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照片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记录了当年上海的人文风貌,每张照片背后都藏着无数老上海人的回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组老照片,重拾那份已经遗失的记忆,找回曾经经历过的点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陆家嘴。

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上海陆家嘴还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马路两边还都是低矮的民房。那时候开发浦东的号角刚刚吹响,照片中那栋高大的建筑就是上海著名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不过,此时东方明珠电视塔还没有建成,最多也就算是初具规模。

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由地感慨万千,当年我的工作地就在照片尽头隧道入口的右侧,当年照片中的这条公路还只有一条,后来才扩建了复线。我是看着东方明珠电视塔一天天建设起来的,也有幸参加了它的竣工典礼。如今再看这张照片,会真切地感到:浦东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上海拥挤而热闹的弄堂。

照片中的场景应该停留在许多老上海人的脑海中吧?那时候上海的弄堂里非常热闹,每天街坊邻居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日子过的却很悠闲。

不过,这张照片应该是某位摄影师的摆拍作品,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弄堂里是不会这样拥挤而嘈杂的,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生活,大家不会同一时间都挤在弄堂里做饭、洗衣服。

在这张照片里有洗衣服的妇女,有刷碗做饭的主妇,也有坐在小板凳上写作业的孩子,还有给婴儿洗澡的老奶奶以及悠闲地躺在躺椅上扇着扇子闭目养神的老爷爷……所有这些人全部聚在一个弄堂里,表现的是弄堂里居住住户不同的生活状况。

这张照片虽然是摆拍的艺术作品,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老上海人在弄堂里的生活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90年代一个普通上海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

这张照片中总共有九口人,是祖孙三代。照片中正中间八仙桌周围是正在吃饭的一家四口,吃完饭的姑娘正坐在桌边的椅子上拿着蒲扇乘凉;照片右侧的母亲正在给抱着小狗的儿子洗脚;门口的父亲抱着孩子,他一只手拿着饭碗,正在喂孩子吃饭。这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人丁兴旺,但是居住环境却很简陋寒酸。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蜗居的上海人家有很多,一家八九口挤在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的群居生活根本就没有生活质量可言,只能叫对付活着。不过,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上海人的住房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蜗居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

上边的这张老照片照得非常好,它将上海的石库门、统客堂、独用天井、没有空调(所以打赤膊)、三代同堂、老少三户、缝纫机、无煤气、无卫生间……都在一张照片中表现了出来,是一张难得一见的老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一户上海家庭喜提桑塔纳牌小轿车。

丈夫站在妻子身边,怀孕的妻子一手拿着购车发票,一手抚摸着心爱的爱车,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94年,买这样一辆桑塔纳小轿车手续全办完要22万元,如果按今天的收入和物价折算,这台桑塔纳小轿车相当于现在500万左右的豪车。那个年代,能够有能力购买桑塔纳小轿车的家庭,已经超越了小康水平进行了土豪的行列。

顺便问一下,您的第一辆私家车是哪年购买的?是什么牌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三个上海女孩在上海老大昌对面街边的合影。

对于老大昌,上海的朋友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吧?老大昌的西式点心最受上海人欢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伊额冰糕,在上世纪90年代,伊额冰糕卖两三块钱一小盒,现在已经涨到了12块钱一小盒。

照片中的三个上海女孩青春靓丽,她们都穿着时尚的服装,其中中间的女孩是他们三个女孩中的焦点,两个女孩依偎在中间女孩身边,露出幸福而甜美的微笑。上世纪90年代,上海女孩朝气蓬勃,前卫时尚,她们心胸宽广,追求潮流,体现了新一代上海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26路无轨电车。

老上海人一定对这种蓝白相间的无轨电车记忆犹新吧?那时候上海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而照片中这种双节的无轨电车最为常见,在这种车的中间有一个大圆盘,车行驶起来的时候圆盘会随着车体的摆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无轨电车的顶部有两个“大辫子”,这两个辫子搭在马路上方的电线上,为电车提供动力。这种无轨电车只能是按固定线路行驶,一旦行驶出电线的范围辫子就会从电线上掉下来。挂辫子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当时电车的辫子上都系着两根绳子,一旦掉辫子,乘务员就会下车用力猛拉绳子,将辫子再挂回电线上才能继续行驶。

从这辆26路无轨电车的车窗可以看到电车里面挤满了人,甚至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那个时候,坐公交车是一件非常愁人的事情,乘客总是那么多,若想乘上公交车必须使劲往上挤,冬天还可以,夏天挤公交车浑身都是汗,那酸爽的滋味只有挤过公交车的人才会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老虹桥机场的“红色通道”。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虹桥机场是很多上海人出国的必经之地,尤其是这个红色通道,是每一个出国人员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关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潮涌起的时候,第一批出国人大多都是公派人员,那时候的公派人员出国要么是公干,要么是留学,公派人员出国的时候政府会给每人发放800元的服装费,这笔钱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购买一套像样的西装,体面地出国。当时公派出国的人员每天还有一美元的外汇补贴,那时候的一美元已经很多了,许多公派出国人员把这笔外汇攒着,在国外买一些小家电或小电器带回国内。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私出国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人当然没有服装费和补贴。而他们出国的目的主要是赚钱,出境时大多穿的都是衬衫和棉袄等我们平常所穿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