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工龄在养老金计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领到退休审批表的那一刹那,最先核对的都是工龄,可有一类人却容易漏掉材料,怎么回事呢?

一般的企业职工如果顺利在单位退休的话,是由单位的人事部门为其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没有熬到单位退休,各种原因导致离开单位甚至下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下岗潮,让很多国企职工不得不离开单位,自谋职业,如今,这一代人已经逐步退休,有很多人因材料不齐全,影响自己的待遇,怎么办呢?下面【社保精算师】将为你深度解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工龄到底如何影响养老金

在60后、70后的口中,我们经常听说工龄这个词,而工龄也确实是历史存在的,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工作的年限,那个年代下的单位基本上全是国企央企“铁饭碗"。

根据这一代人的回忆,那会儿企业里面有食堂,有托儿所,有医院等,每个人之间既是同事又是朋友,所以,都亲切的称呼彼此为“工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的浪潮袭来,一部分职工不得不下岗,另谋职业,苦于生计无暇顾及人事档案,以至于多年之后,办理退休手续时发现,缺少一项重要材料,养老金待遇会受损。

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工龄长短不仅仅影响基础养老金高低,视同缴费的还能多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所以,下岗职工缺少工龄材料的,养老金少领,甚至减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视同缴费年限如何影响养老金

所谓的视同缴费年限,就是个人未交过社保,却认定为已经交过社保,认定工龄。只有特殊的人群和特殊时期的人才能享受。

一种便是知青下乡、参军的年限可以认定工龄,另一种是在1993年个人账户制度建立之前,在国企、央企等工作过的,符合连续工作年限可以认定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下面拿我邻居的例子来说明,他是工作7年后下岗,以后的日子都是自己做做零工,做做临时工,倒卖点瓜果蔬菜来维持生计,都是自己交社保。

没有认定这7年工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8234*(1+6%)/2*16*1%=69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9850/139=287元,不算利息的话,一共98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7年工龄被认定后,此人一共22年工龄,瞬间就不一样了,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8234*(1+6%)/2*22*1%=960元,还能多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

大连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前年限+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4%=8234*(1+0.6)/2*7*1.4%=646元。

养老金变成1893元,相当于翻倍了,所以,别小瞧这7年的工龄,可怎么才能被认定呢?如果当初的人事档案遗失,如何找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人事档案重要材料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工龄呢?社保制度发展至今日,网络信息化早已不断完善,工龄这个词汇也逐步被缴费年限所代替,也就是说,不管你实际工作了多少年,是否参保缴费,参保年限长短,才是决定养老金多少的关键指标。

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说,网络信息几乎是没有,所以,关于工龄的证明材料都会存在人事档案中,比如说招工登记表,离职证明,解除合同证明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个人无法查看自己的人事档案,且属于历史资料,很多人在退休时才知道这回事,曾经的单位历经改革,随着大浪潮早就被淹没,怎么找到当年的痕迹成了大难题。

一旦丢失,建议下岗职工们尽快去当地的市档案馆进行查询。如果能够找回原来的证明材料,第一时间提交给当地的社保局,那么养老金会重新核算给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养老金的知识将会第一时间更新,大热天的不必大家跑腿,动动手关注一下,即可了解到最新、最全、最准的社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