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张卫东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张卫东

中药给人的感觉有点“玄”。几十味药材熬成一碗汤,究竟是哪种成分起了作用?多年来,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说不清、道不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药走出国门。

30多年来,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张卫东及其团队致力于中药方剂的现代化研究,逐步构建了一个既符合中医药特点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中药方剂研究体系,为传承创新我国中药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他被评为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只要抓住临床疗效和药品质量这两个关键点,中药一定会有用武之地,中医一定会被发扬光大。”张卫东说。

让中药复方不再“雾里看花”

直径仅为2.85毫米的麝香保心丸源于宋代名方“苏合香丸”,患者服用后,30秒即可起效。它既是中药行业产学研医合作研究的典范,也是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典范。

要让更多人信任中药、敢用中药,关键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然而,仅由七味药组成的复方麝香保心丸就有上千种成分,如何厘清它们的关系和作用?研究刚起步时,张卫东也曾一头雾水。举步维艰之时,专家的一句话打动了张卫东。他说,正是因为做复方研究还没有路,所以如果你能往前踏出一步,就离终点近了一步;后面再有人往前走一步,终究会离终点越来越近。

做复杂系统的研究,传统方法是把成分一个个分离出来单独研究。然而用这种方法,分离100多种成分至少要花三年以上时间。张卫东想,能不能转换成整体视角,一眼就看清一张方子里有多少种成分呢?得益于高效液相质谱仪的发明,几百种成分可以在一张图谱中显示出来,1000多种中药成分的方剂,一个月就能将其成分全部搞清楚。

弄清作用机理的麝香保心丸在产业化道路上一飞冲天。2004年至今,麝香保心丸的销量实现了30%以上的年增长,2020年产量达25亿粒,销售额达22亿元,产业规模列全国中药微粒丸制剂产业第一位。

以现代科技激活传统中药产业

2006年,系统生物学在国际上兴起。这一研究方向与中医的整体观理念不谋而合,即把生物系统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在微观层面越分越细。在做麝香保心丸复方的过程中,张卫东愈发坚定了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中药复方的想法。2010年,他发表了国际上首篇利用生物网络研究中药复方的论文,引起同行广泛关注。

2020年1月底,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攻关组成立国家中医药专班,张卫东担任机理研究组副组长,主动请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急项目“清肺排毒汤的科学基础研究”。清肺排毒汤是由21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得益于之前的技术储备,张卫东团队如期完成了“清肺排毒汤”的工艺质量及作用机理研究。从分子水平上看,“清肺排毒汤”口服后的12个入血成分可通过作用于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55个靶点,进而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4种化合物和7个靶点是“清肺排毒汤”发挥效用的关键分子。详实的数据和扎实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今,新药“清肺排毒汤”已获批上市。

在中药领域,上海有许多第一。张卫东坚信,中药现代化要靠科技创新来激活。通过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药品质量,张卫东团队先后为全国60家企业的40种中药方剂提供了技术服务,超过2.5万家医院的1.5亿人次使用相关产品,累计销售额达169亿元,近3年新增149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沈湫莎

图片:海军军医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