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下午15点,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并进行了极为诚恳的讲话。

与会者为省市区县乡各级地方政府及直属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当地主要国企、金融机构的主要领导。

会议上强调,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结束后,各省市分别召开会议,落实国务院相关部署。

如此大规模的会议,自然引发了市场与舆论的关注,今天下午很多放水的流言也在传播,政事堂决定今天还是跟大家剖析一下,这场“大会”究竟说了什么,我们用什么稳住经济大盘。

首先,从机制上我们要理解,无论是公司还是企业,都普遍遵循着“大事,小会定;小事,大会定”,本次会议十万级的观众,并不会出现那些网上流传的“震惊体”决定。

利好都在两天前的国常会释放了,大家今天看到的那些利好某某行业的,大部分都是资本市场用来噶韭菜编的段子。

其次,这种十万人级大会的内容,不会是临时决定,内容横跨多个部委,决策需要反复斟酌,其中的主要内容,很多天前就已经是相对透明的了

大家看一下A50的平稳走势以及人民币汇率的逆势走高,就知道那些预言大放水的截图,也都是庄家们编的。

这种由国务院统一下到基层的会议,目的,是为了让各方统一思想,知道红线都在哪里,知道优先级的顺序。

今天,看完公告,政事堂还是挺感动的,就跟大家聊一聊,中央政府是准备怎么救经济的。

红线之一,是告诉各级政府,钱到底从哪里来,要保护谁。

国务院说了,有的省份打了借钱的报告,但是今年的转移支付额度全国人大已经批了,不会再变化,各省要各自努力,中央的财力主要用于推动减税,并推动之前顶下的33项政策落地。

地方政府想要解决缺钱的问题,就必须配合中央政府涵养税源,保护企业

中央政府划了红线,使得地方政府的第一要务,就变成了“保1.5亿的市场主体”,并把六保中原本排在第三的保市场主体,排在了保就业、保民生的前面。

国务院情真意切的说服各级政府,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1000万毕业生)和民生(物价)。

红线之二,是告诉大家,二季度的GDP的底线是多少。

底线,就是正增长。

正增长相比于年初制定的全年5.5%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国务院并没有表示出一定要在二季度把经济增速拉起来,并表示经济增速低一点也可以接受。

但是,国务院也明确说明了,如果经济滑出合理区间,想要拉回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更长的时间。

原因,是中小微企业不是靠政府的经济刺激能砸出来的,一旦死了就真的没了。

因此,在如何保经济的问题上,国务院非常务实,优先不在于保数字(5.5%GDP),而在于保数量(1.5亿市场主体),认为有了企业,就有了就业,有了就业就有了消费。

理解了这场会议,就知道了红线都在哪里,知道了优先级的顺序,就能够更深刻理解前天的国常会上提出的6方面33项措施制定的底层逻辑。

这里,政事堂再把前天国常会的文件内容给大家梳理一下:

一、中央层面的大型水利水电设施,大型铁路网络的建设,地方政府在旧改和交通方面的以工代赈,目的都是要以工代赈。

赈济的思路,是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养活更多的企业,通过企业的杠杆来扩大投资,提供就业与消费,而不是政府把钱直接发给个人进行消费。

二,国家退税是退给企业,缓缴养老是给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失业保险补助是给由困难的企业。贷款延期也是针对中小微与个体工商户,以及带来商品运转的货车以及带来地方税收的房贷。

财政补贴的主要方向,是能够带来经济与税源的领域,并通过数以亿计的中小微和个体工商户来解决就业问题。

三、无论是给各省政府带来税源的省际交通网络,还是给中央政府带来关税的港口国际贸易,以及推动国际贸易交往的客运航班,都必须打通,国家享受免费免税政策,以及行业特别债券和央企特别贷款。

临时的特殊政策,是为了打通国际的贸易链,寻求经济上的恢复以及获得国际贸易上的开拓,帮助企业去争夺国际上的蛋糕,以避免国内的囚徒博弈,并为各级政府提供税收,走向财政补贴与经济发展的正反馈和正循环。

这就是两天前国常会说的内容。

如果把今天的讲话和两天前国常会的内容相互对照,就会明白,国务院的重心,主要都放在了保住市场主体,如何能够让一度休克的企业与中国经济能够尽快的复苏并实现自身造血。

也只有这么走,才能够切切实实稳住全国的经济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