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程卡取消星号、疫情防控措施调整 吴尊友解读

取消行程卡“星号”是否会带来新冠流行风险?吴尊友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取消行程卡“星号”是否会带来新冠流行风险?吴尊友解读

新京报讯6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个人微博发布长文,以下为全文:

工信部6月29日下午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以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这是继卫健委28日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将入境者和密接者的隔离时间从“14+7”缩短为“7+3”天,又一个新冠防控具体措施的优化调整。

1. 怎么理解这些防控措施的调整?

这些新措施的出台,既不是新冠防控措施的放松,也不意味着动态清零政策的放弃,更不意味着中国将要走西方国家新冠防控所谓的“躺平”路线。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坚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根本宗旨没有改变,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也没有改变。国家相关部门调整防控措施,是根据全球新冠疫情新形势、我国新冠疫情新形势以及防控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某些具体防控措施。这是符合科学防控原则,符合我国国情,切合当前新冠防控的实际需要,是精准实施防控策略措施的具体表现。

2. 取消“星号”标记是否会带来新冠流行风险?

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表示智能手机用户此前14天内,到访过当时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的某个城市或某些城市,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标记仅作为出行提示,不关联用户个人的健康状况。

通信行程卡的“星号”,为最大限度地把可能有感染风险的人员纳入防控视野,特别是在疫情严峻复杂的特殊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取消“星号”标记,不会因此造成新冠传播风险的增加。“星号”标记仅仅提示某人来自有高风险区或中风险区的城市,并没有与具体的高风险区或中风险区直接挂钩,即不能反映“星号”标记者的实际风险高低。随着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不断完善,对于高风险区/中风险区的划分和防控管理要求更加精细化、精准化,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的提示作用,在新防控策略的具体实施中的难以发挥作用。

3. 取消“星号”是否意味着正在隔离的人要取消隔离?

“星号”标记与隔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境内人员采取的隔离,主要是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的防止疫情有可能传播扩散的一项预防措施。取消“星号”标记,与正在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是否终止隔离措施,没有任何关系。

在基层个别地方,有可能出现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的现象,把那些有“星号”标记的人,也都采取了隔离措施。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精神。如果有这种情景的地方,在“星号”标记取消后,这类错误做法也应该相应终止。

4. 取消“星号”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取消“星号”标记,是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明确要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真正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

取消“星号”标记,对于促进人员流动、活跃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取消“星号”标记,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主要措施的落实。

取消“星号”标记,也不再为那些可能出现的过度防疫,甚至让防疫“压倒一切”的做法,提供任何借口。

延伸阅读:

行程卡摘星后机票、酒店搜索量大涨 可以随便浪了吗?

从今天起,通信行程卡带星将成为历史。

资料图

据工信部29日消息,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上述消息发布半小时之后的15时30分,平台上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搜索量最高峰。同时,平台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最多达到1.5倍。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于2020年3月13日推出实施。它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的行程查询服务。其中,显示信息包括:用户加密手机号、行程信息更新时间、色卡、用户过往14天内所有到访过的国家(地区)和连续停留超过4小时的国内城市。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行程卡最新版使用指南,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显示到访的省市(国内)、国家和地区(国际),一共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种卡片。现在国内所有城市均显示绿卡,包括港澳台地区。海外国家和地区显示黄卡,目前暂无红卡和橙卡。

两年多以来,通信行程卡和健康码已成为居民出行、购买车票和机票等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当通信行程卡持有人所在城市存在疫情,且存在着中风险或者高风险地区时,行程卡并不会变色,但会用“星号”来标志。换言之,带“星号”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

与此同时,虽然带“星号”的绿色行程卡基本上不会影响出行,但这类人群仍被鼓励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前往中高危地区。

“通信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进入2.0阶段,‘数字战疫’发挥重大作用。” 工信部曾于今年年初在官方微信公号“工信微报”中对于通信行程码的抗疫作用予以肯定。

资料图

根据工信部在上述通报中介绍,全力推进通信大数据平台2.0升级,充分发挥区域协查牵头作用,第一时间分析下发各类区域协查数据6700万余条,助力打赢全国各地疫情防控阻击战。优化升级“通信行程卡”服务,累计查询超250亿次,极大便利人民群众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

据多地市民反映,北京、上海等仍有中高风险区的城市,目前的居民通信行程卡已经摘星。

但摘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浪”,而是防控标准统一、提高各地执行效率的一种手段。

此前,通信行程卡带“星”是否影响出行、是否会被目的地隔离,需进一步核实该用户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根据28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将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

其中,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这意味着,在通信行程卡摘“星”之后,中高风险区居民出行,仍需遵循全国统一的防控要求和出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