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梦龙任寿宁县令期间,一心为百姓着想,予民以恩,待士有礼,自认“一念为民之心,惟天可鉴”。纵观冯梦龙的德政思想和实践,我们可以总结为“重民方有德本,爱民而行德政”:因为“重民”,才能以民为本,勇于担当、不惧劳苦、不畏挫折;因为“爱民”,才能善施德政,从不贪墨、脚踏实地、乐于奉献。

深入调研,勤勉不辍,精准施行德政。冯梦龙秉持“一念为民之心”的施政态度,“不求名而求实”的务实之风,每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而有的放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不顾年事已高、车马劳顿,跋山涉水,走遍全县调研了解寿宁的基本状况,因地制宜拿出“险其走集,可使无寇;宽其赋役,可使无饥;省其谳牍,可使无讼”的治县方略,募集银两,动员民众凿山石、立谯楼、修城墙、筑关隘,训练民兵,加强武备。当发现县库无余财时,便查看家册了解寿邑之贫,然后着手改革吏治,整顿民风;为绝虎患,亲力亲为,寻找捕虎能人,捐出俸禄,半年后连毙三虎;为解决百姓饮水和灌溉问题,他在城边溪中筑堤建坝,引流入城,泽及后人;为了兴农,他亲自写下耕田、治水、施肥、育种的指导性“衙规”,“凿石为田,高高下下,稍有沙土,无不立禾”,三年便使原先已“一空如扫”的县仓“储俱见谷”。

这种实事求是、注重调研、对症下药的勤政善政,还体现在改革吏治、减轻徭役、教化民风、革除弊端等方面。冯梦龙把对现实的忧患意识和对理想的实现路径详细记载在《寿宁待志》中,这部5万余字的自传性县志别具一格,不名为“县志”而称之为“待志”,乃是意识到自己的看法难免有局限性,“一日有一日之闻见,吾以待其时;一人有一人之才识,吾以待其人”,期待后人能够继续补充完善,所以宁愿“逊焉而待”。正因为有这种谦虚务实的君子之风,才能从不满足于坐堂问政理事,而是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在“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的德政之下,寿宁超越五十七县,实现了闽地名士徐火勃在《寿宁冯父母诗序》中所赞誉的“政平讼理”。

冯梦龙还特别注重劝化世道人心,针对寿宁当地广泛存在的典妻、卖妻、溺女、弃女现象,他发布《禁溺女告示》,用明白晓畅的语言、促膝谈心的口吻,明确重责弃女者,奖励抱养女婴者,使此风顿息。对民众普遍“信巫不信医,每病必召巫师迎神”的陋俗,冯梦龙“示禁且捐俸施药”,慢慢改变了大家的认知和习惯。

冯梦龙的德政之道,有调研,从而精准施行德政;有措施,从而有效施行德政;有法制,从而保障施行德政;有教化,从源头、从内心更好地施行德政。值得今天的我们全面学习、深刻领会。

(作者系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