的核酸。一般情况下,在常温(25度)下,空气湿度50%时,粘在物体表面的新冠病毒在空气中暴露24-48小时后,即使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是阳性,病毒已经失活,没有了传染性。

7月12日,国家卫健委曾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该同志明确,判定为低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常荣山还表示,鱼类身体表面可能会携带新冠病毒,但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中常见的病毒,在海水鱼中就发现过鱼类的冠状病毒。不过,该类病毒与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并不是同一种类病毒,虽同属于冠状病毒属,但两者中S蛋白差异巨大,不会感染鱼以外的其他物种,更无法感染人类。因此给鱼掰开嘴进行核酸检测十分没有必要。

常荣山表示,要预防输入性感染,应是对海上交易的冷冻海鲜货物及其外包装进行抽样检测。如冷冻渔货被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可能是相关交易者本身排放的新冠病毒脱落并附着于渔货表面,间接证明相关交易者曾经暴露于病毒场景中,对这些有暴露风险的交易者,进行预防性的隔离或者监控从而切断传播途径。

实际上,给鱼“掰嘴”进行核酸检测并非孤例。《海南日报》8月12日也曾报道,当地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登陆回岸渔船,对船上鱼货抽样,抠开样品鱼的鱼嘴进行核酸检测。

上述报道显示,工作人员随机选取一只冻鱼,将其放在甲板上,随后抠开鱼嘴,将一根形似棉签的采样器伸进去,轻拭鱼的口腔内壁。之后,工作人员在鱼的身体上用采样器多次擦拭,尽可能扩大采样面积。每条鱼的样本都被单独放入一次性标本采集管,不与人标本混合。最后,工作人员还对该条冻鱼所在的环境进行采样,包括在渔民最常使用的船舵等物体表面反复擦拭,单独装管,开展定向检测。

因此,也有网友质疑为何不能直接对区域海水进行抽样检测。常荣山解释,不能直接对海水抽样检测,因为即使海水中存在新冠病毒,病毒浓度也太低了,无法检测。

在6月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也曾以“环境样本阳性”举例说,环境样本中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环境样本中一定有活病毒,无论是环境样本中的死病毒、活病毒,还是灭活新冠疫苗,均含有核酸,做核酸检测都可以检出阳性,所以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有活病毒,需要综合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