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大学生有说有笑地走在江边的道路上,商量着接下来去往哪里。

似有若无的呼救声在耳边响起,仔细寻找发现:长江里面两名学生不小心溺水呼救。

听到小孩子的呼救,只身向前,希望能为小孩获得一线生机。

谁知,江水太急,三名学生同两名溺水的小孩一起落水而亡!

这是13年前在长江旁发生的真实场景。

三名学生的行为本值得歌颂,事件却因“天价捞尸”的新闻偏离航向,一度成为一场闹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挟尸要价》的照片

著名的《挟尸要价》的照片在各大媒体报刊上报道,照片中一位身穿白色衬衣的老头,一脸严肃地站在船上,另外一只手拿着打捞尸体的绳子。

照片下面写着“一具尸体1.2万,钱没给到,就不捞”

一时间,所有舆论开始指责“捞尸人”。

有人说,这个人太冷血,人去世了还要这么做,这就是“人血馒头”,吃得倒还挺有滋味。

也有人说“做人的良心哪里去了,都什么时候还谈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真相

网上疯传的照片拍摄于2009年10月24日。

这天,路过的三名大学生因救人而殒命。

英雄的尸体在滚滚长江中不知飘向何处。

三名大学生所在的长江大学领导知道后,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希望可以找到三个孩子的尸体。

面对未知的情况,谁也不敢贸然下去打捞尸体。

情急之下找到了熟悉长江水流情况的“捞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找到打捞公司,打捞公司要价一具尸体1.2万,三具尸体3.6万。

为了可以尽快找到三个孩子的尸体,长江大学答应了这个价格。

答应之后,打捞公司打给捞尸人王守海,叮嘱王守海多拿一些钩子。

打捞公司的人这么一说,王守海就知道,这是有人去世了,需要找尸体。

王守海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常年在长江上工作,知道长江的每一个漩涡。

来到江边,准备好设备,很快就在漩涡处找到了一具尸体。

找到尸体之后,王守海就用船拖着尸体来到江边,不少人在江边等待,等待人中有记者在江边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照片的拍摄记者说,之所以给照片取名为“挟尸要价”是因为听到他们说钱到了才打捞。

王守海却说当时只是在指挥其他船不要靠近,方便打捞尸体,况且自己从打捞工资获得只有200块,也不是1.2万。

目前,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每个人都各有各的说法,真相也无从知晓。

不过,死去的人固然值得同情,这些捞尸人也同样值得尊重。即便是一具尸体要价1.2万!他们也是冒着生命危险打捞尸体,不能因为他们熟悉江流情况就忽略不见!

王守海曾说:经历这件事情之后,他再也不会从事这份工作,因为从来不被尊重,还会被各种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捞尸人的日常:直面死亡,又脏又臭

陈阳和王守海一样,都是长江流域的捞尸人!

他是湖北武汉罗镇人,1971年偶遇一位江边打捞尸体的师傅,老师傅对他说这是一件赚钱且积德的事情。

于是,他就开始了“捞尸人”工作。

钩子和扁担是他日常的谋生工具,每次接到通知,他都会划着自己的小船,在江面上不断寻找。

冬天,穿的衣服比较厚,钩子可以钩到衣服上,通过衣服将遗体打捞。夏天,就只能钩手或者脚腕,这个过程尽可能不破坏遗体

陈阳说:“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陈阳和王守海都是等通知打捞尸体,还有一种捞尸人是自主打捞,魏应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应最开始是黄河边的渔民,靠着售卖海鲜为生。

后来,家里房子破旧,孩子需要上学,打鱼只能顾及基本生活,不能顾及其它。

无奈之下,魏应干起了捞尸人的工作。

每天他都会在黄河上划着小船随意游走,看到漂浮的尸体就会打捞。

打捞上来的尸体,只要有家属认领,付钱200元就可以领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家属见到尸体,常常会忘记付钱。这时,魏应就会上门讨要。

每当这时,他都会被骂得狗血淋头,他时常感到委屈。

在家里,他也从来不和家人一起吃饭,只因为每次打捞尸体,有的尸体会发臭,这些臭味一旦被活人沾染,怎么洗都洗不掉。

这也只是其中挑战之一,更大的挑战是面对面目全非的尸体。

有些尸体,长时间没有被找到,肿胀认不出原本的样子,眼睛突兀,恶臭散发,让人一看就想逃跑。

即便是害怕,他也照样打捞,只因为可以将亡魂带回家。

身为一名打捞人,最害怕的不是尸体面目全非,而是尸体听懂人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长江发生特大沉船事故,事故中400多人因此丧命!

打捞人万述国临危受命,潜到水里打捞尸体。

水下的尸体面目全非,有的是眼球突出,有的浑身发白,谁见到都想要逃跑。

可是万述国不能。

印象最深的是万述国要带走一具尸体,尸体紧紧抓着栏杆,不肯松开。这时,万述国对着尸体的耳朵说我带你回家。尸体竟然神奇般地松开了抓紧栏杆的手。

每每想到此,万述国都害怕,很多捞尸人也遇到过。

但并不会阻挡他出行的步伐,因为他知道,他出行的目的就是带亡魂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困境与时代的转变

像万述国,王守海,陈阳这样的捞尸人,他们每次都会抽烟,抽烟的目的不是解压,而是掩盖身上的臭味。

有人曾说:一旦沾染上尸体的臭味,一辈子都洗不掉。

此外,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社会压力和接班人的问题。

中国人忌讳死亡,很多人对死亡避而远之,见到捞尸人亦是如此。

因为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他们经常与死人打交道,是晦气的代表。

事实是,这只是一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捞尸人这个职业会在发展进程中退出舞台,可是这个需求并不会随着退出而减少。

不过,救援队慢慢代替了捞尸人的工作

救援队可以依靠自己的专业设备更快的救援人员,可人体总有极限,水下几小时后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打捞上来也不过是一具遗体。

不过,这并不能换来家属的理解。

围绕在他们耳边的是:如果你们再快一点,或许就不会死亡。

不求感谢,至少不用责怪。

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是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救援队不同的是捞尸人,他们没有更多的专业设备,面临的还有皮肤,细菌的感染,但没有人会担心。

死者家属会因为死者而悲伤,救援队和捞尸人会因此受非议。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受害者有理论”。

救援队的人免费打捞尸体;捞尸人为了谋生,选择这份工作!

他们却常常被世人误会,认为他们赚死人钱,没有道德。

可是,只有走进他们的生活背后,才会知道他们的艰辛!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政府和部门都已经慢慢正规化,将打捞价格,资质等相关都制度化。

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典型表现。

最后,不论是救援队还是打捞人,都值得尊敬!

这些无名英雄将那些迷途的亡魂带回家!

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