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市科协在成都科技会堂举行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院士座谈会,中国科学院朱中梁院士,中国工程院周光耀院士、张锡祥院士、陈鲸院士应邀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罗蓉向四位院士重点汇报了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成都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全面提升极核主干能级和辐射带动作用,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提质“幸福城”。罗蓉还向院士们汇报了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建设以及“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市科协的工作谋划和推进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位院士围绕成都创新驱动,产业“建圈强链”,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等重要议题,分析了成都的科创情况与城市比较优势,提出对策和建议。

罗蓉向院士们汇报了市科协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她表示,这两年市科协在搭建科菁会等各种人才交流平台,恳请在蓉院士为成都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和提供“学艺”机会。同时也恳请院士们能给予成都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向院士们“学艺”的机会。目前市科协正以全员“保姆式”服务助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谋划搭建可容纳多领域的多层次平台,将科技工作者们的需求与科创企业、投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互联互通,共同孵化高质量项目,为院士提供更优的产学研环境,希望获得院士们的认可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鲸院士为市科协题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现场

0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中梁:

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推动成都市相关新型产业发展,政府创造了很好的就业生活条件,青年人愿意到成都来,对成都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些政策宣传还不够到位,大家还不够了解。另外,我发现高校的研究真正变成了产业应用的很少,他们不知道要将研究转化成一个产品,中间还需要有很多过程。虽然论文发了很多,专利拿了很多,但就是转化不了产品,我们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02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鲸:

成都的科技创新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到成都已经有60年了,我发现兴隆湖科学城发展非常迅速,创新创业的环境非常好,成都的科技创新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我现在还战斗在一线,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出一份力,去年我还参加了市科协举办的“蓉城科学超话——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校园给学生作科普,提高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的热情。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培养出肩负祖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创新后备人才梯队,助力祖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03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锡祥:

成都有发展电子信息的产业人才科研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一位资深的“科普达人”,非常关注青少年科学普及,多次参加“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打开科学奥秘之门。同时,我也一直关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并十分看好。成都提出要在集成电路领域打造中国“芯”高地,新型显示领域打造全产业链的“屏”基地,智能终端领域打造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这些谋划是有产业、人才、科研基础支撑的。良好的环境有了,剩下的就是刻苦的钻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这个行业的前沿。

04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光耀:

科技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应大胆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成都在科技创新方面进步很大,政府对科技创新以及人才非常重视,对各种人才来说,成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我的外孙也从国外回到了成都工作。另外,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相对于沿海地区,成都市的企业可以思想再解放一点。关于科技创新,有些企业怕担风险,但是我总结的是,先进性和可靠性是有矛盾的,过分讲可靠就没有竞争力,新技术有风险,但是不创新不行,因为科技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