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记者从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成功为1名胎龄31周、体重仅1.7kg的早产儿进行了脐静脉置管术。该技术应用是容桂地区首例,标志着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在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水平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将进一步提高容桂地区危重症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护团队为早产宝宝行脐静脉置管术。受访医院供图

今年7月,一位准妈妈因先兆早产在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保胎,胎龄仅31周的童童提前顺产娩出。不同于其他足月宝宝在洪亮的嚎啕中降生,童童出生时浑身发紫,体重仅有1.7kg,皮肤也非常薄。

暨南大学顺德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黄德平在接过孩子的第一时间,将层层保鲜膜小心翼翼地覆盖在宝宝身上,以防其失温失水,“孩子刚来到新生儿科时,情况十分危急,生命体征微弱,不仅有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的症状,还带着不明原因的新生儿宫内感染。”

对于一个超低体重出生的早产儿来说,救治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道关卡,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要通过静脉输入各种药物,包括抢救用药、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各种药物。而对于低出生体重宝宝来说,皮肤娇嫩,血管既细又脆弱,却又为外周静脉用药增加困难。

根据童童的实际情况,针对患儿胎龄早、体重低、病情危重等情况,暨南大学顺德医院儿科副主任胡智盛、新生儿科护士长庞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为该患儿行脐静脉置管术。

脐静脉置管(UVC)是指经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目的是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脐静脉植入的导管,在新生儿体内可保留7-14天左右,它是一种特殊的静脉营养途径,可以大大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有效保护外周血管,为及时抢救用药提供保障。

脐静脉置管的插入,必须顺着静脉走向螺旋式插入,将“绣花针”一样细的导管末端准确放置,这就需要在穿刺前经过仔细测量,精确导管长度,同时术者必须具有过硬的操作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生儿抢救治疗小组与彩超室、影像科的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让手术得以成功开展。受访医院供图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之后,胡智盛带领抢救治疗小组,严格按照置管流程实施每个步骤操作。同时,在新生儿抢救治疗小组、彩超室和影像科的紧密配合下,最终小童童顺利完成了脐静脉置管术。期间,医护团队还将无创辅助通气技术、PICC置管术、袋鼠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护高级别保障巧妙融合,使得童童得以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康复。

作为童童管床医生,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黄德平深知为人父母的担忧和焦虑。每天到医院上班第一件事和下班前最后一件事,黄德平都没有落下对童童病情发展变化的关注,从他睁眼、到奶量的增加,再到体重的稳步增长,患儿的每一点小小进步,对于黄德平和整个医护团队来说,都是大大的欣慰。

经过二十多天精心的治疗及护理,童童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达到出院标准。之前那个浑身发紫,绵软如果冻一般的小不点儿,生长为肤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有4.3斤重的帅气宝贝。

出院当天,童童的家属特地送来锦旗,表达对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感谢。童童的父母紧紧拉着胡智盛的手激动地说:“谢谢各位医生和护士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的照顾我的孩子,是你们挽救了我孩子的生命。”

【南方日报记者】欧阳少伟

【作者】 欧阳少伟

非常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