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即将取代欧洲成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市场的说法正在德国广泛流传,但德国专家认为这是早已不可能有机会的事了。就算有机会,那也是在10年,然而那时的俄气公司已经错过了决策的最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媒文章中这样写到,“俄气公司Gazprom的月度出口数据令人期待。由于战争导致俄罗斯与欧洲完全决裂,天然气流动的方向现在是双方的首要矛盾,甚至关于天然气市场的解释权,双方也展开了竞争。

欧洲人对天然气供应短缺感到恐惧,即使交付量很少,他们也希望多少能填满天然气储存设施。但同时他们也希望俄气公司因为北溪管道的出口制裁而遭受损失。”(白拿俄罗斯天然气,就可以同时达成这两个目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继续分析,“对俄罗斯人来说,他们想要强调的是情况并非如此---俄罗斯除了欧洲还有其他市场,特别是中国。”

不过,德国媒体和专家都认为这只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罢了。

从今年前七个月的数据来看,和去年同期相比,俄气公司对欧盟国家的输气量减少了34.7%,就是减少输送了约400亿立方米。但尽管如此,仍有75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流进了欧洲。
而俄罗斯天然气同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0.9%,但德国专家表示即使这样,总体销售量也仅为103.9亿立方米。

和俄气集团向欧盟市场销售额1550亿立方米相比,中国市场显然不值一提。

“中国永远不会取代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地位”,莫斯科能源咨询公司RusEnergy的员工克鲁蒂钦(Mikhail Krutichin)接受《世界报》采访时这样说道。

因此,即使是现在的条件下,德国专家依然淡定。他们认为欧盟仍然是俄罗斯人的摇钱树,特别是欧洲目前天然气平均价格是上半年的三倍,大量弥补了采购量的下滑。(就是说俄罗斯从欧盟赚的天然气的利润也没少呗)

德媒认为,“对于俄气公司来说,未来前景并不乐观。正如俄罗斯央行前行长所说的,‘没人能打包票明年的天然气价格是否仍然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另一方面,欧洲现在希望主动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到2025年,俄气公司流向欧洲的天然气预计降到1000亿立方米(去年为1750亿立方米)。

德媒的分析文章继续说,”在这种困境之下,中国自然被当成救世主。自战争爆发以来,在石油领域,中国和印度的采购量几乎一比一地抵消了在欧洲减少的量。

现在,超过50%的俄罗斯石油运往这两个国家。中国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在5月和6月超过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中国正利用这一时机,因为几个月以来俄罗斯石油的交易价格比标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低30美元。

虽然中俄石油贸易如火如荼,但天然气贸易则困难得多,因为基础设施的缺乏。“

”中国直到2014年才同意俄罗斯天然气采购协议。当时商定的采购量为30年内每年380亿立方米。

俄气公司为此建造了Power of Siberia 管道,但要从2025年开始才能满负载运营。

总体来说,通往中国的管道还在起步阶段,和欧洲的管道交错不能同日而语。“

德媒在上文中认真分析了,由于基础设施缺乏的原因,所以中国无法从俄罗斯大量购买天然气。目前德媒的定心丸已经给读者塞下了肚,然后还在继续补充俄罗斯不会把天然气卖给中国的理由---

”这还不是最最主要的问题。俄气公司无法全面服务亚洲市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5年来,他们未能摆脱传统管道输气的束缚,从而放弃发展了液化石油气的邮轮运输。

甚至普京本人也在几年前批评俄气公司在新业务面前毫无经验,错过了这一发展机会。莫斯科能源咨询公司RusEnergy的克鲁蒂钦表示,这绝对是一个错误。“

德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一个没有建立液化气的接收设备,一个缺乏液化气的运输条件。所以德俄两国都是彼此最优解了?那倒是把北溪二号打开啊,咕嘟咕嘟地把天然气可劲儿灌过来呗。

而现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技术制裁,以防俄罗斯迎头赶上。目前为止,俄罗斯为数不多的液化天然气工厂都是在国际合作伙伴的参与下建成的。

因此俄气公司目前不得不放弃了建造液化天然气工厂的计划。

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中仅有10%的天然气是以液化气的形式出口的。文章继续表示,”鉴于眼下的情势。如果天然气出口管道和液化气的比例为50:50,那将对俄罗斯非常有利。因此俄罗斯别无选择,即使困难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

然而,德国媒体估计,建立这样的液化气产能,即便是没有国际制裁,也需要10年时间。对比中东,寒冷的俄罗斯每年最多只有半年时间可以用于建设。

整篇文章中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对德国基建速度来进行的评估,如果是以德国基建速度作为参照物的话,那的确俄罗斯想脱离管道销售天然气是挺难的。

但是,以德国的建设速度,也的确不知道哪年才能建好液化天然气终端设备、才能用上别的国家的液化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