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上海一白血病女孩高烧不退危在旦夕,父母颤抖着欲签下病危通知书,这时一即将退休的医生站出来:让我试试吧。

旁边的医生纷纷看向他:“王老,那药并没有进行过临床试验啊!您马上退休,万一出点什么事,可就名誉扫地了!”

王振义看看虚弱的小女孩,又看看满眼担心的同事,做了决定。

王振义出生于1924年,由于切身体会过自己的祖母病痛缠身,家人却无能为力的痛苦,在上大学时,果断地选择了医学专业,他觉得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造福更多的人。

1952,王振义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始从事血液研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小的例子,来拓展医学研究,解决了许多临床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年代,他开始重点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种类型的白血病是最为凶险的一种,一旦确诊此病,九成的人只能再存活半年,甚至有的患者,从发病到去世只有3天。

当时国际上对这种病也是束手无策,可以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研究难度非常大,但王振义对这项研究却丝毫不怯,立志要攻破这一难题。

国内外对于癌症的治疗方法,普遍都是采用化疗的方式,说白了也就是一刀切,把癌细胞杀死,可这是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因为化疗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把健康的细胞消灭掉。

王振义其实并不认可这种疗法,他想,孩子教坏了可以重新引导向善,那坏细胞能不能让它变成好的细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念头一出来,王振义越研究越觉得可以一试,于是他用尽各种方法,寻找把急性早幼粒细胞转换成正常细胞的办法。

终于,在1983年,他发现,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把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成健康的细胞,也就是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们有希望了!

这一研究成果令众人欢呼不已,王振义将这种疗法称为“诱导分化疗法”。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进一步确定了这种疗法的有效性。

但是还没来得及进行临床试验,就遇到了开头那一幕,5岁的小女孩危在旦夕,做了化疗也没有任何好转,甚至已经出现了口鼻出血、血尿的现象,医生们诊断,这个小女孩最多只有7天的时间了。

小女孩的父母闻言绝望不已,没想到这时候王振义站了出来,他说:“我新研究了一种药,对这个病或许有效,但是目前还没有临床试验,你们愿意试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王振义,马上就要退休了,家人和同事都劝他莫要冒险,毁了自己的名声,可王振义说:“身为医生,见死不救,我真的做不到。

王振义就是小女孩的父母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当下就同意了尝试新药。

王振义给小女孩用了新药之后,寸步不离地守了7天,观察小女孩的反应。所幸,小女孩的高烧慢慢降了下来,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在慢慢好转。

一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这名小女孩也成为第一个被治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目前已结婚生子,没有再复发过。

如此重大的发明,能给王振义带来的不止是好的名声,只要申请了专利,后面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令人意外的是,他没有申请专利,这救命的药只卖29块钱一颗,而且还被纳入医保,报销之后可以说是免费了。

有人说王振义太傻,但他却笑着说:“我只想更多的患者有药可医,我这一生都不会申请专利。”他是真真正正的医者仁心,把病人放在心尖尖上的人。

在半个多世纪的从医生涯中,王振义为病人垫付的医疗费数不胜数,对于他自己获得的科学家奖金600万元,也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了医院、学校。

在王振义的心中,人命至重,贵于千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一颗新的小行星命名为“王振义星”,以此纪念白血病的克星——王振义。

龚延贤曾说:“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意思是古人称医为仙,因为他们会想尽办法救人。

王振义的用一辈子践行着医者本心,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救人性命,值得所有人尊敬

若像他这样的医生多些,再多些,这世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