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锌金属电池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能量储存的可行候选方案。然而,电池的循环寿命受到长期循环时金属电极表面形态演变的不利影响。

鉴于此,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研究了不同的电化学协议,以促进形成稳定的锌金属电极表面形态。通过结合电化学和光学显微镜的测试,作者发现,在首次循环时先进行沉积的金属电极允许在对称Zn||Zn电池的长时间循环期间均匀剥离和沉积。另外实验显示,当预沉积的锌金属电极与基于二氧化锰的正极和2M ZnSO 4水系电解液结合时,在5.6 mA cm −2 和25 °C条件下,经过2000次循环后可以提供约90 mAh g -1的放电容量。这项工作深入了解了锌负极的剥离和沉积过程,证明了它们在枝晶形成方面的同等重要性。这项工作可以作为一个起点,激励研究人员研究金属负极的剥离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要点:

1. 锌负极的枝晶问题不利于电池性能,但此前的研究集中在沉积行为上,没有考虑最初的剥离过程,为此这项工作分别研究了对称Zn||Zn电池内P-Zn(初始沉积的Zn)和S-Zn(初始剥离的Zn)的电压曲线和形态演变。

2.研究证明,Zn负极的稳定性能不仅受到工作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初始剥离/沉积的影响。在首次循环中最初被沉积的Zn电极在随后的循环中表现出更均匀的形态。相反,对于最初剥离的锌电极,在凹坑位置形成了严重的枝晶

3. 基于这些分析,作者提出了一种预沉积策略制备预沉积的Zn(PD-Zn),以诱导均匀的锌沉积/剥离。结果,对称PD-Zn||PD-Zn电池显示出较长的寿命(超过1000小时),PD-Zn||MnO 2全电池循环了2000次而没有发生短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沉积和剥离之间差异的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初始剥离的Zn金属电极的电压分布和形态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初始沉积的Zn金属电极的电压分布和形态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锌金属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显微镜表征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461-7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