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是中国的南大门,处在南海航运枢纽位置上。宋朝时期,宋太宗将岭南划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也是广东和广西名字的由来。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藏品达16.6万余件(套),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以下就对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的24件珍宝进行盘点。

1. 西周信宜铜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盉通高26.2厘米,口径14.2厘米,西周晚期。盉身似鬲,口沿外侈,流较长,三足分裆;颈中部饰一周夔纹,肩上有一条斜角雷纹;腹部以裆为界,每足都由雷纹构成一组饕餮纹,两组饕餮纹之间各夔龙一条。盖和流上饰龙纹,龙头是立体的。鋬手由两条镂空的夔龙相合面成,两夔龙之间有小圆柱相连,上部的小圆柱与盉身特铸的一条小龙的口相连构成鋬手,这种构造具有相当的科学性。1974年广东省茂名信宜市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器造型新颖,刻镂精细,具科学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广东省首次发现的西周青铜盉,为广东出土的古代最精美的青铜器之一,为研究我国岭南地区秦汉以前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 五代岳州窑青釉莲瓣纹小口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州窑即湘阴窑(湘阴窑历汉至明,在唐、五代时称岳州窑,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从饮茶所需的器具角度把岳州窑青瓷排在第四位,可见岳州窑在唐代显赫的地位。此瓶高43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10.5厘米。小盘口、短颈、圆肩、长身、平底,肩部刻划有非常细腻的莲瓣纹,通体施绿色釉,釉层薄而匀净,有细小开片纹。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器具有独特的风格,为五代湖南岳州窑中的精品,是全国省级博物馆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岳州窑瓷器之一。完整的岳州窑青瓷传世稀少,此件是唐五代青瓷工艺的成熟代表作。

3. 五代南汉青釉夹梁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罐高19.6厘米、口径6.9厘米、底径8.5厘米,直口短颈,丰肩鼓腹,浅圈足。内外壁满施青釉泛灰,釉面晶莹润泽如玉。上置弧面盖,盖两侧塑制对称穿孔扁条形梁,肩部附一对称穿孔双竖立扁条状夹耳,及一对称穿孔扁条状竖向耳,夹耳与盖面条梁扣合。1954年出土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汉皇帝刘晟墓,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罐创意巧妙,做工精绝,兼具美观实用,可谓慧心独具。此类型目前仅发现于刘晟墓中,非常罕见,是本土帝王墓随葬品,代表了南汉政权最高陶瓷烧制水平。

4. 北宋木雕罗汉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批木雕罗汉像从南华寺的大佛肚子内发现,当时曾震惊世人。明朝曾经重新饰金,清光绪年间,曾补雕过133尊被火烧毁的罗汉。1936年,虚云法师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大雄宝殿里三尊高达15米大佛的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当时一部分被收藏入北京故宫,一部分留在广东省博物馆。这些罗汉像上刻有铭文,可确定为北宋年间造。其中三百六十尊北宋罗汉像,七十多尊有北宋庆历和大宋等年款。可证,南华寺宋代罗汉像比现存山东长清灵岩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塑”,造成于北宋治平年间的彩塑罗汉像早二十多年。1963年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寺发现,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批罗汉造像形态自然,变化多样,生动传神,雕工洗练,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十分珍贵,1000多年前的木雕完整保存至今,极为罕见,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国宝级文物。

5. 北宋佚名《群峰晴雪图》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绢本设色,纵114厘米、横48.2厘米,此图款识已剥落,仅存右下角“熙宁辛”三字。据推测,“熙宁”为北宋神宗年号,在熙宁年间仅有“辛亥”,故当为熙宁辛亥年,即1071年作。此图以北宋巨碑式构图为鲜明特征,描画雪后山水的博大雄浑的壮阔景色。1994年吴南生先生捐赠,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图虽然尺幅不算大,但构图大势逼人,笔墨法度严谨,意境清旷高远,符合北宋山水画的典型风格。此图诗堂有谢稚柳鉴定题识,是粤博藏画中年代最早者。北宋画迹传世甚少,这幅画却画工精细,弥足珍贵,代表着北宋山水画的最高水平,国宝级文物

6. 南宋鎏金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鎏金腰带出水自南宋沉船“南海I号”,是第一次试探打捞时出水的文物。全长1.7米,重566克,以四对鎏金铜丝编织而成,呈长圆条绳状,表面鎏金,呈麻花状,一端有钩,一端有环,可调节腰带的松紧。由于“南海一号”上已经出水的腰带、戒指、手镯等金器多为饰品,且数量极少,应该不会是远洋货物,极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1987年广东省阳江海域“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鎏金腰带造型奇巧,工艺精湛,尽现异国情调,极其罕见,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古波斯国金铜制造工艺的重要资料,国宝级文物。

7. 南宋陈容《墨龙图》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纵205.3厘米、横131厘米,绢本墨笔,绘一龙腾云驾雾,昂首瞋目,张牙舞爪,极其威武雄奇。勾笔劲健,而渲染的墨色,既有龙身的细笔积染,又有云气的粗笔涂抹,所谓“泼墨成云,噀水成雾”。传说陈容画龙必先喝酒至醉,然后大叫,脱下头巾蘸墨,在绢上信手涂抹,再用笔勾画之,或画整条龙,或仅画一爪一首,云雾蒸腾,时隐时现,似乎画家漫不经心,却都归于神妙之中。陈容以头巾濡墨烘染出的云气,其势壮阔,如翻江而倒海,强烈地衬托出龙的“扶河汉,解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的非凡气概。1958年广东省文管会移交,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图构图虚实相映,有张有弛,气势惊人,乃陈容最早的少数存世典例之一,向世人展示了龙的最完美的形象,是陈容最大、最精彩的作品,堪称画龙的巨幅杰作,代表了南宋时期画龙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宝级文物。

陈容,南宋画家,字公储,号所翁,福唐(福建福清)人,诗文豪壮,暇则游翰墨,善画龙,画龙善用水墨,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特别是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皆得妙似。兼写松竹,学李煜“铁钩锁”法。传世作品有《霖雨图》、《九龙图》、《墨龙图》、《云龙图》等。

8. 元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卷纵49厘米、横131厘米,纸本行书,共19行86字。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该卷录书唐刘禹锡《陋室铭》全文。通篇字形扁方,结体方阔,间架疏朗,方整平正,用笔方圆并举,以方笔居多,转折处见棱见角;法度谨严,字势宽博开张,气度平和雍容,雄浑大气;笔力厚重,笔画丰肥,笔法坚实,稳重遒劲,意态古朴生拙。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几分灵动,应为赵松雪较早年的作品。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卷笔法高古遒劲,结构疏朗,雄浑大气,字体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添了几分灵动,为赵孟頫早年书法精品,被公认为是赵孟頫早期书法代表作,在研究赵氏早年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具有重要地位,国宝级文物。

赵孟頫(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入元出仕,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作为元代的艺坛领袖,素有博学多闻、操履纯正、文词高古、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誉。对于书画,赵氏用力最勤、最深,就绘画创作的表现形式明确提出“书画本同”、“以书入画”的艺术观点,其倡导的艺术主张对中国艺术史的贡献尤为卓著。书法楷、草、行、隶、篆诸体兼擅,绘画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竹石皆精,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无可争议的艺苑大师。

9. 元白玉镂雕龙穿牡丹盖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器高8.4厘米,宽6.8厘米,长方椭圆柱形,玉钮通体深层镂通雕,留玉皮巧做花卉,枝叶茂盛,五爪双角苍龙,凤眼怒珠,细颈,发向后散披,身粗壮有力,贯穿于花草丛中;器平底,中部有四眼,直径约为0.4厘米的小孔,可为穿绳作附它物之上起加固之用。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盖钮是一件以新疆和阗青玉立体镂通琢成,并且图案极为复杂,工艺精湛,刀工粗犷豪放,是目前所知国内博物馆馆藏最大的玉钮,堪称“钮王”,代表了元代雕刻的最高水准,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国宝级文物。

10.元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窑址位于河北邯郸市磁县,产品以白地黑花装饰最具特色,兼烧白釉红绿彩、绿釉黑彩、珍珠地划花、三彩等品种。风格独特的磁州窑瓷器,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融入本地特色,精细粗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与同时期的五大名窑相比,有很大不同。瓷枕纵41厘米,高14.8厘米,瓷枕图案主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白龙马、沙僧:图案中走在前面的是手举棒的孙悟空;紧跟着的是扛了一钉钯的长嘴大耳的猪八戒;再后面是头上戴着僧帽的唐僧;唐僧骑着马;最后一个人物不是沙和尚的形象,而是一个“小厮”的角色,手举华盖罩紧随着骑着马的唐僧。蔡语邨先生捐赠,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蔡语邨先生捐赠,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件器物是典型的元代瓷枕造型,正面绘唐僧取经图,底有楷书印款“张家造”,绘有西游记题材的元代瓷器,目前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11.元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壶春瓶是元代盛行的器形,基本沿袭宋代制式,但较宋代显得厚重饱满。此瓶高30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米,该器物撇口、细长颈、广圆腹、圈足。内口沿绘一周缠枝花纹,颈部为蕉叶纹及如意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人物故事图,足壁是如意纹。目前所见到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不过几十件,而且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国内所见者区区可数,故极为珍贵。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瓶青花色调淡雅,用国产青料所制,图案丰富,主次分明,胎质细白,釉汁滋润,白中闪青,是罕见的人物题材元青花瓷,反映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国宝级文物。

12.明边景昭《雪梅双鹤图》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纵156厘米,横91厘米,绢本设色,背景有绿竹、雪鞭蓉、梅花,画面的梅树枝下,有两只白鹤,一只朝天引吭高歌,一只屈首整理羽毛,其神态舒展自如,栩栩如生,清雅格调,于精微中透出雍容浑朴的气象,白鹤与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右上角有“待诏边景昭写雪梅双鹤图”的题款。1982年征集,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图画风工细严谨,色彩明丽沉着,带有浓郁的宫廷气息,为典型的明代宫廷画院风格,是明代早期花鸟画高手边景昭的代表作,也是历代中少有的花鸟名画,为广东省博物馆重点展品之一,国宝级文物。

边景昭,字文进,福建沙县人,祖籍甘肃陇西,永乐(公元1403-1424年)间召至京师授武英殿待诏。至宣德(公元1426-1435年)间仍供事内殿。博学能诗,善绘事,尢精于花鸟。师法南宋院体,不但勾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明初花鸟院画家中,以边氏最为有名,画翎毛花果皆极精妙。其所绘花卉翎毛,极其工致,与吕纪齐名。明宣德间被授予武英殿待诏官衔。其花鸟画曾被誉为“禁中三绝”之一。边景昭传世的画作极为少见,就目前所见仅有6件。

13.明颜宗《湖山平远图》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纵30.5厘米、横512厘米,绢本设色,卷首画松树两丛,有二人骑驴,一童子负琴书随后,远处有寺院、有塔,隐现于烟霞之外。中景有三数农人,耕于田野,再过则丛山叠岭,飞瀑流泉,村舍中竹树参差,湖上捕鱼小舟无数,鸿雁飞翔于空际,渔村点缀于远山近水之间。卷末署“南海颜宗写湖山平远图”十字,楷书两行。此图曾经邓秋枚、徐伯郊收藏,后流出境外,解放后由国家用外汇购回,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图整幅画卷场景壮阔,气势磅礴,笔墨苍劲浑厚,独具风格,是现存颜宗的唯一传世真迹,也是已发现最早的广东绘画作品,是研究颜宗及当时广东绘画水平和绘画发展的宝贵资料。

颜宗(1393—约1459),明代画家。字学渊,南海(今属广东)人。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举人。曾任福建邵武知县。英宗天顺三年(1459)署兵部员外郎,奔母丧,卒于途中。善画山水,初学黄公望,后师法李成、郭熙,融北方山水画风于南方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独具风格。明中期著名宫廷画家、颜宗的弟子林良曾赞誉说“颜老天趣不可及”,可见其画艺之精。颜宗是广东绘画史上最早有画迹传世的画家。传世真迹仅有《湖山平远图》卷。

14.明林良《双鹰图》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纵166厘米,横100厘米,绢本淡设色,描绘二鹰立于石上,石树积雪凝寒。作者先用深墨干笔皴点出双鹰翎毛的结构大要,洗练而又准确,再以浓淡渐变阔笔画出正羽和尾羽,落笔沉着有力,层次分明,然后施浓墨点羽翼,使之质感增强,而以焦墨勾喙和点睛,更觉雄鹰神态炯炯,鹰爪用淡墨略晕,勾勒挺劲坚实,使双鹰的造型高大完整,气势雄强。山石、苍松则用奔放、飞动的笔势砍斫而成,富有力度和节奏。山石用大斧劈皴,横扫竖抹,刚硬迅猛,显得增峻劲坚,烘托了鹰隼的英姿。天空仍以淡墨烘染,既加强了空间深度,又达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图构图简洁,笔墨韵润,着色低沉单一,富于层次、力度和节奏感,凸显鹰隼兀立久视之大境界,以猛禽枯木的题材与雄强劲逸的笔墨相融合,共同汇成了一股给人以震撼的审美冲击力,是林良水墨写意的杰出代表作。

林良(约1428-1494),字以善,广东南海(广州)人,弘治拜工部营善所丞,直仁智殿改锦衣卫百户,与四明吕纪先后供奉内廷。善画花果、翎毛,着色简淡,备见精巧。其水墨禽鸟、树石,继承南宋院体画派放纵简括笔法,遒劲飞动,有类草书,墨色灵活,为明代院体花鸟画变格的代表作家,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林良的写意花鸟画法,在明代画史上评价甚高,后世有“林良吕纪,天下无比”之赞誉。

15.明“沧海龙吟”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琴通长129厘米,隐间118厘米,额宽20厘米,肩宽20厘米,尾宽14厘米,琴体最厚处58.5厘米。琴面杉木,底为梓木,通体黑漆。龙池凤沼皆为圆形。琴背有铭刻,龙池上方琴项处刻有琴名“沧海龙吟”,落款“白沙子”,印“石斋”。龙池处镶嵌黄杨木边框,上刻填金篆书,文后刻“冯”、“康侯”方形印。广州市非遗“古琴斫制”项目(市级)传承人刘九生先生经实物检测后,根据其上两层漆等细节判断,琴可能制作于唐末宋初,明代又刷漆修整。1961年广东省文管会调拨,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琴用料考究,保存完好,是明代岭南大儒陈献章使用过的古琴,古琴背面刻有陈白沙亲自题刻的“沧海龙吟”四个字,非常珍贵。

16.明德化窑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像通高23厘米,胎体厚重,洁白坚细,通体施乳白色釉,莹润如玉。器面罗汉光头大耳,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脚踏浪花,袈裟随风飘动,右肩负几册经书,右手握系书之绳。像背后正中钤阳文篆书“张寿山”葫芦状戳记。张寿山和何朝宗是同时代人,同为德化瓷塑名家,作品传世不多。德化白釉色非常出名,深受西方人喜爱,在欧洲俗称“中国白”,这件罗汉像使用的白釉就堪称代表。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像造型精湛优美,比例适度,制作精细,线条流畅,质感极强,把罗汉外观形韵、内在气质与工艺技法有机地融于一体,达到了思想意蕴与艺术效果的高度和谐统一,为明德化瓷塑名家张寿山的代表作品,也是德化窑白釉瓷塑的经典作品之一。

17.清铜镀金珐琅葫芦式三星献寿转花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是清中期钟,底座为椭圆形,内有机械装置,腹壁上下两边饰五彩花卉纹,正面以珐琅彩绘风景画,中间设两扇活动门,门内有牙雕福、禄、寿三星,两侧面为水法布景。底座上突起铜镀金珐琅平台,平台上平铺水法,四角有转花;中心竖葫芦式扁瓶,瓶身饰珐琅彩折枝小花,下腹有二针时钟,上腹有料石转花。在底座后边上弦,玩意启动,乐声中,门启开,福、禄、寿三星和所有的水法、转花都同时转动,两侧似瀑布,平台像起伏的波涛,葫芦式扁瓶仿仿佛浮动于水中,寓意“四海升平”。清宫旧藏,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钟运用鎏金铜胎、珐琅、水晶、象牙等原料,采用中西合璧的艺术手法制作而成,构思奇巧、制作精密,是中国古代钟表的杰出代表。

18.清乾隆外销壁纸《农耕商贸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最早由Lascelles(拉塞尔斯)家族购买,挂在自己的庄园Harewood House(夏活庄园)中的中国房间内。这幅壁纸由150多个人物、50多个生产生活场景,以农耕、桑织、茶叶、瓷器为主题,以水彩画成,融合了中西画法,即具体有有抽象的意境。它跟随商船漂洋过海,最终挂在约克郡夏活庄园的中国房间,两个多世纪之后,其中的十二幅,重回老家中国广州,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广东省博物馆征集,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幅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绘有150多个人物,50余组生产生活场景,以农耕、桑织、茶叶、瓷器为主题,尽显千年中华文化立命之本,是当时外销壁纸中的佳作,作为中国文博界迄今为止收藏的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外销壁纸,是早期中英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19.清外销画《广州港全景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广州港全景图》由广东省省博专家从欧洲征集回来,纵88厘米,横200厘米,布本油画,成于约1845年,描绘了从沙面、十三行商馆区直至大沙头附近的东水炮台一带珠江北岸的广阔图景,图中所绘各类船只达三百余艘,集中展现了珠江烟波接海长、海上交通分外忙的景象,这是当时广州海上贸易极其繁荣的缩影。从该画的绘画风格及画框背部上方残存有“Youqua”画室的标签残片来看,专家们断定此画为煜呱画室的作品。广东省博物馆征集,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图构图细致、风格统一,国际罕见、国内唯一的巨幅外销油画,也是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外销画,是当时中国城市罕见的图像记载,也代表着19世纪中期中国油画创作的最高水平,堪称清代广州的手绘照片、珠江版的“清明上河图”,国宝级文物。

Youqua即煜呱,是活跃于1840—1870年广州著名外销画大师,他在广州及香港都设有画店,店号“怡兴”,广州画廊的地址位于靖远街34号。他与啉呱、庭呱、新呱等同为19世纪广州知名外销画家。据《珠江风貌》介绍:“他有多幅海港景象巨作,精细地描绘了河流、港口及海洋不同的水域景貌,对于船只及建筑物的刻画尤其了得。”另据香港外销画专家丁新豹先生在《晚清中国外销画》一文中介绍:“(煜呱)油画别具一格,特别喜欢把天空和海水染成紫蓝色,并以流畅的笔触描绘出船艇及房屋,以及以白色油彩加强海水和人物的质感。”

20. 清象牙雕空雕八仙福寿提梁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盒主体从盖至底座均以精雕细镂的象牙片嵌于框架拼装而成,盖的外型形如清代官帽,提盒盖、身、屉底不足1毫米厚的象牙嵌片薄如蛋壳。提盒集镂空、通雕、圆雕、浮雕、拼接组合等牙雕制作技法为一体,整件作品所嵌的每一块牙片的花纹皆精细工整、玲珑。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盒出自清代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广东籍工匠之手的杰出之作,代表清代象牙雕的突出成就,各种牙雕制作技法在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清代象牙雕的传世精品,清朝象牙镂空提盒存世罕少,弥足可贵。

21.清嘉庆广彩人物纹潘趣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彩”瓷器是清代康熙开海以后出现的一专门为了外销的釉上彩瓷品种,历经有清一代,是一种产自广东省广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由五彩和粉彩发展而来。潘趣碗一词音译自英文punch bowl,华人称之为宾治碗或潘趣碗,欧洲人用于调制果酒。潘趣碗作为西方贵族餐饮用具之一,成为向后人展示当时西方社会生活面貌、中西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信息的重要载体。广彩潘趣碗的纹饰通常有人物、风景和花鸟等,其中人物纹饰有绘中国人和洋人两大类。此碗高23.9厘米,口径59.2厘米,足径34厘米,内外白釉之上绘制206个人物,碗心、内壁、碗沿以及外壁、开窗内分别呈现不同场景、不同人物故事,神态各异、生动传神。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碗器形硕大,色彩浓艳,构图严谨,绘工精细,并融入西洋透视画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广彩精品,堪称嘉道广彩的顶峰之作。

22.清端石千金猴王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砚为扁长方体,长25.5厘米,宽17.6厘米,以名贵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成,石色紫蓝稍带青苍,石质致密、坚实、细腻,嫩如小儿肌肤,有鱼脑冻、火捺、青花与金线等石品。砚堂有天然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形似猕猴,并有胭脂火捺环绕四周,在火捺的烘托下,猕猴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砚额、砚唇、砚背、砚侧均以薄意、浅雕手法,因材施艺、精雕出崇山峻岭、流泉飞瀑,桃树硕实等纹饰。砚两侧刻隶书铭,右侧铭:“千金猴王砚,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左侧铭:“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刊字”。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砚质地细腻温润,砚中集合了鱼脑冻、胭脂火捺、微尘青花、玫瑰紫和金线等众多名贵石品,砚堂内鱼脑冻独一无二,天然呈现出一只猕猴形象,非常逼真,有“千金猴王砚”之美称,为三大名砚之首(另外两个砚是嵒华四象砚和青牛砚始),国宝级文物。

23. 清石湾窑黄炳塑素胎金丝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湾窑亦称“广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石湾的陶瓷生产至迟可上溯至唐宋时期,明清时趋于鼎盛。有民谚曰:“石湾瓦,甲天下。”明清时石湾窑善仿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的窑变花釉,世称“广钧”。黄炳,字云渠,又号云屿,广东佛山人,清代道光至光绪时期佛山著名的石湾窑陶塑大师,他制作的陶塑人物、动物非常有个性,尤其是在动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具特色。此猫高12.5厘米,身长22.5厘米,出自清代后期石湾陶塑名家黄炳之手,利用泥胎烧成后的自然色呈现金丝猫的毛色,把猫擒老鼠前的瞬间神态雕塑得活灵活现。猫通体施金黄釉,猫的皮毛纤细,纹理清晣,条发似金丝,故称金丝猫。猫作为宠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可爱、活泼的动态使猫的形象呈现多种变化。黄炳对猫的眼神的塑造尤为细致用心,表现夜间的猫,则用绿釉划出大圆瞳孔。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猫造型生动逼真,制作工艺复杂,猫的蓝眼睛在大师的手下被塑造的炯炯有神,是黄炳仿生陶塑中非常罕见的艺术珍品。

24.清金漆木雕神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称神龛,小者俗称椟仔。整体造型庄重,制作精巧,是潮州木雕制品中做工最讲究的一种,以金漆木雕装饰最常见,以硬木制作的则多为素雕。这件金漆木雕大神龛高330厘米,宽231厘米,深145厘米,体量庞大、雕饰精美,为潮州木雕的佳品。它以木为纸,化木成金,采用多层次镂通雕,密而不乱。人物如生,潮剧戏起,花开富贵,鸟上枝头,再现了古人美好的原始信念。传世品,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神龛体量庞大,题材多样,内涵丰富,雕饰精美,综合运用了雕刻、髹漆、贴金、漆画等多种工艺,尤其采用了多层次镂通雕技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品,也是现存最大的大神龛,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