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由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签署生效。该法案整体金额高达2800亿美元,主要用于补贴及相关税收抵免,以鼓励企业在美国建厂。该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行业设置所谓的“护栏”,并明确限制获得补贴的公司在中国投资。

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称,这是“美国家庭和美国经济的重大胜利”。但她没说的是,“美国胜利”的代价,却是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的严重扰乱和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芯片被称为“数字时代的石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曾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国,英特尔也曾长达20多年在芯片制造行业居于第一名。但是,随着各国通过强有力的激励计划吸引半导体制造企业,美国以外地区芯片产出增速迅猛。目前全球的芯片制造接近90%都是在亚洲生产,比如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陆。由此可见,《芯片法案》的核心目的,是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用大量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方式,提高美国国内的芯片制造产能以及技术研发能力,牢牢把握住芯片制造关键环节,吸引半导体工厂留在美国,确保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链安全与全球影响力。

但是,在美国政府雄心勃勃、各大企业磨拳霍霍欲展开行动之时,我们应该看到,出于邪恶动机的行为终究无法达成其目的。

首先,从客观因素来看,美国的芯片法案并不能完全缓解供应链问题导致的持续芯片短缺问题。新的生产线建立需要数年时间,生产和运营成本也将推高“美国芯”的价格。而在资金分配上也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难题:一家先进的芯片制造厂耗资或超过100亿美元,美国政府承诺的补贴是否能有效提升美国的芯片产能,仍有待观察。

其次,美国一边试图通过投资补贴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本土设厂,同时又试图通过限制补贴资格来阻止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增产,其打压中国的险恶用心可见一斑。这种“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的心思,恰恰反映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时越来越严重的卑劣心理。

第三,备受瞩目的《芯片法案》背后,是舆论对补贴扰乱行业秩序的批评浪潮。加大补贴、限制在中国增产的行为实际上正在逼迫着芯片企业“选边站”。这种想在芯片领域搞阵营化,人为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从产业链上剥离的做法不仅损人不利己,也是在给世界挖一个新的大坑。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市场规律,将对全球半导体企业的预期和计划造成干扰,扭曲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进而破坏全球工商界经贸与投资合作。

由此可见,《芯片法案》不仅不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配置,人为地增加了很多限制,更不利于全球芯片的供需平衡,一定程度上还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