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肯尼迪遇刺的真相,林登·约翰逊才是凶手!”

2009年1月,中情局昔日的王牌特工埃弗里特·霍华德·亨特递给了自己儿子两张纸,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写满了一桩悬案的“真相”——肯尼迪遇刺案。

亨特的爆料无疑是引爆了舆论,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并不算遥远的六十多年前。

在1960年由电视直播的总统大选中,肯尼迪以滔滔不绝的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冷静自信的态度击败了镜头前疲惫不堪、略显紧张的尼克松,顺利登上美国第35任总统的宝座。

然而,短短三年后,这位热衷于现身于媒体之间的美国总统便在一场数亿人观看的电视直播中命丧黄泉。

自此之后,肯尼迪之死的真相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阐述着自己的见解。

那么,肯尼迪之死的“最初的真相”是什么?埃弗里特·霍华德·亨特揭露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林登·约翰逊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

一、肯尼迪之死:扑朔迷离的真相

美国历史上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发生于1963年11月22日。案发两个小时左右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捕,同月24日上午,在从警局押往监狱途中被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枪杀,案情至此变得扑朔迷离。

随后,美国最高法院成立了以院长沃伦为首的专项调查小组,1964年,沃伦委员会新闻媒介公布的调查报告宣称枪击肯尼迪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没有任何更深的政治背景。

然而,《沃伦报告》并没有让美国民众信服,尤其是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一些与本案密切相关的证人相继死亡,让整个案件蒙上阴谋论的阴影。

也正是由于肯尼迪总统遇刺案件悬疑重重,留下了如此多的历史空白,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书写最多的历史事件”。

2018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叫停肯尼迪遇刺事件历史档案的解封工作。

天不怕地不怕的特朗普竟然都不敢公开的绝密档案,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呢?

我们不妨从肯尼迪遇刺的那个年代和已经解密的档案中去发现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遇刺当天)

50年代的美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资本的积累使经济快速发展,信用卡的出现促进了消费主义的盛行,电影、电视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开始投入商业使用……

然而,这一时期也伴随着政治恐慌、贫富悬殊、资本对劳工的压榨、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

肯尼迪遇刺案的主人公之一,奥斯瓦尔德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作为美国社会的底层人物,他生于单亲家庭,生活贫穷,靠母亲艰难地维持生计,从小受尽别人的欺侮,这些正是美国社会繁荣背后存在的贫富悬殊和不平等社会问题的真实写照。

《沃伦报告》写道,由于从小缺乏认可和尊重,奥斯瓦尔德又极端地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和社会的肯定,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下,18岁的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

然而,军队浑浑噩噩的生活和相互之间的猜忌阴谋打破了奥斯瓦尔德的幻想,使他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另一个“制度中的一个零”,最终选择叛逃去往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沃伦报告》)

在冷战恐怖气氛弥漫的背景下,奥斯瓦尔德的这一举动大胆无疑。

尽管他以十二分的真诚妄图加入苏联国籍,但苏联对他叛逃的英雄行为却表现得毫无兴趣。

在对苏联彻底失望之后,他带着妻子离开返回美国。

而在返回美国后,奥斯瓦尔德发现,自己的名字己经和叛徒、奸细联系在一起,再次成为被社会抛弃的人。

他失了业,变得脾气暴躁,和妻子关系紧张,对社会更加不满。他同情古巴革命,幻想充当英雄,在猪湾事件两周年的当天刺杀指挥入侵的右翼将军埃德文·沃克。

他甚至想象自己刺杀成功后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想象古巴人民对他的感谢,不幸的是子弹打偏,刺杀并未成功。

不得不说,《沃伦报告》小说般的叙述将奥斯瓦尔德打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这在以往的解密档案中是看不到的。而这样的变化,自然也让人怀疑档案的真实性。

《沃伦报告》并非像是一份重大案件的结案报告,反而是在揭露奥斯瓦尔德的心理、命运及思想,似乎想要将碎片化的、个人化的历史呈现于众人面前,刻意地描述奥斯瓦尔德的作案动机,而非探索案件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

因此,《沃伦报告》被公众称作“虚构的谎言”,很多人认为奥斯瓦尔德这一人物的人生经历,乃至这些历史事件是否存在关联都是值得质疑的。

甚至因此,有学者称《沃伦报告》是一部“既具有历史话语形式要素的小说,又是历史话语惟妙惟肖的赝品”。

然而,就当此案的真相近乎要尘封于历史的尘埃中时,曾参与编写《沃伦报告》的中情局特工埃弗里特·霍华德·亨特爆出了惊天大料——肯尼迪之死的真凶另有其人!

2009年1月,病卧不起的中情局老特工埃弗里特·霍华德·亨特猝然离世。

作为中情局的元老级人物,亨特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他在肯尼迪遇刺后步步高升,在尼克松“水门事件”爆发后含冤入狱。

亨特死后,英国《每日邮报》哀嚎道:埃弗里特·霍华德·亨特把惊天大秘密带进了永不见天日的坟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遇刺现场)

然而,外界的惊叹还未消逝,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就又爆出猛料——亨特在弥留之际,将写着肯尼迪遇刺真相的两张纸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刺杀肯尼迪的真凶是是当时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

二、王牌特工口中的真相

2008年圣诞节前后,苟延残喘的亨特自感时日无多——淋巴癌等各类癌症一起发作,将这个昔日精壮有力的中情局“大佬”打磨得不成人样。

左腿截肢、记忆力衰退、噩梦惊醒……亨特被折磨得心神俱疲,在短暂的清醒时,他决定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真相留予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沃伦报告》)

2009年元旦前后,亨特打通了大儿子圣约翰的电话。这对亨特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自己常年为中情局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甚至一连数年都不见面,他错过了圣约翰的童年时光,几乎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愈发僵硬,最终少有来往。

出乎亨特意料的是,圣约翰对自己这个“行将就木的老爹”显得格外上心,当晚就买了第二天最早出发的航班,风尘仆仆地赶往迈阿密医院。

当圣约翰一边大口喘着粗气,一边小心翼翼地推开了病房的屋门时,自感无所牵挂的亨特竟然落泪了。

谁也不知道成为王牌特工的心里在想着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亨特犹豫了,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将所有的真相告诉自己的儿子”。

亨特一直没有说话,默默地收起了手上的《福克斯新闻》报,静静地端详着自己的儿子。不知过了多久,他让圣约翰扶自己上床,并吩咐他拿笔和纸来。

圣约翰不明就里,虽然父子两人关系浅薄,但他毕竟是自己唯一的亲生父亲。因此,圣约翰决定完全遵从亨特的话。

圣约翰不知道的是,他所拿来的两张纸,将被写上惊天大秘密。

作为美国南部的海滨城市,迈阿密的阳光柔软而细腻,静悄悄地穿过病房的窗户,懒洋洋地洒在父子二人身上。圣约翰很享受这段时光——他就坐在父亲的病床边,老亨特则在病床上写写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

一晃数个小时过去了,迈阿密的骄阳沉于云霭之间,老亨特的双手微微颤抖,费力地握着手中的钢笔,圣约翰很想出言劝阻,让自己的父亲停下手中的“工作”。

然而,圣约翰不忍打破这祥和的静谧,终究是没有开口。

太阳彻底落山了,老亨特的手中的笔也不再飞舞,他将自己写了数个小时的两张大纸递给了圣约翰。

“这是肯尼迪遇刺的真相,林登·约翰逊才是凶手!”

不待圣约翰有所反应,老亨特便是微微闭上双目,躺在病床上自顾自地陈述着当年的事实:

在1963年,亨特收到了两位中情局同僚的约见,一人是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的弗兰克·斯图尔吉斯,另一人则是驻扎海外数十年的线人戴维·莫拉勒斯。

亨特对这两人的出现倍感疑惑,而更让他疑惑的则在后头。

在一番闲聊之后,斯图尔吉斯开门见山地问道:

“我们受雇于一位实力强大的雇主,你要和我们一起行动吗?”

听罢,亨特一头雾水,不知斯图尔吉斯所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情局)

沉默寡言的戴维·莫拉勒斯竟然开口说道:

“刺杀肯尼迪。”

讲到这里,老亨特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淡笑着说道:

“这无疑是一个疯狂的决议,我根本不想参与其中,我感觉他们是两个疯子,我当时想,或许他们需要晋升,才能缓解糟糕的情绪,我把他们的话当作玩笑。”

然而,亨特当时不知道的是,那位“实力强大的雇主”就是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他早已招揽了大量的中情局特工。

老亨特咳嗽了好一阵,此时的圣约翰也从震惊之中渐渐回过神来,给父亲倒了一杯水,静静地聆听父亲接下来的叙述。

在老亨特的描述中,约翰逊本计划在迈阿密下手,但临时有变,将行动地点改在了达拉斯。

在成功刺杀肯尼迪之后,约翰逊亲自主持调查工作,并命令《沃伦报告》将肯尼迪的死这般叙述:前中情局心怀不满的特工奥斯瓦尔德和猪湾入侵溃败而归的退伍老兵温·埃弗雷特如何一起策划并实施反对总统的阴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

历史上的猪湾入侵事件发生于1961年4月,在肯尼迪总统刚刚上任的三个月。

这次事件是由逃亡美国的反卡斯特罗武装分子在中情局的协助和肯尼迪总统的默许下,向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的一次失败的入侵,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高峰,也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及美苏局势的紧张。

猪湾事件失败后,鉴于国内外的舆论影响和政治压力,肯尼迪政府被迫声称美国并未支持推翻卡斯特罗的行动,这使得参与行动的中情局特工颇为不满。

温·埃弗雷特是曾参与1961年猪湾事件的中情局特工,因猪湾事件中肯尼迪总统未给予支持导致失败而大为愤懑。

因此,《沃伦报告》这样叙述道,“他们试图假装刺杀总统并嫁祸于古巴当局卡斯特罗政权,以达到再次入侵古巴,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目的”。

老亨特揭露了这一段真相之后,很多学者痛斥《沃伦报告》,称其“恶意抓住了这段历史中显现出的矛盾冲突,将其置于小说般叙述的虚构报告中,合情合理地演绎了一出充满恐怖与阴谋的历史话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登·约翰逊)

很显然,这些学者对老亨特的话深信不疑,这无疑是令人惊讶的。

但事实上,在这些学者看来,林登·约翰逊就是那个肯尼迪之死中获益最大的那一个,尤其是两人在医疗改革问题上的巨大分歧,曾一度使得二人当众拆台。

不过,约翰逊因为医疗改革问题而刺杀肯尼迪,这一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

三、这个论点站得住脚吗?

20世纪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美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医疗方面有了不错的进展:医疗手段、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性的进步。

在1912年,一位哈佛的教授亨德尔森说过:在现时的社会情况下,一个病人随机的咨询一位医生,那么他将会有50%治愈的可能性,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分水岭”。

在医疗技术匮乏的年代,一半的可能性就是一半的希望。

伴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人民对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源源不断的人奔赴医疗健康机构进行医疗咨询和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医疗改革)

然而,随着这些变化,医疗活动的费用也在稳步提升。

在1953年到1963年这十年间,美国人民为医疗健康的支出多出了两倍。医院的床位费用增加了90%。

与此同时,医生的费用增加了37%。这就意味着美国家庭在这十年的医疗支出增加了将近70%。

不断增长的医疗知识与能力,提高了医疗患者对看病就医的期望值,同时,美国民众对医疗机构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成本使得他们渴求建立一项社会公共政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建立一个廉价又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改革是美国之痛)

在自己的总统竞选演讲中,肯尼迪就阐述了自己对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的看法:1700万 65 岁以上的老人靠每月78美元的社会救济支票生活,他们的个人无法维持生计,但是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他们就能够生存。

在当时,一位哥伦比亚的教授理查德·诺一施发表了他的力作《总统权力》,在这篇文章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理论:受到宪法限制的总统仍然可以通过个人游说,后台操纵和提高公共威望等手段来获得在总统位置上的最大成功。

深受这种理论的影响,他急切地希望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通过合理的政治手段来实现他渴望的伟大。

肯尼迪上任后就在内政外交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社会保障制度上,他试图大胆地挑战医疗保险上的冲突,上任后不久,他就着手医疗保险这个问题。

此举迅速招致了民主党人士、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的不满,因为私人医疗是其家族收入的重要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

他提醒医生们对肯尼迪的医疗社会化的计划进行警惕,并且向大众介绍了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使英国的医生们陷入到了非常可怕的困境,医疗照顾计划会使医生们受到攻击,洗脑的威胁。

他坚持现行的私人医疗保险计划,并反驳了肯尼迪提出的医疗照顾政策的要求。

而激进的肯尼迪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做法,殊不知他已经触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面对着“执迷不悟”的肯尼迪,约翰逊授意医学会把批评肯尼迪政策的言论被复制印刷下来分发给报纸和志愿组织。

医学协会展开了一场“家乡手术”活动,争取医学协会在各地区展开游说活动。医学协会为当地的医疗领导人配备了一份现成的演讲,复制资料,整理小册子、张贴样品新闻公告、录音磁带和演说剧本等等。

形成了一个游说宣传的“打包套件”。并且附加了一份有效使用这些的材料的指南清单。

企图通过各种可能的媒介去宣传给大部分美国公众,使他们了解到实行医疗保险计划是一件让人失望的事情。

因为医疗照顾政策中存在着贪婪的官僚,低劣的药品以及分配不平衡的预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登·约翰逊)

林登·约翰逊的针锋相对使得肯尼迪的医疗计划寸步难行。

最终,在1963年11月21日,肯尼迪乘敞篷汽车接受达拉斯市民的夹道欢迎时,突然遇刺身亡,随着他的逝世,其提出的老年医疗照顾计划戛然终止,彻底打破了实现立法的可能性。民主党派的既得利益得以保留。

这样的动机,虽然被美国学术界视为主流看法,但仍是略显牵强,林登·约翰逊真的是因“钱”生恨吗?或许只有特朗普公布剩余的解密档案才能一窥究竟。

结语:

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家家户户的电视机上不断重复播放肯尼迪遇刺的现场视频,再现了那个令人惊恐的时刻。

对现场画面的害怕和对总统遇害的悲痛随着影像的一次次重复,逐步放大成一种公共性的情感意识——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迪)

詹姆逊曾指出,“对于具有现代西方特点的政治谋杀案,如肯尼迪遇刺案所带来的影响,不能简单归于政治,其真正深层的影响来自于传播媒介的体验”。

而也正是电视呈现的媒介图像和照片混淆视听,模糊了历史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伴随着众多纷纭的“真相”,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对历史认知论的探索也将变得困难重重。

事实上,没有一方可以肯定肯尼迪遇刺的真相,肯尼迪之死究竟如何言说?恐怕仍将是一个未解之谜。

参考资料:

约翰·沃克、哈德罗·瓦特:《美国大政府的兴起》,刘进、毛喻原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松林:《肯尼迪之死:30年后仍是谜?》,开发区导刊,1994年。

王高远:《“历史在我们面前爆炸”——梅里曼·史密斯首先报道肯尼迪遇刺的经过》,国际新闻界,1994年。

C.H.Wecht、张继宗:《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对过去25年调查行动所作结论的主要论点的商榷》,中国法医学杂志,1988年。

佚名:《约翰逊谋杀了肯尼迪?》新闻世界,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