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时代”的预测过于乐观了。躺赢华为的安卓大厂们,需要找到赢下新时代的真实逻辑

作者|智物

本文为智物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2020年底,《经济学人》曾提出过一个词“Mi Time”,意指华为受到制裁后,小米将扛起国内智能手机的大旗,业界即将迎来小米时刻。

随后一年当中,小米的业绩表现似乎印证了这样的逻辑,在海外市场,小米和OPPO、vivo一同接华为退出的阵地。同时,小米还借势进入国内的中高端市场。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小米手机的均价已经涨到1100元左右,对比5年前,几乎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学人等认定,小米是华为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但是,《智物科技评论》此前的文章曾经几次提到,躺赢华为的运气,不会让小米、OPPO、vivo等安卓大厂赢下未来的竞争,大赚、大赢之间,所凭借的只能是其自我能力——技术和产品模式的创新。

面对最具品牌产品优势的苹果,最具韧性的三星,最擅内卷的三家国内安卓大厂,需要寻找、创造战机,而不应固守此前的“互联网手机”模式。

数日之前,小米发布了一份所谓“最差季报”,利润下滑。实际上,在当前的疫情反复大势之下,小米的业绩表现并不难看,小米也是三家大厂中销量下降幅度最小的一家。

“最差财报”并不意外

5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小米一季度总营收达734亿元,同比下滑4.6%,去年同期盈利77.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28.59亿元,同比下滑52.9%。而这是自2018年上市以来,小米季度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从数据来看,此次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智能手机业务上。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部分收入4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15亿元,下滑11%。同时,小米在第一季度卖出的手机数量比去年第一季度少了超过两成。

小米在财报中解释称,核心零部件供应的持续短缺、新冠疫情反复及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及供应产生了较大影响。

以4G芯片短缺为例,因为其主要供应印度市场、且定位在150美元以下的低端手机上,而印度又是小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因此对小米造成影响。结合此前小米在印度受到的来自官方层面的打压,小米的海外市场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另一边与手机业务下滑相对应,财报中小米的IoT方面营收业绩呈现出积极态势。得益于显示面板等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194.8亿元,同比增加6.8%,毛利率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14.5%增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15.6%,创单季度历史新高。MIUI用户、米家App活跃数、AIoT连接设备数等也迅猛增长,显现出小米手机×AIoT生态优势。

其实所谓小米“最差业绩”的说法并不可怕,问题在于,AIoT撑起了财报的亮点,当AIoT优势发挥到极致,小米下一步发展空间又会在哪里?

雷军的高端之战,战机在哪里

5月23日,《雷锋网》独家报道称遭遇最差季报后,小米在人事组织架构上做出了调整。在新架构中,联合创始人刘德再次陷入退休传闻,王翔成为开始介入战略执行和资源调动的关键人物,而卢伟冰面临着财报后严峻的618大考。

这是雷军一贯的风格,业绩不佳,迅速调整人事。此前,《智物科技评论》也曾经提到过,小米悄然更换了手机产品条线负责人,许春力接替张雷。

雷军会继续调兵遣将。当此危难时刻,小米有必要升级其供应链和销售,尤其是产品。

在第一节度财报发出的三个月前,雷军召开过一次高端化战略研讨会,并将冲击高端定义为“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同时提出在三年内拿下国产手机高端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

小米为实现高端化做出了努力,先后拓展线下渠道、投建智慧工厂,并发布自研芯片,但这些改变并不足以支撑小米手机的溢价。同时,从财报中仅凭出货占比一成的高端机型这点来看,小米也难言高端。

自去年开始,面对5G换机潮红利期的结束,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喊出进军高端的口号,旨在通过提高单价的方式维持利润。但从结果上看,国内手机厂商大多都采用旗舰机型低价促销的方式扩张市场,可这只会让利润率更低。

以小米的折叠屏手机为例,小米首先是打出最便宜折叠屏手机的旗号,不过的确通过这个方式也使其创造了一分钟销售超4亿的奇迹,到了双十一期间其价格更是来了一场大跳水——降价2500元,但这也不免让人怀疑是在为下一代折叠屏手机清库存让路。

而另一方面,苹果在高端市场中的地位不可撼动,牵制着国内手机厂商的溢价通道;回归后的荣耀表现出极强的战力;受困于芯片问题的华为也马上回归国内市场,留给小米冲击高端的时间并不多了,而此后这种情况会更加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的真空,给小米留下的时间不多了

《智物科技评论》此前指出互联网手机模式造不出新一代手机,小米能够保持低价,低利润的前提是,产业链能够拿出成熟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能大幅压缩产品的研发成本的周期。

但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小米的硬件领域始终面临困境。在互联网业务壮大的同时,小米还需要确保产品“极具性价比”。为了确保用户群体的稳定,这就迫使小米进一步陷入产业链博弈中,而不是引领产业发展。

可问题在于,当中国电子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者的痛点不再是价格是否买得起,而需要符合他们的价值理念。这就导致包括小米在内的安卓大厂面临一个重要问题,一面是延续互联网手机模式,进入同质化竞争,另一面是在产业链创新做出重大转变。

这需要安卓大厂主动走出以往的“舒适区”,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所真心需要的是产品,软件硬件服务一体化的最佳产品。中国中产阶级已经不需要用满身广告容器的代价,来换取廉价的硬件。

“互联网手机”之路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