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虎年春晚,让《只此青绿》走入大众视野。

对于这部舞蹈诗剧巨作而言,有一座城市,给予了它太多的惊喜和感动。7月中旬,《只此青绿》成都站巡演,不仅迎来了三轮加场“即刻售罄”的盛况,而且在突遇疫情,被迫按下暂定键后,却有超八成成都观众选择不退票,静待“青绿”归来。

时至今日(8月11日),《只此青绿》已在十余座城市演出近130场。所到之处,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多地加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此青绿》成都站演出现场。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舞台上,《只此青绿》以当代故宫研究员为“展卷人”的视角切入,带观众“走入”这幅以大地天空为纸、以舞蹈肢体绘制的中式美学画卷;舞台下,《只此青绿》也需要“展卷人”助力,方能走近观众,域上和美充当的便是这个重要角色——从最初的投资创作到巡演宣传,都有它的身影。

“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没想到这么火爆。”近日,《只此青绿》出品人、监制之一、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邱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从投资人视角细致解读《只此青绿》缘何成为现象级IP。

“截至8月10日,成都站延期场次受影响的3000余名观众中,仅16%退票。”邱伟表示,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对于拿下《只此青绿》独家旅游演艺版权后,该如何打造,才能助其产业链进一步纵深发展,他有着更多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伟(左)。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传统文化爆款频出

《只此青绿》早已不仅是一部舞台艺术作品,而是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IP。

邱伟透露,域上和美早在两年前就与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建立联系,早早“锁定”了爆款《只此青绿》。

“《千里江山图》本身是一个巨大的IP,《只此青绿》更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成都,作为一个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市民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渴求度非常高,非常愿意为艺术消费,因此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反馈。”邱伟告诉每经记者,“(在)成都休闲文化氛围下,人们对精品文化艺术的追求,尤其对各类戏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喜爱,是刻在成都基因中的”。

早年,无论是四川话版《茶馆》,话剧《苏东坡》,还是电音荒诞喜剧《欲望街角》,在成都均备受追捧,场场爆满。

每经记者注意到,《只此青绿》火爆背后,是观众内心深处一次次被点燃的文化自信,以及当今文化消费不断年轻化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此青绿》剧照。图片来源:域上和美公众号

近年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非遗、传统文化主打的国潮节目等,正在愈发成为年轻人的追捧对象。售票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愿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买单。

浸淫演艺市场多年,邱伟对这种变化同样深刻感知。在他看来,与很多年前相比,这个时代带给我们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让传统文化回归和回望愈发强烈。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愿意去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甚至去亲身感受体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把传统文化挖掘出来,通过创新手段进行创造性转化,让传统内容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消费,这是我们这些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邱伟表示。

“驻演更能普惠大众”

《只此青绿》踏着传统文化复兴浪潮而来,不仅树立了一座艺术丰碑,还激活了深藏于大众内心深处的中华文化基因。巡演至今(8月11日)已顺利演出近130场,所到之处,均掀起观看热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此青绿》成都巡演,市民掀起“青绿热”。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然而一个IP,想要长存于市场和大众心中,还需要探索更多的“破圈”方式。以展卷舞台剧为起点的《只此青绿》,下一步如何“活化”尤为关键。每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只此青绿》将从旅游演艺、电影、数字藏品等领域开发,其中,最受市场期待的旅游演艺版权,已被域上和美独家拿下。

“《只此青绿》目前只是一个在各个城市剧场巡演的艺术作品,‘巡演’有其局限性,比如受剧场条件限制、无法让更多观众看到等。”邱伟向每经记者坦言,即便在成都开了很多场,但也只有几千观众有机会看到。与此同时,“巡演还会产生交通运输费用等方面的成本”。

在邱伟看来,旅游演艺版将接棒巡演版,让《只此青绿》IP得到更好的延续,强化其生命力。“我们希望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有更多人欣赏,《只此青绿》驻演后,将更能普惠大众市场,将不再受场地、时间等因素限制,还能降低演出成本,未来可以天天演。巡演无法达到的一些视觉或技术上的遗憾,也可以通过驻演来弥补。”

邱伟曾带领团队打造的另一部驻演作品是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由音乐剧改编,至今走过10年,是西藏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也是拉萨游的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成公主》10个演出季,吸引400余万游客,票房超10亿元。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谈及《只此青绿》驻演版的选址,邱伟表示,一定是与《千里江山图》有亲密调性且文化属性相符的地方,“我在想,山水秀美、人文鼎盛、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应该比较合适。目前我们正在与多地政府、地方企业积极对接,希望通过驻演形式把《只此青绿》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疫情“考验”演艺市场

尽管新冠疫情管控总体向好,但无法避免其零星反复,这也给演艺市场带来了一些影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在今年发布了《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335.85亿元,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41.31%。

时不时遭病毒狙击的演艺行业,在复演和叫停中艰难前行,整个市场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疫情前,我们过得很顺利。近年,疫情对我们来讲是一次珍贵历练,也是一场生死考验。”与每经记者聊起与疫情博弈的这几年,邱伟感慨良多。

文旅市场中,已有部分公司倒下,就连演了19年、7000多场的知名大IP《云南映象》也无法幸免。三个多月前,《云南映象》突然停演,杨丽萍含泪宣布解散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杨丽萍 视频截图

“疫情为演艺市场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对我们既是坏事,也是一次获得新生的机会。”邱伟说,“我们学会了如何求生存,通过求生,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家文化企业在遇到危机时,该如何降成本、开拓市场、优化内容等,这对我们来讲是极大的收获”。

诚然,经历疫情洗礼,最后能存活下来的文旅企业,势必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强。谈及域上和美的求生法则时,邱伟透露:“首先在选择内容上,要有眼光;其次,得沉下心来做内容,有没有定力很重要;第三则是需要抓住机会。”

邱伟认为,演艺行业的繁荣昌盛,不能仅靠几家头部公司,“我希望更多文化企业加入,大家一起携手,把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起来,祝福我们的演艺同行在经历疫情洗礼后,都能抓住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契机,生产更多优秀的演艺作品,百花齐放,相映生辉,回报市场和群众的期待,共同促进整个行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