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职业生涯,将近10年在500强美资企业,虽然没有做到很高层,但是外资对title本来就比较谨慎吝啬,算有完整的外资经历吧, 希望有一些心境与你分享。

我失业是2019年10月份被一家民营公司作为中高层遣散(投资人与管理团队整体闹掰),被老熟人介绍去一家金融衍生企业, 各种混乱导致我四个月后裸辞,彼时正值疫情禁足前后,各种艰难吧。

裸辞后完全找不到工作。甚至海投没有任何回应。当时感觉是因为自己到了“4050”的阶段,属于政府扶助就业的人群,辞职后找不到工作很正常,其实后来接触了一些失业的人来看,比40岁更早失业、履历和能力都更好的人也很难靠投简历再找到工作了。
真是可叹!
2021年初我去了老领导所在的公司,工作和生活又回归到熟悉的场景。有时候夜深人静,还难免回忆那些失业的日子。现在写下这一段的心路历程,既是我们同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更也是给到更年轻的一代,希望以自己的经历给愿意阅读的朋友一点启发。
1. 心态的建立: 如果不在体制内或者教师医生,40岁甚至更早结束职业生涯变成常态,在当今年龄极度不友好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没有失业,也要预估一年到两年的失业生活,所谓晴天备伞。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不会在失业来临的时候感觉淬不及防,过度打乱家庭的节奏。
2. 家庭消费观:如果已经结婚成家,对家庭财务的安排,始终要保持夫妻双方只有一个人工作也能应对的状态。如果万事都满打满算,房贷车贷杠杆放到最大,认为未来的薪水只涨不跌,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消费顶格配置,除非家里有矿,那您真是不知道深浅。——近二十多年,六零七零后的职业生涯一般都是顺风上涨,薪水越跳越高的。但是这样的好光景在接下来的若干年甚至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了。我们必须习惯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有波折有起伏,甚至间断性失业或者彻底走下坡路

大概七八年前, 我跟先生一起出差到他们的美国总部,参加一个类似世界杰出员工颁奖大会的项目。购物环节同事们自然都是买买买(华人买得最猛烈),我也是顺大溜买一点东西,也帮我国内的同事买化妆品包包。当时买了2个coach 的包包,也在逛LV,GUCCI 这样的品牌。我老公的好友(也是一个同事)在旁边说: 以你们的身价,应该去看某某这样的品牌。—— 我查了查价格,30万左右一个包包。好吧—— 我能说我从来不会去买这种东西吗?买得起并不是买的理由。家庭消费观要做长远规划、全面整理,老人、小孩、教育、养老、失业、医疗,虽然不能做最坏的打算,但是一定不能按照最好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说说婚姻。失业和婚姻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可能,不是太勉强,婚姻还是一个人抵御生存风险最好的武器。可能是我年纪真的大了,年轻的时候也跟着一帮小姐妹泡过夜店,也经历过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住医院的顶级孤独,不当回事。并不惨,是两个原因:一则还年轻,二则父母还在。等到中年以后,如果父母不在,再遇上工作的波折,如果没有家庭的温暖,人很容易怀疑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因为工作关系结成的都是极弱关系,工作不在关系也就很少在了,如果孑然一身,出门进门都没有人知道和在意,真的蛮难过的。

所以单身的朋友,哪怕有一个还不错的partner,不用太相爱,也是好的

4. 说回工作机会。40岁以后(可能37、8岁以后),靠投简历找工作真心不容易。我也是TOP10本科,硕士,最近两站机会都是老领导给的。2020年初的一站是主动离职,感觉A公司(精神上)脏乱差,而自己又是那一类工作要情怀的(有点矫情哈,但是至今不后悔冒着失业的风险主动离职),就是这份做不下去的工作也来源于好几年前的老领导A。

5. 我们常说“跟对人,做对事”,那么怎么才是“跟对人”?不仅是体制内,体制外也是一样。你看,马明哲是谁的司机?你跟的人,某种意义上真的决定你这辈子的高度(家里有矿的,你跟的是你的爸妈)。信不信由你。

易经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交贵人九养生,唯独没说“能力”——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际遇中,根本排不上号;能力只是一个特别小的场景中特别虚幻的词。而且能力被限制的时间空间太大,被命运之手一拨弄,乔布斯到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不是要饿肚子吗。

读书好的人,如果再加上前几站工作顺利,特别容易误以为是自己能力好。其实是其他的九条还不错罢了。

从我工作的若干站来看,我有过美国佬老板、香港人老板、大陆人老板,共事时相处都很好,但是后来发现:

美国人的客气真的就是客气,动不动awesome! brilliant! wow! (我现在听一些洋鬼子或者假洋鬼子说这些就会很厌恶,觉得好假),事实是你永远不可能走进他心里,你们不太可能会有特别深刻的共同回忆(可能是我终究没有接近native speaker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共情能力吧!),也不太可能与他们建立与众不同的特殊信任。

我一个耶鲁的前同事,在长达一年的失业中,在得知LinkedIn的招聘信息后,联系他的前美国老板,没有获得任何机会,他的语言可比我强多了。所以,我真心认为是缺少文化共情,你怎么去跟一个美国人成为“老铁”?

再一个香港人老板C,据说早早就财务自由了,45岁就环游世界,玩了两年,没地方玩了,也没地方工作了。人就是这样,玩是会玩够的,身体健康就想做事,和财务和年龄关系都不大。他后来创业,做咨询,我当时在A公司后来失业回家,始终保持联系,知道他在创业,就免费帮他做一点项目,他说的是“在你有下一个工作机会前,先帮我做一下!”后来我失业了,他说“我也希望终于有一天我能聘得起你!”听起来很温暖。但是创业艰难百战多。如果我可以不要薪水,是怎么样的合作模式?其实我还蛮“愿闻其详”的,但是他始终没跟我说。当然做”打工人“这么多年,我相信他和我一样,并不熟悉创业的合作模式。同样是拿薪水习惯了,真到都没钱拿,还要从口袋往外面掏钱,确实是一个颠覆性的转变。我没迈过去,他应该也很难迈过去吧。反正就不了了之了。

然后就是我认识、跟过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的几位领导(现在很庆幸从外企跳到民企,懂的人就懂了)基本上,交往三五年,甚至老领导A只是面试过发过offer给我,都彼此建立了一种特别的信任:只要我有岗位合适你,我一定会让你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说一下结交贵人。2020年初我从A领导那里离职(A是2015年认识的领导,发过offer给我,但是被我放了鸽子,当时我处理得还不错,反悔的第一时间发信息、打电话;后来几年中有什么变化也发个信息,间或通个电话;报告放鸽子之后的动向,没有任何放人家鸽子之后的倨傲,释放的信息是我始终愧疚和迫不得已),从A公司主动离职,一方面心里失望,另一方面觉得有点对不起A。我找他辞职时跟他说:你是少有的给过我两次offer的人,一次我给你放了鸽子,这一次连试用期都没过就要走。是我对不起你。往后有任何事情,是我亏欠你的,你只管吩咐,我不惜代价帮你。
没想到几个月后他也离职了(在A公司,他也不是最好的自己吧!各种难受和难过只有自己知道,可能波及到我,但是我真的不埋怨他)。他很快打电话给我,邀我一起做项目(汗!当时我撒手就走,对A的人事物厌恶到极致,他真的一点也不记恨我啊)。(如果不能重返职场,合作几个项目也算一个工作机会吧。)

所以,结交贵人,我理解的是,你们相处的场景未必都是最好最得意的场景,但是你们彼此要能够有一些”阀“,让你不断尝试之后跟他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

我也认识一位天津籍的大咖S(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哈),我们在一家美资公司共事四年,我报告给香港老板C,但是S是中国区的老大,我Base在他的职场范围内。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报告关系,他对我始终很奇怪。—— 一是”捧杀“,二是”隔离“,说起我言必称“专家”,各种场合把我和他的团队隔离,对他团队的人说”你们配吗?你们配听人家上课讲方案吗?你们比起人家,就是垃圾!“ —— 这话听了如何? 如果你年轻,你会觉得飘? 那你就错了! 这是赤裸裸的捧杀和隔离。我虽然明处暗处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把我在工作之外在一些外部平台上写的工作笔记心得主动发给他,不断找他创造推心置腹的场景和机会,三四年的相处,为他的团队尽心尽责、兢兢业业,始终都没有获得他的心,也始终没逃离他的杀机,当我的老板C离职后,我最终还是黯然离职。—— 这种人,从地位上讲应该算是可结交的贵人了吧, 但是他真的是个贱人啊,各种小动作不断,各种离间计不断,连团队吃饭都不叫我。最离谱的有几次,我去上班,发现职场一个人都没有,到中午人陆续进来,告诉我昨晚都去吃庆功饭了,吃到深更半夜所以今天全部中午来上班(我居然啥也不知道,一个暗地的好朋友悄悄说:S不愿意告诉你,谁也不敢说啊!)。好吧,你一定是心里有垃圾才这样对我,那我也不想去清除你心里的垃圾了,我撤了。

所以结交贵人,肯定要先找那个”阀“,像一个门一样,你不断地去碰触很多的门,忽然有一扇门打开了,你们从此就有了牢固的信任。但是也可能始终找不到那个”阀“。找到了,互相心意相通,就可以指出对方的问题,可以在其他人面前不被表扬,偶尔还要当场受过—— 那是因为你是他的”自己人“,你有”里子“,干嘛还要那不值钱的“面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的是,真的贵人,可能并不在乎物质上的结交(可能我太幼稚了哈),我从来没有送过哪怕1分钱给这些领导。我的想法是,这些人,都是年入几百万的咖位,你拿什么东西去换他最珍贵的信任?我给不起,也不知道怎么给。如果你会,教教我,但是你可能就不会来看这篇文章了吧

6. 从A离职后我开始了失业生活。现在看起来是7个月,好像时间并不长,但是过程中是感觉未来永远不会重回职场了,中间被父母催催催,最后三个月去做保险,内心也是一样的,并没有从迷雾中走出来。

最后3个月去做了几天保险。
这篇文章供你参考。我用白描的手法记录的保险生意(记住,保险是一门生意,心态就调节好了),讲真,真的要靠省水省电的人,还是可以去做的,相比其他生意,投资更小,业务模式更成熟,把盈利期望向后面挪一挪,不要指望马上盈利。

7. 现在重返职场,又是一位老领导B的推荐。推荐后走正规面试和背调手续,整整走了两个月。这种职场高龄,还能被接受,真的感慨。—— 一方面的确不容易,感觉自己被信任很开心,另一方面,过往二十年的职业履历实实在在,没有任何弄虚作假,觉得人品这个东西在某些要求这件事的事情上肯定是能变现的,行走江湖,永远不做损害自己人品的事。

入职后,同事们开玩笑说:业内都知道,凡是在我们公司做过的人,出去都不用再背景调查了,因为我们这里祖宗八代都给你翻过了。

8. 今天早上我去公司餐厅吃早餐,乌泱泱的人,远远的,大概隔了十几米,老领导端着托盘吃完站起来,我们互相挥手,他隔着人群叫着我的名字,我戴着口罩哦!没有任何其他人认识我(新同事不会立刻认出我),他的视线一下就锁定我。真的感动,在一个入职不久的大公司,光线暗淡的员工餐厅,一个老领导完全自然地招呼自己。那一刻,至少觉得自己没那么失败吧!

9. 还是要贴上之前写的失业的一点嘱咐: 回家后关注哪些事情

1)去你的社区中心,可能的话,可以申领12个月~24个月的失业保险: 别说你看不上,你赚几万块一个月的,现在去申请1895元?对,1895元,你缴了20年社保,为什么不去领一点回来?我当时也很清高,没有立刻去办,后来才知道,如果你不去办理失业,又停止缴纳社保, 你的医疗保险账户也就被封存了, 连正常使用都无法使用。所以那些担心办了失业金就影响以后就业的朋友,可以去自己交居民保险。反正二选一吧,啥也不做,后面就更加被动。

2)关注你的医疗保险,确保不是封存状态,必要的话为自己缴纳居民医保。有不同档的金额选择,不贵。确保你不工作但是还没法律意义上退休的阶段医保卡顺利使用。如果已经申请失业金了,就不用缴纳这笔费用了,你的医疗账户是自然还能用的。所以不申请失业金只有一个好处: 想要掩盖自己的失业履历,未来可以修改简历。—— 看你自己的选择吧。

3)不要再用钟点工或者保姆,买菜做饭晾衣服擦地板,你原本也可以的!受过多年KPI 的考核,你做什么都不会太差!如果实在缺钱等米下锅,还可以在社区中打听一下,顺便帮还有工作的人接送孩子(需要工作时苍蝇也是肉);因为你们住在附近,会获得邻里的信任感。

4)我最近看到女儿的同学的妈妈,有的在家门口的菜鸟驿站做帮忙领取快递的,有的在小区附近的小机构做接送孩子的。(一般不大的线下机构,如果有好的本科和硕士学历,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是可以去的,我家附近的几个小机构都欢迎我去呢,就是孔方兄太少,工作时间也要8小时)话说回来,真没有工作机会,我是首选卖保险,第二选去教育机构辅导孩子写作业。

5)把工作时来不及看的各种影视剧列出来,把健身计划定出来,下半场,更健康更有趣才对。——要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能过就要快乐过。

说实话,这一条适合刚刚失业的时候,大概3个月以后就不想看剧了。没心情了。好剧也基本追完了。—— 一句话,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休息和娱乐才叫做休息和娱乐,天天休息和娱乐,,反正,我是不想再休息和娱乐了。

6)休息一段时间,开始做下个人生阶段的规划,毕竟,你还这么年轻。或许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下一个任正非或者宗庆后又诞生了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99.99%的人是成不了他们的,他们就是他们,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成了他们,因为赚大钱是命中注定,赚小钱才是辛苦所得。

对于其他的青年,要从40岁甚至不到40岁离开职场的众多案例中学到点未雨绸缪:

在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不但不要再擅自使用高杠杆,而且要做战略收缩: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房产的区位价格差异(中环换外环,外环换郊区,或者大房换小房),把家庭的居住房所占用成本缩减。有效降低生活成本,盘活“不动产”的流动性收益

如果住着2000万的房产,贷款1000万,随时准备接受生活的质问和老板赐予的“996福报”,说实话,这是不是在享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白领,最大的资产都在房产上,如果房子很好很大,但是还需要还款,即使不需要还款,也不能给你带来流动性,那在没有收入的时候,你难道能拿着大房子给孩子报课外辅导吗?

至于三十七、八岁的职场”老锐“,可能高级经理级别,可能总监级别,拿着20万~200万的收入,可能老婆不工作,可能养着2个娃,可能背着大几百万的房贷,开着沪牌的奔驰车—— 在我眼里,不要装逼,大家都一样,离开这份养着你全家的工作,谁能活得更久谁才真是有本事。

正所谓未雨绸缪。

你的高收入,不是慢慢变少的。是忽然变成零。

另外积极学习投资,工作和投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有工作的时候积累最初的雪球,没工作的时候靠投资慢慢把雪球滚大,甚至从雪球上刮一点雪养家糊口。

家里没矿的年轻人,如果还有一份能忍的工作,先不要放弃,但是心里要很清楚,工作不是你的老婆老公最终还是要回到没有职业身份的自然人,靠其他一切的合法合规手段养活自己和孩子。这个回归或早或迟,但是都会来,对比你的身体情况,你的心理感受或许是太早了。

10 . 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创伤。我父母那一代每次听我说自己“年纪太大了”,就很不能理解,他们的时代,社会整体的职业价值观是“越老越香”,因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是第一代,没有形成各类职业/专业人士的pipeline,技术迭代缓慢,人才供给整体还是匮乏的。我父亲早年是一家工厂的工程师,设备科长,是”有技术的人“,退休后又被民办企业返聘,反倒等于自然下海,赚到比正常工作还多的银子。所以他们始终认为: 你这么好的大学,这么认真地工作,怎么就没有工作了呢? 你一定是十分不愿意工作吧! 他们真心是out了。不要试图去说服和辩论,要自己move on。就像我一直假设场景,未来自己的孩子,如果同性恋,一辈子打零工,自己也要能接受,不然呢?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不同,而身处其中的人,每一个选择都是他当下最好最妥帖或者最无奈的选择。你不是主角,你就不要盲目发言了。

这篇文章看看,他们上一代为啥喜欢上班就知道了。要是我,几千几万人等着我解决问题,我不出现,厂子就不转,我也喜欢上班啊

我高中初中同学读了工科的,都是不到40岁就被逼转型,各种下岗裁员。几个大外企BU整体裁员,导致我同学好几个人成了卖保险的、收账催账的,女生就顺便回家了,有伤口,自己慢慢舔吧。

我们经常在群里讨论,为什么教师和医生这些职业相对稳定(但是其实,早20年, 班级里最高分的同学是不会去选择师范, 医学当然有, 但是现在风生水起的反而是一般的医学院校毕业的同学,在二三线城市都做了主任)。这些行业,它们的“更替”价值远远低于“积累”的价值, 还能够保持在“越老越香”的行业了。在企业中,最具备积累价值的就是人际关系, 而其他专业技能因为更新太快,反而年纪越大,越容易产生“认知障碍”—— 我不需要你的经验, 你的经验反而造成工作的障碍。—— 这是我们从发展的角度而不是恶意诋毁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为什么企业职场如此年龄不友好。

既然如此,无论是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会老,甚至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老。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愧疚,要做的是失业没来的时候早点准备;真的失业来了,勇敢面对,放低心态,做什么都要相信自己不差。——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 不可能保持最前沿的知识技能更新;而一种“人”的本质能力却会发挥作用,真的到菜市场卖煎饼馒头,谁怕谁呢。
生活以痛吻我,而我永远回报以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