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描绘刘兰芝“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唐代诗人李贺也曾咏叹“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诗句里出现的箜篌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兴盛于汉唐,却在清代失传,人们一度只能通过壁画和浮雕探寻箜篌背后的音乐记忆。不过如今在很多人的努力下,这件一度消失的传统乐器正在慢慢苏醒。在镇江就有这样一位年轻女孩,用琴声向身边人讲述着属于箜篌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见梁老师,是在她位于万达对面的工作室里。工作室并不大,只有一间房,这位浑身散发着优雅古典气息的女孩正在教授两名孩子学习箜篌。

江苏省箜篌非遗传承人 梁瑛
我从小时候就接触了,刚开始是古筝,也是属于民乐。很喜欢民乐,从小就很喜欢中国传统民乐,它的五声音阶很好听。

箜篌,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音域宽广,声色清澈,气韵柔美,广泛用于古代宫廷雅乐及民间演奏。隋唐时期箜篌演奏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后来因明清战乱,箜篌艺术日渐衰弱,几近失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之前,从事古筝教学的梁瑛也不认识箜篌。就在那一年,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箜篌并一见钟倩。

江苏省箜篌非遗传承人 梁瑛
偶然机会在央视音乐频道,看到有位老师在台上表演这个乐器,当时就想,我学古筝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乐器。

近年来,在国内外舞台上、热门古装影视剧中,箜篌这件国宝级乐器虽然频频亮相。但客观来说,它还是一件相对冷门的乐器,真正可以演奏箜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朋友们都不支持梁老师费心费力地学习箜篌,但这一次曾经的“乖乖女”却倔强了一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箜篌非遗传承人 梁瑛
2015年开全国师资班,当时我就很想报名,但是毕竟要考虑自己的经费包括自己还要上班,来回北京可能会有一些成本问题,当时就犹豫了。大概犹豫了有一年时间,2016年的时候我就直奔北京去了。

箜篌的学习对于有民乐基础的梁瑛,倒不是件难事。难点在于坚持,从2016年至今,她坚持每年前往北京7到8次,每次都要待上10天左右,向老师讨教箜篌弹奏技艺。

江苏省箜篌非遗传承人 梁瑛
不管是弹古筝还是弹箜篌还是其他的各种乐器,你不能把它当作盈利性的东西来看,哪怕我是开心、悲伤的时候有一个乐器可以进行抚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学小成,梁瑛却发现在自己出生的这个城市,身边的人都不认识箜篌这件乐器,更误以为这是西洋乐器中的竖琴。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她都不厌其烦地为箜篌正名。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就是让更多人,重新认识这件中国历史上失而复得的传统乐器。

江苏省箜篌非遗传承人 梁瑛
我现在在学校里面有上箜篌传承课,让更多小朋友们能变成小小箜篌传承人,也许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或者你是镇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走进校园开办箜篌课程,到走出工作室进行公益演出,梁瑛用自己的行动为箜篌发声,越来越多的家长找到梁瑛,想让孩子学习箜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
因为箜篌的声音比较美,我妈妈找了一年才找到的,以前学的二胡。
学生
她的声音很好听,很漂亮,很高。
(记者:你想弹多久) 100年。

稚嫩的童音,表达的是孩子们对箜篌的喜爱,而与此同时梁瑛也在一批批学习箜篌的孩子当中收获着感动,这也是她在箜篌传承道路上走下去的动力。

江苏省箜篌非遗传承人 梁瑛
练箜篌是空手弹的,不像古筝带艺甲,手其实是真的很疼。小朋友的手都弹出了泡,但是那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没有一个因为手疼,还是弹出泡而退出。她们给我的一个答案就是我真的心里很暖,她们叫幸福的小水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民族复兴步伐的加快,国家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民族传统器乐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尤其是箜篌,因为失而复得,就更具复兴的意蕴。今年,中国音乐学院箜篌考级已全面开启,同时,文旅部人才司、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等单位组织的面向全国的大型专业展演赛事也纷纷将箜篌纳入科目,这些都使得箜篌艺术加速走进大众的视野。

江苏省箜篌非遗传承人 梁瑛
首先我是很平凡的人,但是有了箜篌让我变得很不平凡,我希望以我微薄的力量把它传承开来。

“非琴非瑟亦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白居易的《云和》,将箜篌声音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希望梁老师将来可以用她的箜篌,将民族传统文化流传下去。

编辑:柚子

责任编辑:酒酒

终审: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