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23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

中国人民有着苦涩的大智慧,喜欢把一些所谓专家进行“修饰”。比如在“专家”的“专”前面加一块“扳砖”,成为“砖家”。

“砖家”,个人理解就是这些人说话根本就是趋炎附势,说话就口无遮拦,就会给普罗大众扔砖头,图一时痛快,可不知人民大众也不客气,捡起他(她)的这些“砖头”扔了回去,此时大多“砖家”基本会被自己扔出的砖头由于反作用弹回砸伤。

个人始终认为,砖家门槛很低,只要你敢说,关键说什么都巧妙的和民族大义,爱国联系在一起,那么一些看到“爱国”两字就激动的人就会对其“五体投地”。

大家心里已经有了一种思维定式:专家只要发出“建议”,这事多半与爱国有关,多半和低收入人群有关,多半与失业有关,不!现在叫灵活就业的人员有关。

2021年,前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很认真的说,花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把钱花光,为国争光。

我的钱从何来?我为什么要花光钱?

林采宜经济学家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傻了吧?

更惊奇的是,她在年会前几天还说,“2021年预计居民收入降幅达25%,消费很难有起色。”

这TM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首席经济学家”名头是批发来的?

我想,唯一解释能让这种剧情反转就是,林采宜经济学家之前认为大家收入下降,导致消费很难。这是事实。但这种事实不利于“爱国”,你就是哪怕身上还有一毛钱,也得拿出来消费了,自己饿死不存在,“失节”才是大事。

相比其他可以喊口号爱国生意,你让老百姓花光钱来表示爱国,你的良心何在?

关键普通老百姓就卡在那里恼火了。

想花光钱爱国,实力不允许。

想花光钱爱国,商人们不允许。

想花光钱爱国,生活艰辛,下半生不允许。

有人借鲁迅先生“假说”:人只要有钱,经常花钱,烦恼就会减掉80%以上。情商智商也会提高,更不会乱发火。

但钱从哪来?“鲁迅”却没说。

以前的小康集团,现在的赛力斯集团老大张新海认为,建议年轻人多进厂打工,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这样才有助于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只考虑个人收入。

前半句说得还行,后半句就把真实意图说出来了:“不能只考虑个人收入”,意思就是你来就给你一碗饭,就不要想多了,有工作就不错了。

月星集团董事长丁佐宏说,66岁至79岁仍是中年,要鼓励60岁以上初老群体再就业。

这是要干到死的节奏啊。

经济学家陈浩表示,国内家庭平均总资产300万很正常,现在谁家没个50万现金呢?

我只能说,我家没有你给补足吗?

经济学家李剑阁则表示,我们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老百姓工资太高了,应该降到合理水平。

当然还有不知名专家认为,征收失业税,没工作的要交钱。

我觉得啊,我们的专家专门是用来对付穷人、普通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

说白了,我们的这些专家的火力全开就是专门对付社会“弱势群体”的。

这些人从不敢对权贵发言,那怎么办?既然是专家总的发言提建议啊,那其实好办,“弱势群体”无背景只有背影,说了你你又能咋样?能翻浪?

我们说某某技术,老外专门卡中国的脖子。那么这些专家是专门卡老百姓的脖子的。

许宪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他一本正经地说,低收入群体可以出租闲置房或者用私家车拉活来增加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kao,他完全没理解什么叫“低收入群体”的含义吗?他们穷,收入低,就是才没有“出租闲置房或者用私家车”啊。

我们的专家不能反起理解啊。

许教授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准备给他置办“闲置房或者用私家车”,让他们出租或拉活来增加收入吗?

“何不食肉糜”,倒是有人说过,但徐教授还没到那个位置吧?

不要说,徐教授这么一提示,那么为国家排忧解难,为“灵活就业人员”找出路的建议接踵而来了。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最近在“202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表示,现在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主流。

他进一步建议,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同时打几份工,发家致富更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活就业人员”,其实就是失业人员,之前叫“待业青年”,现在更清新脱俗了:灵活就业人员。

对于屠专家的交易,有网友表示:“还可以把闲置的房子和车子租出去。”有网友表示,“家里闲置的高铁可以租给斯里兰卡,老赚钱了,家家不要小气了,用家里闲置的大型运输机运,快点呀,这财不发待何时?”

这种专家咋说才好呢?

好像全世界的专家也只有我们这里的才表现的那么清新脱俗,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

现在社会矛盾激化,我想,这些专家是要负责任的。

郭德纲相声有个段子:国际的国内的,人家给咱一分析,豁然开朗。最后,人家抬手看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我得去歌厅接我媳妇下班了。

郭德纲,人才啊。

没有搞懂,我们这里怎么会有那么深的专家崇拜“情结”呢?

这完全可以扔掉了。

因为老外有研究发现,所谓专家未必能给出更好的建议。

一项发表在《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研究显示,人们可能会高估来自专家的建议,至少在某些领域,表现最好的人不会比其他人提供更好的建议,他们只是给予更多的建议。

研究发现,除了给出的建议数量更多之外,专家的建议并没有在其他方面表现出优越性,然而,建议的数量与建议的有效性之间没有相关性,而在实验中,人们容易将数量误认为质量。

我得说一句,这个研究是针对老外的专家们,还不包括我们这里的专家。这么说,我们这里专家的建议“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专家,大家都是为了一口饭,你山珍海味,我萝卜咸菜,互不干预,少TM对穷人提建议行不行?不要把“弱势群体”当成你们镀金的“下饭菜”。

专家不要建议了,不要对“弱势群体”下手,拜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