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公司被裁员,其实与加不加班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时候大家也不要将所谓的办公室政治想的太复杂了。每家单位的上级管理者,现在也有着自己的绩效考核压力,自然都是想要是能干活的劳动者,如果什么事都做不了,即使再会溜须拍马,也是存活不了太长时间的。

确实一家公司决定裁员时,采取哪些人留下哪些人,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抉择。那么公司的裁员套路确实也是有的,一般来说可能都会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整体部门或者整体工作小组裁员。尤其是那些互联网公司,最喜欢这种裁员方法了。如果某一个项目不能继续开展了,那么涉及到这个项目中的所有人通通都被开掉。因为此时如果留下一两个,开掉其他的,有可能会引发很大的争议。当然其中也是有一些套路的,假如要留下一两个人,可以先将他们调岗到其他项目中。然后再将要裁掉的项目人员统统裁掉。

2.对人员进行岗位换岗。逐渐将其在公司内的权限消除,然后再进行裁员。这也是很多公司经常用的方法之一,假如想裁掉某个人,但是其岗位的重要性是比较大的。如果贸然裁员,有可能会引发很大的负面影响,对公司的业务或者客户关系造成影响。所以此时先将人员进行换岗,例如业务前线暂时调到后台支持,从重要技术岗转到后勤岗。当工作内容以及权限全部接管之后,再进行裁员。

3.不断进行绩效的考核,对于目标裁员人员进行定向的精准打击,逼迫其辞职。这也是一些不地道的公司经常采用的方法,他们又想裁掉某个人,但是又不想支付经济补偿费。此时就不断的要求加班,加大考核的难度,或者进行持续的批评,最终让被裁员人自己提出离职,或者在工作中犯错误后,被公司予以解除劳动合同。

那么公司中哪些人容易被裁员呢?绩效不好的人,不讨上级管理者喜欢的人,与公司其他同事不合群的人。现在公司一般都是团队协作,与其他同事不合群的人很容易出现内部管理摩擦,让整体工作绩效下降。

现在又增加了一类人,尤其是在那些游戏类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中,特别容易发生的事情,那就是裁员对象是在公司时间比较久的,拿着高薪的资深劳动者。他们的薪酬可能抵得上两三个新招的劳动者,但是绩效已经不足以达到两三个人以上,他们太熟悉公司了,容易在公司混日子,所以他们现在是新的时期,最容易被裁员的人。但是他们又是一个家庭中最主要的收入贡献者,所以大家才能看到,某中年男人被裁员之后发生抑郁或者自杀的案例。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指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定义:我国《劳动法》规定的裁员专指经济性裁员,是指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该条款中只规定了“企业”,也就是说,经济性裁员的实施主体只能是企业,是企业因生产经营状况或其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需要大批量的辞退劳动者,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