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喷雾,喷一喷就能给你凉爽体验,你是否愿意试试呢?虽说已经过了立秋,但高温天气仍在持续,尤其是南方部分城市,气温一度超过了40度。如此高温下,怎能不想想办法给自己降温呢?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这是有目共睹的。电扇热变形、雪糕化太快、鞋底被融化,就连夏天的“常驻嘉宾”蚊子,也遭到了“残忍秒杀”。人们不免担忧,不降温怕是要祸及健康,于是便展开了“降温大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防暑降温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盲目跟风网红产品,采用了不正确的降温方式,不仅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危险。那么,究竟什么产品拥有这么大的威力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你不知道的降温喷雾!

其实经常网购的朋友们,应该遇到过这种产品。尤其是气温最高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推送防暑降温相关的东西,比如各种防晒产品、风扇等,其中就掺杂着降温喷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产品使用起来很简单,一般分为喷壶款和气雾罐款。只需轻轻一按,将喷头对着皮肤上需要降温的区域,内容物便均匀覆盖在皮肤表面,人体就能感受到凉爽。

它能给人带来凉爽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初中物理大家都学过,水分想要蒸发,需要吸收热量,而接触皮肤的水分,吸收空气中的热的同时,也会带走皮肤表面的热,皮肤温度被降低,人体便感受到了凉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基本原理来看,即便用常温清水喷洒皮肤,也能实现降温。而降温喷雾中,除了水分,还含有少量酒精、薄荷脑等物质,酒精能加速挥发,薄荷脑增加清凉感。对比清水,喷雾则进一步加强了降温效果。

不过,市面上类似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难免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选手”。而这一点,在近期的“官方测评”当中,也得到了证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官方测试:安全性较低

8月8日,上海消保委针对20款热门“降温喷雾”进行了一次全面测评。结果发现,该产品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其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皮肤伤害”以及“易燃易爆”上。

为什么降温产品,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在众多“参赛选手”中,存在一部分成分不明确的喷雾。这就意味着,其中可能含有水、酒精、薄荷脑等常用成分以外的物质,比如LPG、丁烷、四氟乙烷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上述成分对比水和酒精沸点更低,也就是说,只要离开容器接触物体,这些物质就会瞬间带走大量的热,实现局部迅速降温。测试显示,气雾罐类产品的降温效果均在15度以上,部分甚至达到了30度。

除了降温效果,测试人员还进行了近距离喷洒测试。实验发现,喷洒距离过近,会导致物体结冰起霜。这意味着,如果近距离对着皮肤喷洒,又碰巧遇到了效果强劲的降温喷雾,皮肤很可能会被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雾罐一直以来都是易燃易爆的代表,大家平时聚会常用的喷雪、彩条等,都具有一定危险性。尤其是遇到明火时,会迅速扩大燃烧范围。也因此,气雾罐类产品自然逃不过类似测试。

测试发现,部分产品遇明火后出现了猛烈燃烧,包括喷洒至猪皮表面,遇明火也燃烧了起来。而模拟车内密闭空间时,则存在高温引爆的安全隐患,瞬间提升驾车时的危险系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防暑降温试试这么做!

防暑降温其实有很多小技巧,不一定要依赖于“网红产品”。比如做好物理防晒,避免阳光直射。这样做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挡外部热量升高皮肤温度,虽然不会太凉快,但至少不会太热。

如果觉得物理防晒效果比较一般,也可以另外准备一些降温小道具。比如移动小风扇、降温冰凉贴、降温湿纸巾等,久坐上班族还可以使用凝胶冰凉垫来提高整体舒适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降温喷雾,不是不能用,只是需要注意诸多使用细节。像喷洒半小时内不能靠近明火、不能近距离喷洒皮肤、不能在密闭空间使用、不能长时间置于车内等。只有做到这些,才符合安全使用的标准。

总结:

不可否认,网红降温喷雾确实具备降温效果,但此类产品暗藏危险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若使用不当、存放不当,都有可能引发危险甚至伤害健康。所以,对比降温喷雾,普通的降温方式会更安全、方便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朋友,你是否用过这类产品,你的使用体验感如何?除了降温喷雾,你还会采取什么方式防暑降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