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庞大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这份法案分别于7月27和28日在美国参众两院正式投票通过,旨在增强美国制造业及技术产业以对抗中国。除了美国参众两院筹划已久的527亿美元“芯片法案”,还包括投资2000亿美元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研究,100亿美元建设20个区域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他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总计投入280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上,美国签署该法案的目的分为四点,我们由浅入深:

首先,《芯片法案》的表面目的,就是用大量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方式,提高美国国内的芯片制造产能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吸引半导体工厂留在美国,深层次上,美国是想让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

事实上,美国现在面临着一个窘迫的状况,那就是自以为强盛的半导体产业正在日趋衰落,并且由美国生产的半导体在全球占比中不断下降。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美国生产的半导体占全球12%,比30年前下降了25%。

第二,从美国自身来讲,它的霸权正在削弱,从绝对霸权衰败为相对霸权。现在,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占比还在下降,有的公司甚至出现了举步维艰的状况,那么美国必须利用还仅存的金融霸权,通过“印钱”去补贴这些芯片企业。但又不好明说,只能包装成《芯片法案》,打着“限制中国和中国竞争”的名义发补贴,以此维持这些产业的存续,最终变相的实现维护自身科技霸权。

第三,巩固美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这项计划,更好地把控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等半导体产业。同时,随着中美博弈愈发激烈,为了防止不可控因素,针对别国生产的芯片,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减少需求,防止形成“产业依赖”。

自从美国开始搞去全球化,搞产业链和供应链重组后,一度加剧地缘局势紧张程度。在驱赶资本和产业回流美国的同时,必然会使远离美国的产业,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上受到威胁。美国挑事是一把双刃剑,挑起事端后,他要防止篮子里的鸡蛋全部打翻,自己没得用了。

从阻止他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来说,美国有一套惯用的连招。即通过控制其他国家的产业,以违背市场规律的方式,从而把他们踢出高端产业链之外。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和日本签订的《美日半导体协议》。

该协议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 对日本半导体限制出口数量,并由美国制定所谓的“公平价格”。2. 美国在日本半导体市场份额要强制达到20%以上。3. 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

可以说,这简直是充斥着“霸王条款”性质的协议,展现美国所谓科技霸权。一定程度上,这个协议严重阻碍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最后,这个协议充斥着“阻止中国科技发展”的思想。

7月19日,美国参议院以 64 票对 34 票程序性通过了 520 亿美元芯片法案。当时,有人就认为,美国该行动就是为了在10年内,彻底锁死中国高端芯片的发展。可以说,美国限制中国科技发展、企图锁死中国科技树的想法,这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该法案原文有1034页,其中,“中国”一词共出现了11次,每一次都是作为特别关切国家而存在的。

这个芯片法案只是美国布局中的一环,后续连招“接踵而至”。

据外媒报道,美国拜登政府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新禁令,已命令美国商务部发布新规则,就是阻止芯片设计软件(EDA软件)出口,该软件一直是使用于生产GAA技术芯片上的“金刚钻”。

EDA而新的出口限制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实施,现阶段正在由美国商务部进行审查其中,以确定最后实施的细节。根据报引导述知情人士的说法,美国政府提出新出口限制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将EDA软件出售给中国公司。

不仅如此,7月31日,美国两家芯片设备公司证实,美国正加紧限制,阻止中国获得芯片制造设备。华盛顿已禁止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芯国际销售可以制造10纳米或更先进芯片的大多数设备。此外,拜登还在推动“四方芯片联盟”,这些操作带有着明显的针对性,就是为了牵制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内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接下来,科技领域将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关键。

有人可能疑惑:“美国是否会如愿以偿?”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美国的阴暗的目的绝不会实现!”

概括性地来说,美国的问题分为两点:

第一、美国的补贴政策不靠谱。

如果美国只专注于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那中国很难速胜。但美国想发起补贴战,形同露出破绽,白白给了中国一次“一招击敌”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美国不擅长补贴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国产业患有“补贴困难症”,越补越贪。

1987年,为了因应来自日本的半导体竞争挑战,美国政府与14家美国半导体制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制定了名为“Sematech”的计划,在五年内,他们可以获得总计5亿美元的公共补贴。

这场战役,美国大胜而归。统筹来看,美国胜利的关键因素是自身的“霸权力量”。当时,在政治上,美国对日本极限施压,强迫其开放市场,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禁止日本收购美国企业。可想而知,日本迫于美国的威慑,仗未开打,先败下阵来。

但在渡过危机后,该计划很快便起了内讧,这个“合作关系”被英特尔控制,制程技术的走向被引导至有利于英特尔的方向,严重影响其他业者的发展。在资本的力量控制下,企业之间尔虞我诈,最终致使政府补贴遭到滥用。

多年后,美国业界如此评论该计划,他指出,该计划花费5亿美元的政府资金,但对该行业的贡献为零。不仅如此,浪费的政府资金导致了可怕的低效支出。

今时今日,这份《芯片法案》的补帖是“Sematech”计划的100倍。资本贪婪地扩张性绝不会盯着“肥肉”不吃,反而会“小补小捞,大补大捞”。

可以预料到,《芯片方案》只会让英特尔们赚的盆满钵满。

近日,“补贴大赢家”英特尔传出正式购得美国俄亥俄州新晶圆厂所需的土地,这项投资金额高达200亿美元,美国政府补助将决定建厂规模。

相较于台积电和三星来说,英特尔作为本土大厂,他不用靠游说公司收买议员,因为美国资本之间相互连接,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利益结构,英特尔的“IDM2.0战略”和《芯片法案》的关系复杂,很难说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而相较于美商AMD、高通、辉达之外,英特尔的底气更足。因为它可以快速整合全球芯片产业链,并且有能力进行高端芯片工艺制造和研发的公司。

可想而知,在如此大的优势下,资本的野心会不断膨胀,英特尔也会如同“Sematech”计划一样,找机会大捞特捞,这样的唯一结果就是美国的“补贴计划”破产。

第二、市场难题。

这份法案充斥着“排他性”,法案要求:禁止接受法案资助的企业,在中国和其他特别关切国家扩建芯片制造的产能。换句话来说,美国在逼着所有半导体公司在中美之间二选一,如果你决定接受资助,就不能在中国继续投资建厂了。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半导体公司最大的市场。据市场研究公司Daxue Consulting称,中国大陆消费了全球50%以上的半导体,然后将其组装成科技产品,出口或在国内市场销售。可以说,中国市场是无法被忽视的重要市场。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大型芯片业者必须放眼全球市场才能生存,但“芯片法案”要求厂商只能做“半球市场”,这简直要了芯片产业的命。

而且在复杂和高度依存的全球价值链中,美国和中国的半导体企业早已深度融合,要使供应链完全本地化,将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成本。因此,全球半导体行业完全“脱钩”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芯片产业具有着明显的特征,即依靠高素质的人才、一系列供应链配套和广阔的市场,而这些美国都没有啊。从当下来看,包括三星、海力士等公司都在中国建设了芯片生产基地,对于这些资本密集又有景气循环风险的芯片大厂而言,让他们离开中国将出现“非死即伤”的景象。

美国想靠一个补贴计划,就让这些大公司白白放掉多年积累的利益,这是不现实的,毕竟资本和政客都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