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编制力量难以下沉到基层?

碧翰烽/文

据半月谈报道:“工作多,任务重,人手少”一直是乡镇一级面临的痛点。面对存量编制分割固化的现实问题,河南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使用编制,部分县级机关盘活存量编制资源,探索减县补乡机制,破解乡镇“没人办事,没编养人”的难点,打通基层治理关键堵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兰考县于2017年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从县直事业单位差供、自筹编制人员中先后招聘、选派人员到乡镇(街道)一线和县直单位一线岗位工作。截至目前,共招聘、选派2717人到基层一线工作。

关于机关与基层,碧翰烽一直以为,人员编制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机关人员臃肿,人浮于事。不只是决策效率较低,而且给基层带来太多负担,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在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另一方面基层力量明显不足,应急状态之下需要抽调大量机关干部。比如到了疫情防控时期,需要推进机关干部下社区、进网格。即使是要稳住经济大盘,也要推动机关干部联企业,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

而类似的中心工作,对于不少机关干部并不陌生,比如之前的脱贫攻坚,以及当下的乡村振兴,都安排了大量的机关干部。尽管显示了机关干部的奉献精神,但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有些机关还需要这么多的干部吗?而基层为何缺乏这么多干部力量呢?两者都有些不太正常。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玩味,那就是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当中,不少地方也给机关干部安排了大量工作,比如上街执勤、巡查,要么是交通,要么是卫生。所以有干部吐槽,只要有文明城市检查,机关干部就得上路上街。

前不久,有基层领导坦言,现在面临一些上级的督查检查,也是不知所措。比如关于某些基层力量的配备,有些领域或行业要求达到某个比例,实际上并没有达到,但是检查时必须要达到,假的也得说成真的。

事实上,即便是基层按要求配备了某些力量,也不可能真正在基层留得住。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人往高处走。基层的同志终究是要往高处走的,不仅是自己要走,而且上级也可能将其要走。

二是越优秀的人越在基层呆不久。有多种方式可以走,比如借调、抽专班,或者是直接考走、遴选走。

在这种情形下,纵然有太多的编制,也没有多少用处。

所以,今天的基层公务员,才有了更多的5年服务期。其实,这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这5年时间,依然是备考时间,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准备下一次的考试,并不想着靠工作离开基层。

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靠什么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干事创业,这不能只是靠简单的情怀,还得有看得见的实在。比如靠工作业绩就能有成长、有进步、有前程,而不需要靠考试。

就拿我们当前的遴选来说,应该防止完全走入考试的误区,必须明白遴选的要义在于“选”,而不是“考”。

怎么选?还得从工作业绩当中来选。否则有些问题只会越积越深,并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图片来自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