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夏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6月30日消息,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

筹资3000亿元为项目资本金搭桥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多重要?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特别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增速比前4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发展韧性十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2022年一季度以来,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全球通胀和美联储加息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了经济下行压力。在消费遭受疫情反复冲击和出口边际放缓之下,投资将发挥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连平表示,基建投资主要由各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具有很强的宏观调控效应,相较于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更能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发挥稳定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有效助力。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发挥引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

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贴息。

促银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落地离不开金融支持。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

官方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亦强调,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优化贷款结构,投放更多更长期限贷款;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等。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哪些重点领域?

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科技、物流、城市、农业农村、国家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这些重点领域,我们将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相关部委,梳理重点项目清单,为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贷款提供有效需求。”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近日对记者说。

邹澜表示,央行着眼信贷供需两端,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与重点项目对接,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

基建投资呼吁社会资本

连平指出,虽然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但来源于政府财政的资金占比仅为两成,另外八成需要借助城投平台或者项目公司等机构通过贷款、发债、信托或股权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本去募集。

“由于多数基建项目具有一定公益性质,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社会资本参与时会要求地方政府承诺回购和给予固定回报率,并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因此地方债务监管收紧减弱了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动力和积极性。”由此,连平建议,应适度放宽监管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

邹澜也表示,要撬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融资支持。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自身优势,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购买专项债券、PPP模式等,与地方政府、社会资金协力并进,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