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环绕台湾岛周边海域举行联合演习后,台湾民进党当局在“装死”近1个星期之后,也开始在屏东县枋山乡的枫港训练场实施了所谓“天雷操演”。不过,这场炮兵实弹射击演习,很快就沦为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此次演习的火炮全是老掉牙的家伙,参演的大炮在海滩上摆出超过1公里的“长蛇阵”,没有构筑最基本的野战掩体,炮位使用限位杆划定射界,完全看不到半点实战的痕迹。不过,在看笑话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台湾岛上的现实环境对操演的影响。虽然台军的演练组织水平无法与我军同日而语,但是在对方特定战场环境下采取的特殊手段,依然可能会给我们未来可能的统一作战带来巨大麻烦。

盘点台军的“大管子”

台军目前装备的大中口径压制火炮,大部分是非常老旧的型号。仔细盘点起来,其中的牵引式火炮甚至还是“二战明星武器”,有一些型号在大陆甚至已经是博物馆的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这次演习为例,台军出动的T-65式155mm牵引榴弹炮,是仿制的美国M114A1型。在美军统一命名规则以前,叫做M1A1式榴弹炮,是1942年入列的老家伙。台军手里现在还能凑出凑300多门。这型火炮解放军也曾经装备过,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就收藏有1门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赫赫威名的同型号火炮。如果对比性能,对岸的T-65式发射的榴弹,弹头重量43千克,射程14.96公里。相比之下与之性能近似的,即将全部退役的66-1式152mm榴弹炮的射程可以达到17.4公里,而且弹药威力还要大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经常在演习中出境的,还有T-63型105mm榴弹炮,即美国M101A1型105mm榴弹炮,更早些时候则叫做M2A1型。这门火炮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熟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这款在当时性能不错的火炮,受到了志愿军的高度重视,曾经特别要求前线部队在打扫战场时,注意搜集散落的药筒,以交给国内的兵工厂复装。不过,由于使用过度,大部分火炮要么在战斗中损失,要么早早地报废。以至于1992年拍摄《大决战》三部曲的时候,八一电影制片厂甚至都找不到足够的道具,只能拿外形有几分相似的54式122mm榴弹炮充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台军装备火炮中,抗美援朝的“老熟人”真是不少。除了以上二位,还有美制M59式野战加农炮。这也是个1942年列装的“二战老兵”,在当时叫做M1型155mm加农炮,凭借在当时无与伦比的23.7千米射程,荣获了“长脚汤姆”(Long Tom)的爱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美国M1型加农炮的射程超过了志愿军的同类型火炮,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在1958年的金门炮战中,国民党军曾使用过该型火炮,只是在战斗中被我军死死地压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要比身管火炮的管子粗,台军还真是占了上风。在金门和妈祖的坑道阵地里,部署的美制M1式240mm榴弹炮要算上一份。各位WOTer们肯定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游戏中绰号“核弹”的美制T92自行火炮上的家伙。说起来这还是个1944年服役的“抗战老兵”,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中曾经有广泛的使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有它的身影。虽然口径很大,但是M1式240mm榴弹炮的射程只有23.1千米,打起来甚至会被52倍径155mm加榴炮轻松压制。而且时至今日,以固定阵地形式部署在大陆沿海的要塞炮,在战时必然是第一个被拔掉的毒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牵引火炮和固定式的要塞炮在当今的战场上生存堪忧,唯有能做到快打快撤的自行火炮才能有效发挥火力。不过,在自行火炮方面,台军手里的“8吋炮”确实是大陆没有列装的。实际上,早在金门炮战的时候,国民党军就获得过美国“租借”的M55式203mm自行榴弹炮。不过,虽然国军的《戡乱战史》把“8吋炮”说得神乎其神,甚至号称还炸坏了厦门火车站。

然而,真实情况是除了炸坏几段铁轨和枕木,残害了沿路无辜群众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绩。反倒是被我军反击的炮火击毁了数门。后来,这批火炮被美军全数收回。直到1981年,台军陆续获得了60门M110A2型203mm自行榴弹炮。不过,作为一款服役于1978年的“老炮”,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没有配备低阻远程弹药,M110A2在发射普通榴弹时射程仅为22.1千米,发射火箭增程榴弹时,射程不过29.1千米,在面对122mm火箭炮和155mm自行火炮时毫无优势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岛上唯一能和“现代化”沾点边的大口径自行火炮,只有美制M109A2和M109A5两个型号。前者从1981年开始装备,后者在1997年交付,目前现役总数达到225辆。其中,性能最好的M109A5自行火炮集中装备在第542装甲旅。该旅是台军的陆军精锐,也是未来计划首批换装M1A2T主战坦克的王牌部队。

不过,网传“32℃不出操”和“喝水喝水300cc”的经典老梗也是出自该部队。当然段子归段子,以M109A2和M109A5型为代表的自行火炮需要高度重视,这将是发起两栖登陆作战是最大的威胁之一。而且,在2019年台湾当局又向美国采购了一批M109A6自行火炮,用来替换老旧的M114A1和M59牵引式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军进口和仿制的炮兵武器系统是落后的,不过有一款自研的武器倒是比较先进——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系统——主要性能与我军的PHZ-10型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和PHL-11型轮式自行火箭炮相当。台湾的雷霆-2000火箭炮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有三种不同的搭载模式:3组20联装射程15千米的MK-17型117mm火箭弹模组和2组9联装射程30千米的MK-30型180mm火箭弹模组,以及2组6联装射程45千米的MK-45型227mm火箭弹模组。最新型的MK-66型227mm增程火箭弹的有效射程达到了100千米。目前台军总共装备了43套该系统。

不是保护是绑架

其实,所谓的“天雷操演”是台军每年的例行训练活动,地点就是在屏东县的“满丰射训场”,而且时间就是在每年7月至8月间,结合“汉光演习”同步进行。回顾以往历年的“天雷操演”,可以发现今年除了时机之外,本身的训练内容完全与过去一样。

对于台军的炮兵实弹演习,总是把火炮拉到滩头,以密集的队形上一字排开的做法,在网络舆论上被反反复复调侃了无数次。但是,“天雷操演”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像朱日和那样的高度实战化的对抗,而只是例行的检验性实弹射击训练。换句话说,就和部队日常的靶场训练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省的人口密度在全国排名第7位,常住人口2360万,陆地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655人/平方千米。考虑到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沿岸大部分地区都是陡峭的山地,城市群集中在西岸的平原和丘陵地带,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都被居民区、工厂和农田占据,不要说修建可供大口径火炮全射程测试的训练场,就是一般的靶场都需要节约用地。所以,台军的火力演习一般都选择在海边进行。既然是靶场训练,未构筑野战掩体、阵形过于密集和使用限位杆等操作,还是说得过去的。比如限位杆,在解放军的炮兵训练中也有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台军的作战区域相对固定,经过多年的经营,早就完成了预定战场的测绘标定工作,所以实战中几乎是依托预定阵地使用火炮。因此,对随停随打的机动作战没有太大的需求。日常的实射击训练,主要的目的是对装备状态进行检验,对贮存的弹药进行定期抽查,对人员进行基本操作训练。不过,由于台湾当局多次缩短义务兵役期,导致士兵训练水平每况愈下,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组织复杂条件下的大型实兵实弹演习的能力。

可即便如此,在依托既有阵地作战的情形下,即便是训练不足的“炮灰”,还是会造成不小的麻烦。最近的俄乌战争就是很好的例子。乌克兰方面大批投入的所谓“国民卫队”,就以临时征召的“动员兵”为主。虽然训练不足、装备匮乏,但是依托东部地区经营多年的筑垒地域,依然可以长时间的与俄军形成对峙局面。而目前我军有能力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台湾西海岸,各方面都与诸如马里乌波尔、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一类的“要塞城市”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号称要“战力保存,决战滩头”,本质上就是“绑架”无辜平民做盾牌,利用城市居民区作为部队的隐蔽集结地域。而台湾东部城市的市区,距离滩头的距离都不到10千米,就算是刚刚提到的像T-65榴弹炮这样的老旧兵器,如果以学校、商业建筑作为阵地掩体,向滩头实施炮击,将会对我方造成严重的损失。

实际上相比起机场、雷达站、指挥所、防空导弹阵地、反舰导弹阵地等目标,可以分散隐蔽的火炮、火箭炮、装甲战斗车辆等兵器,对我军的威胁反而更大。更不要说穷途末路的台独分子,要是像纳粹亚速营在马里乌波尔那样,绑架当地居民当肉盾负隅顽抗,我方的重火力优势将无从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大中城市的解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有代表性的模式——长春模式、北平模式和太原模式。实际上,像太原、济南、天津、兰州这样激烈残酷的攻坚战,数量并不太多,和平解放还是主流。要达成和平解放的目的,就要争取当地群众支持,分划瓦解敌人。某些死硬台独分子叫嚣“决战”,恰恰是把台湾群众变成炮灰的操作。要避免台湾2300余万群众的生灵涂炭,就必须要让岛内更多的人认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