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一位已经八旬高龄的老妇人王宛兰走进派出所,她要自首,因为他毒害了自己46岁的儿子。

当警察询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王宛兰只回应了一句话:“我养不动了”。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虽然只有一句话,字里行间却透露着王宛兰老人这46年来的辛酸。但凡她再年轻一点,但凡儿子能健康一点,她都不会这样做。

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在她的手中死去,尽管所有人都认为王宛兰老人有自己的苦衷,但法律就是法律,是进不得沙子的。

等待着她的,只有法律的审判。

在这一场审判中,法院是如何判决的,判决结果是否合理?

高龄产子,儿子患唐氏综合征

1934年,王宛兰出生于广东,年轻时是无线电厂的一名工人。在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工人的身份是让人自豪的事情。

后来王宛兰遇到了自己的丈夫,也是无线电厂的一名员工。两人相遇不久,便登记结婚。那个年代里,夫妻二人的生活过得简单而又幸福,王宛兰也不追求大富大贵。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1957年,23岁的王宛兰生下了自己的大儿子。此时的小家虽然算不上富裕,但夫妻恩爱,孩子健康,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倒也和谐。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971年,这一年,王宛兰的二儿子出生。此时王宛兰已经37岁了,在当时属于高龄产妇。

为了能让孩子平安落地,丈夫还在妻子怀孕期间全程请假,在家里照顾王宛兰。

十月怀胎后,夫妻二人的二儿子出生。小儿子的到来给家中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夫妻二人对小儿子期望并不高,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儿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就行。按照这个人生轨迹,小儿子和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长大,读书、然后进入社会。这点简单的期望甚至不能称之为期望。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但命运却是不公的,上天并没有给王宛兰这个机会。因为命运带走了孩子的健康,将幸福的大门永远关闭,甚至连一条退回去的路都没留。

二儿子刚出生时,夫妻二人并没有发现儿子的异常。到一岁时,别的孩子都已经蹒跚学步,而自己的儿子却怎么也不肯站起来走一步。

夫妻二人认为自家孩子学走路慢,也就没有多在意。在孩子长到3岁时,孩子还不会走路。

除此之外,小儿子似乎语言能力发育得也很慢。其他孩子3岁基本能完整地表达,但小儿子三岁还处于牙牙学语的阶段,就连“爸爸”、“妈妈”这样最容易发音的词语都说不出来。

丈夫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发育比同龄孩子要慢一些而已,等长大了情况就能好一些。再次给了夫妻二人一个响亮的耳光,儿子的身体似乎有一些毛病。

五岁时,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二儿子才能勉强走几步,更为严重的是,儿子的语言能力始终停留在一岁的时候,对“爸爸”、“妈妈”的称呼能念出来了,但却念得十分艰难。

夫妻二人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大大小小的医院看了个遍,到处寻医问药。然而医生给出的结论都是,孩子大脑发育不良,患有唐氏综合征。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疾病。有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在胎儿形态时就已经流产,成功出生的唐氏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智力问题以及生长障碍。

现代医学已经能够通过医疗手段确认胎儿是否健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就是筛查唐氏综合征患者,以避免给家庭带来悲剧。

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医院基本不具有胎儿健康检查的能力,适育人群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这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悲哀。

这种病是没有治疗手段,根本无药可医,即便是放在现在,此类疾病也只是可预防,而不能根治。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随着事件的继续向前推进,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所有症状,都出现在了这个二儿子身上。这注定儿子的智力,只有7岁的孩子的水平。

确诊唐氏综合征,等于给自己的儿子判了死刑。夫妻二人最初为儿子治病的热诚,渐渐地发展成绝望。

眼见没有希望,亲戚朋友都建议夫妻二人放弃,再生一个孩子。但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谁来照顾自己的儿子?不甘心的王宛兰打消了继续生孩子的念头。

王宛兰认为自己的儿子还有希望,她在期待奇迹的出现。渐渐地儿子可以说话了,但行动上依旧困难,只能用别扭的姿势走路。在智力方面,连10以内的加减法都做不到。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王宛兰见此心如刀割,她只想让儿子健健康康地长大,难道就这么难吗?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面对着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子,王宛兰决定要把他养大,直到自己养不动为止。

“我养不动了”

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按照常理来说,要不送往孤儿院,要不花钱请人照顾,王宛兰也有过这种想法。

最初王宛兰花钱请人照顾,等下班之后自己立即接手,继续照顾这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子。王宛兰的生活,只有上班挣钱,下班照顾儿子,再无其它生活。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加,儿子体重也越来越大,王宛兰只能投入更多的下班时间照顾儿子。1981年,刘宛兰47岁,申请提前退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照顾儿子中。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王宛兰的照顾下,15岁的儿子终于会使用一些简单语句,身体机能也有一定的提升,可以勉强陪着母亲出去散散步。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这给王宛兰已经无光的生活里带来了一些希望,她多年来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但儿子依旧没有自理能力,依旧需要老母亲的照顾。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王宛兰也日益老去,照顾儿子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身体上也有些吃不消,他只能陪着儿子走完半程,剩下的半程只能靠儿子自己。

王宛兰萌生了给儿子找一位妻子的想法。自从确诊唐氏综合征以来,就饱受旁人的眼光,甚至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条件,有谁能愿意嫁给她的儿子?

为此王宛兰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想要以此为彩礼,为儿子娶一位能照顾他一辈子的妻子,甚至不在意对方的所有条件。

然而解决能预料到,所有相亲对象在看了一眼二儿子的模样后,都没有继续聊下去,转身就走了。

在所有人的眼中,王宛兰家就是一个无底洞,谁都不会往这里面跳。

王宛兰也接受了这个事实,能陪儿子走下去的,只有她自己。生活再次回归了平静,孤儿寡母继续着没有希望的生活。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在儿子身体还不错的那段时间里,王宛兰经常带着儿子去喝早茶。当时的街坊经常能看到这一幕,王宛兰带着儿子慢悠悠地走着。

在这不幸的人生里,却有着这个幸福的画面,母子二人,“一盅两件”,晒晒太阳,也算和谐。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儿子30岁时,病情突然恶化,智商水平下降严重,甚至没办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病情反反复复几个月后得到稳定,但由于长时间卧床不起,儿子的肌肉已经萎缩,再也无法站起来了。

此时的王宛兰面临着年事已高的老母亲,瘫痪在床的儿子。随着丈夫的离世,王宛兰再也没有了依靠,只剩下了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两个人的解脱

转眼之间,时间就来到了2017年,此时王宛兰已经83岁,儿子也已经46岁。王宛兰已经走到了暮年,她要是走了,可他这个儿子可要怎么办?

看着儿子躺在床上,肌肉萎缩连饭都吃不下去,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渐渐地王宛兰产生了一个可怕而又情理之中的想法,他要让儿子先走,然后自己再走,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照顾儿子。

从2017年开始,王宛兰频繁出入医院,说自己年老觉少,让医生给自己开一些安眠药。这些安眠药都被王宛兰悄悄攒下来,藏在一个小瓶子里,一直到攒了70多片安眠药。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2017年5月9月,王宛兰颤颤巍巍地将藏好的安眠药拿出来,把药片倒在一个小碗里,用水冲开,然后又在小碗里加了些蜂蜜。

王宛兰拿着勺子一勺一勺喂给儿子喝,儿子一直在喊“辣”。王宛兰此时心里已经在滴血,数次想要停下手中的动作,但一想到自己走了儿子没人照顾,王宛兰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来,眼里含着泪花:“喝了,就不痛了。”

待儿子昏睡后,王宛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丝巾,勒住了小儿子的脖子,直到没有了呼吸。小儿子解脱了,王宛兰也解脱了,只是这个结局对这位母亲有些残忍。

在将所有事情处理完毕后,王宛兰泪如雨下,静静地等着大儿子的归来,拿出了一张纸。

在这张纸上,写满了作为母亲的无奈和辛酸:

“我儿李建恩(化名,纸上写作黎国思)生于1971年,是一个大脑发育不全的软骨儿,从此他就走上了一条痛苦的人生道路,46年,受尽疾病的折磨和苦痛……作为母亲的我,心力交瘁,看他生不如死,我实在不忍心,只好用安眠药带他离开苦海的人生。我是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如果在这个时刻我不幸去世,这封信说明XX之死都是我自己做的,与他人无关……”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在所有事情交代完毕之后,让儿子带着自己去派出所自首。

当警察问及为何要毒害自己儿子时,王宛兰说道:“我养不动了。”

只有一句话,道尽了王宛兰作为母亲46年来的辛酸,辛酸的让人不能呼吸。但凡王宛兰再年轻一些,儿子再健康一些,老人也不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

法律就是法律,非法剥夺他人性命,就是犯罪,放在这位八旬老太太身上同样适用。

法院是怎么判的?

2017年7月,检察院就王宛兰毒害亲生儿子一案提起公诉,越秀区检察院检察长邱灵在公诉意见书里写到:“结合犯罪动机、人身危险性,建议给王宛兰适用缓刑。”

在法庭上,王宛兰的亲属以及街坊都自愿成为王宛兰的证人,大儿子为母亲证明,称46年里母亲悉心照顾弟弟,母亲要区别于作恶多端的杀人犯,她的本意是想帮弟弟解脱,而不是害弟弟。
王宛兰的小姑子和姨甥写亲笔信为王宛兰求情。
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出庭作证,称王老太对这个儿子很好,因为担心福利院照顾不好,所以一直坚持自己照顾。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2017年10月26日,越秀区法院对此事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并致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是,法庭认为被害人王宛兰有自首情节,犯罪时已经年满75周岁,认罪态度良好,并且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虽然构成犯罪,但其悲可悯,其情可宥,决定对其减轻处罚,并采用检察院的建议,适用缓刑。

法院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王宛兰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该案的审判长万云峰在事后对记者说:“这件案子很特殊,王宛兰因爱杀子,这与其它暴力性故意杀人有很大的区别,被告的作案动机是从善出发,而不是从害出发的。”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2021年10月26日,越秀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对原判决的刑罚决定不再执行,王老太也回归了正常生活。

此案件最终的结果是大众所期望的那样,无情的法律中给人带来了一些温情。但王宛兰案已经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

2010年,东莞韩玉凤毒害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儿子;2013年河南武文因毒害自己脑瘫儿子……

这样的案件并不少见,在全国范围内,还有无数的家庭都处于这种看不见光的生活之中。也许有一天,也会和王宛兰一样,上演这样的悲剧。

这样的家庭悲剧,如果有足够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让社会来分担家庭中的苦难,也许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

越秀区检察院检察长邱灵后来补充道:“社区,民政局、社会服务中心,残联等保障残障人员权益的机构,应该创新职能,对此类家庭形成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减少其家庭的负担。”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岁母亲害46岁儿子,自首称养不动了,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直言不讳地说,近年来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照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做到的远远不够。社会体系中必须构建一个子系统,从物质条件到精神状态上构成一个完备的帮扶系统,这样残障家庭才能够活得有尊严,才能避免此类现象。

王宛兰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很多残障家庭的缩影。之所以王宛兰案能够引起舆论的重视,原因在于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从法律而言,没有人可以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在道德和法律相冲突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去谴责母亲,而是行动起来,去为同类家庭撑起一把扇,帮他们遮风挡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