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美国《空军杂志》5月19日报道,如果俄罗斯因为俄乌冲突无法继续为多达40%的中国战斗机提供发动机或零部件,那么中国空军对俄罗斯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依赖可能很快就会影响到其空军机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相关专家在关于中俄军事合作的小组讨论中解释说,中国尚未通过掌握航空发动机技术来摆脱俄罗斯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束缚。如果俄罗斯必须在旷日持久的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中为自己的空军优先补充装备,那么对发动机零部件的竞争性需求可能会促使中国更加专注于建立内部航空发动机专业知识。

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的大卫·R·马尔科夫(David R. Markov)表示:“中国仍然相当依赖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仍会如此。”

1992年至2019年间,俄罗斯为中国直升机和其他军用飞机交付了近4000台发动机。中国还收到了俄罗斯的S-300和S-400防空系统。

“我认为他们将继续从俄罗斯购买发动机,尽管鉴于国际制裁,看看俄罗斯现在是否可以供应这些发动机将会很有趣,”马尔科夫说,他指的是美国和美国盟国对俄罗斯实施的经济封锁,限制俄罗斯国内国防工业使用半导体等技术。

他补充说,这种情况使中国更有动力利用国家资源“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航空发动机问题”。

马尔科夫讨论了中俄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追溯了俄罗斯对中国军民两用和军售的历史,包括自苏联解体后几十年的技术转让。

尽管中国在开发其隐形战机J-20 和J-31的关键军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马尔科夫认为,在军用航空发动机生产领域,中国仍然落后,因为俄罗斯隐瞒了先进的技术机密。他说,中国在这方面的挣扎不是因为缺乏资源,而是缺乏国内专业知识。

中国的许多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和生产经理都在20多岁和30岁出头,他们缺乏来自学徒计划和数十年专业知识的积累。为了弥补这一点,中国已聘请俄罗斯专家在中国的一些工厂工作。

然而,“这不是一个'花钱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尔科夫解释道:“他们还没有理解的是,现代军用航空发动机,特别是超巡航战斗机发动机,更多的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他补充说,罗罗、普惠和GE等生产商的航空发动机工人拥有中国仍然缺乏的“隐性知识”。

马尔科夫解释说:“航空发动机内会发生很多现象,有些是我们无法通过定性计算技术来了解的。例如我们有一个在辛辛那提米拉克龙工厂工作的一个叫乔的工程师,他已经在这方面工作了30年,他通过实验、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知道如果让最终生产出来的航空发动机得到期望的结果,而这正是中国尚不具备这种能力的部分。”

马尔科夫认为,中国从俄罗斯购买苏-35飞机至少部分是为了获得该型号的先进发动机、辅助支持和数字控制系统。

然而,中国在开发为其J-20隐形战斗机提供动力的WS-10发动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很大一部分改变游戏规则的是J-20,”马尔科夫说。“这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中国在空军装备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位美国防务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美国《空军杂志》,中国一直在努力开发其WS-15发动机,该发动机将赋予J-20超巡航能力(即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实现超音速巡航飞行)。

这位分析师指出,俄罗斯仍然为多达40%的中国空军机队提供发动机,并提出了一个问题:“鉴于俄罗斯发动机制造商可能出现的备件中断,中国的战机是否能够维持当前的战备状态和飞行作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