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7月13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秦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是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切实关乎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门一站式贴心办照办证服务,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基建投入,近日,宣城市宣州区市场监管局树立监管就是服务的理念,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组织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多角度发力确保帮扶行动落到实处。

提前介入主动服务

“感谢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你们耐心细致的帮扶和指导,让我在春茶上市前及时拿到登记证,我今年的茶叶就进不了超市货架销售了!”位于周王镇的宣城市汇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钱宏国手里捧着《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满脸的灿烂笑容。

周王镇宣州区产茶重点乡镇之一,茶叶销售也是当地老百姓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钱宏国因为坚持传统工艺手工制茶,生产的茶叶口感好,在当地及周边乡镇小有名气,但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成本高等原因,前期一直未取得合法的食品生产加工资质,面临即将关停的困境。

宣州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钱宏国的困难后,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多次来到钱宏国的茶叶小作坊,在场地选址、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他的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顺利通过验收,拿到了该局核发的首批食品小作坊的“合法身份证”。

实地走访深入调研

宣城市谷雨食品厂的负责人汪礼明介绍说,年糕是孙埠镇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可以自家食用、亲友赠送或市场售卖,是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以前作坊是粗放式管理,请帮手全凭感观、靠经验生产,没有消毒和污染处理设备,环境卫生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022年以来,宣州区市场监管局本着“整改一批、查处一批、提升一批”的治理原则,持续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在市场主体大摸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的基础上,对食品生产小作坊逐一登记造册,多次进行食品小作坊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重点对孙埠镇年糕生产加工小作坊,做到证照台账清、经营情况清、整改问题清。同时,依照《中法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生产规范》,从经营场所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生产设施设备、食品原料查验、食品添加剂到产品检验报告,各项环节现场监督检查,根据实际提出整改方案,现场指导食品小作坊从质量安全、环境卫生、软硬件建设、污水处理等方面提升标准。对小作坊没有安装专业的污水处理设备、废水处理不达标的,督促其限期整改。对卫生条件差、达不到食品生产要求,又不愿意改造的生产主体,一律关门停业。

如今,宣城市谷雨食品厂投资了30多万元购买污水处理设备,合理布局生产操作间,增设冷库、包装材料等,用标准来提升技艺和保障食品安全,产品品质有了提升,年糕再也不愁卖了。

宣州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实地走访、深入调研,指导小作坊整治提升,深得企业称赞。汪礼明感慨地说:“真的感谢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有了你们的耐心指导帮助我们企业规范生产,我们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才有了保障。”

强化指导精准帮扶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诚为企业排忧解难,宣州区市场监管局邀请经验丰富的食品安全检查员、食品检验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抽检不合格食品“流动诊所”专家会诊队伍,主动深入三次以上检出不合格食品的生产企业,开展“把脉问诊”,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助力食品企业质量整改提升。

2022年4月19日,“流动诊所”专家团队奔赴位于杨柳镇柿木村的宣城市沪宣豆制品厂,对该厂生产的豆制品多次抽检大肠菌群、山梨酸及其钾盐等项目不合格原因进行会诊。“流动诊所”听取企业生产流程介绍,认真进行现场排查,从车间布局、环境消毒、产品包装、人员管理等各方面抽丝剥茧,查找隐患,并将排查发现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整改提升的步骤细致入微地反馈给了食品企业。

宣城市沪宣豆制品厂的负责人对市场监管部门的这一举措表示衷心感谢,以前生产不合格食品被处罚后,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迷迷糊糊抓生产,闭门造车在老路上一再犯错,“这下好了,‘流动诊所’为我们对症下药,开好了药方。后续我们将立即按照专家建议关注细节、抓好品控、做好整改,确保产品安全。”

自开展为企业“把脉问诊开方”行动以来,多数企业积极申请“流动诊所”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现场诊断。宣州区市场监管局也将继续推进核查处置“流动诊所”工作,从源头查风险、帮企业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切实发挥市场监管与服务职能,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尽心履责。

食安无小事,食品安全生产关乎大民生,食品生产产业影响大民心。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推进“千企万坊”帮扶行动,改变监管方式,变事中、事后监管为事前帮扶,从生产企业选址、生产工艺流程布局等前期规划阶段开始介入,减少企业重复投资,规避不合标准建设,将助企工作真正做到企业心坎上,确保“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