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周期正在如火如荼的铺开,但形势却并不太妙:虽然俄乌战争,以及中国突发的SH疫情,让美元回流的速度得以达到预期,不过回去的钱,却并没有如设想的那般接盘美股和美债。现在美国加息才搞了两次,缩表都还没有开始,可美国金融市场就已经重挫,泡沫最大的纳斯达克跌近三成,已进入技术性熊市;美债收益率也一直在3左右的高位,最高一度冲破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美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套路众所皆知,而收割能够成功的必要前提,就是要确保不能在其他国家崩盘前,自家的却先崩了——否则那就不是收割全球,而是日本人了。

但现在加息才第二次,缩表还没正式开始,这时候的美国股市就有撑不住的迹象。这就有点没面子了。可即便如此,鲍威尔依然不竭余力的鼓吹激进加息,这简直有把美股美债往死里逼的意思。

为什么鲍威尔明知激进加息风险巨大,还头铁的往前冲?其实实在是没办法。毕竟美国的通胀数据太高了。前段时间美国公布的4月CPI,同比上涨8.3%,高于市场预期的8.1%。虽然这个数据较3月份的8.3%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去年四月正是美国通胀飙升的开始,所以这种同比下降不过是因为基数上涨的结果,实际上CPI环比数据依然较上月上涨0.3%。

这可是四十年未有之高位。而且这个高位,其实还是经过多次权重调整的结果。所以完全可以想象美国通胀现在有多恐怖。

当然,很多人觉得,通胀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美国人均6万刀的GDP,吃喝拉撒涨点能多花几个钱?虽然难受,但也不至于过不下去吧!

听上去似乎是这么回事,但如果真的懂经济,就知道这种话十分幼稚。

通胀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消费价格上涨,更在于对经济运行的全面伤害:

首先,跟中国不同,美国是典型的消费立国,消费占全国GDP的70%,这也就意味着通胀导致的消费力受损,直接影响到生产。过去这几个月,虽然表面上美国消费总金额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其之消费数量是在不断下降的。

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物价上涨,消费者购买同样的商品,必须比以前掏更多的钱。由于通胀来的太快太狠,所以涨价带来的消费开支增加,大于消费者节衣缩食带来的消费总量减少,这反映在消费数据上,就成了消费总金额增加。

但这是好事吗?当然不是好事。老百姓花了更多的钱,却只能买到更少的商品。

而对生产企业和渠道供应商来说,这更不是好消息。消费者购买需求少了,那生产者和渠道商所能卖出的商品自然也就少了——这反映在他们那里,就是利润下滑,减产裁员。

当然,大家会有一个问题,虽然量少了,但价涨了啊,他们完全可以用涨价来弥补减产的损失嘛?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一轮的商品涨价,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上涨和供应链破坏造成的,这种来自上游的冲击,获利的也自然都是上游企业,中游的生产商乃至渠道商,反而是首当其冲的受冲击者——它们直接承受了上游的价格上涨,但在向下游传导成本上涨压力时,受制于消费者购买力的有限(毕竟美国政府已经不发钱了,美联储还在加息缩表),无法将成本上涨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所以这些中游企业反而是受打击最重的。

这也是去年经济火热时,中国却紧信用,严格限制产能扩张的原因——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外部工业消费品供应商,如果当时疯狂扩产能,等到现在美国消费力退潮,那中国必将一地鸡毛。

而中国只是美国商品供应者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商品是其他国家以及美国本土企业生产的。而且渠道商,比如商超等等企业,这些都是美国自己的。所以我们看到,最近沃尔玛、Costco等也都大跌。

这些企业销量下滑,那接下来自然就会减产裁员。而减产意味着经济萎缩,裁员又意味着消费力下滑,这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怎么挽救经济?常规做法就是降息扩表。但美国过去十几年放了太多的水,美股美债都在历史性高位,现在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再搞下去就崩了,所以反而要加息缩表。这就等于是雪上加霜——不仅很难控通胀,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消费力萎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美国也知道这么搞不是正途。正确的搞法,应该是想方设法压低大宗商品价格,增加廉价工业品供应。但大宗商品和廉价工业品,一个看资源国,一个看生产国。资源国方面,俄罗斯已经掀了桌子;生产国中,中国也跟美国剑拔弩张。最关键的是,大家都看到了美国的虚弱,看到了美元信用的下滑,也都看到了美国正在启动的潮汐收割,所以竭力防范,不仅不想把自家的宝贵资源,换成不断贬值并随时有可能被收割的美元,反而想趁此机会,摆脱大宗商品美元计价结算的传统模式,夺回对自家宝贵资源的话语权。

资源国和生产国的这种不配合和小心思,进一步削弱了美元信用,减少了美元能够购买到的商品总和。钱多货少,美元通胀自然也就愈演愈烈。只要拜登搞不定中俄,搞不定躲在中俄背后看风向的中东、印度、印尼,那光靠美联储货币操作和预期管理,最多也就稳得一时,别说长期了,哪怕从中期来看,也依然稳不住通胀。

甚至,随着形势的恶化,美联储货币操作和预期管理,也将越来越无以为继:

高企的通胀,放大了资本市场的恐慌。现在美债收益率大概是三个点左右——这里指的是国债。而国债是名义上的无风险债务。企业如果要借债,自然开出的利率要高一些才行。尤其是现在滞胀来临,企业风险加大,这时候发债,利率要进一步上升,怎么着也得五六个点,才有人愿意买。

这么高的债务利息,不仅会加剧企业的经营压力,还势必导致上市企业的市盈率承压。而美股经过十几年放水吹泡泡,本就已经虚胖不堪;这么一比较,企业股票就明显高估——这种高估在经济扩张、货币放水期可能还好说;但搁在经济滞胀、货币收水期,那就麻烦了,很容易引发股市信心崩塌。

而企业债对美股的冲击还不止这些。我们都知道,美股这十几年的长牛,很大程度上是靠企业回购自家股票撑起来的:

十几年的宽松货币周期,美联储放出了天量的水,市场上资金泛滥,利率极低。

那么,这些钱去哪儿了?除了消费,一部分直接去了美股,还有一部分就是买入企业债——这是一个比国债更为庞大的市场。

那问题就来了?企业发债干什么?理论上是去投入生产经营扩张。但实际上,由于美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科技革命又遥遥无期,所以社会层面的大众消费力在过去十几年里已经逐渐枯竭(这也是民粹和特朗普崛起的原因)。

消费力颓靡的大环境下,扩张出的产能根本就找不到出口。企业也不是傻子,眼见于此,自然不会把钱拿去制造过剩产能。

那怎么办?不要这些钱?这也是不可能的——这么便宜的钱,凭什么不要?所以美国企业的通行做法,就是趁着放水大周期,股市长牛的势头,大肆回购自家股票,抬高股价——这样既做大了企业市值,也让大股东和职业经理人能套现更多的好处。

这个在放水和繁荣周期没事,在收水和滞胀周期,麻烦就来了。收水周期,本来股市就会承压;经济滞胀环境下,企业的报表自然也不会好看——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上市企业的市值压力。偏偏这时候,企业还要面临还债压力——毕竟你过去十多年里借了那么多钱,这一步一步的总该到期了要还不是?

收水和滞胀周期内,企业经营利润大打折扣甚至亏损,你让企业拿什么去还?

三种办法:用自家现金流直接还、发新债还旧债、或者抛售自家公司之前大肆回购的股票。

现金流这个东西,它是大致恒定的,用一分就少一分——何况滞胀周期内,企业经营普遍会面临困难,更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运营。可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苹果、特斯拉那么牛到天际的现金流。何况就算是苹果、特斯拉,也经不住持续的坐吃山空!

发新债还旧债?这个理论上可以,过去这些年也都是这么做的。但那是在放水周期,市场上钱多的要死,利率低的要死,那时候你发债当然容易,利率也低;可现在是收水周期,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少,你发债的利率也比以前要高很多。这意味着你现在发债,能借到的钱肯定比以前要少——未必能覆盖你的旧债;就是借到了,这个利率也比以前要翻了好些倍。而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影响到投资人的信心,影响到企业的股价。

那最后一步,就只有抛售自家股票了——反正过去十几年回购了大把股票,而且也炒到了高位,现在抛售掉,回收现金来应付。

如果只是一两家公司这么玩,倒也没事。可如果一大批公司都这么玩,那肯定是不行的。而这一次,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就是整体性的,所以出现这种问题的企业也肯定不是一两家,要抛售也是大家一起抛。

这就麻烦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美股泡沫惊天,而且到了崩盘的边缘——加息缩表周期下,这种警惕性更是大大增强。这时候一旦各路企业在同一时间段集体抛售自家股票,势必引发恐慌和踩踏,进而导致股市雪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美国现在最大的软肋!十几年的大放水,给资本市场吹出了惊天的泡沫,但却没有给实体经济吹出与之匹配的增长点,这就导致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完全脱节。而现在,随着通胀的到来,史无前例的放水扩表已走到尽头,史无前例的收水缩表却迫在眉睫。而这次不得不为的收水缩表,却又注定会超出美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承受极限,最终引发美国经济的整体崩溃!

那么,有没有可能避免这一切呢?

两个办法:

第一,降服俄罗斯和中国——这俩货一个是大宗商品通胀和脱美元化的主要策源国;一个捏着全球工业消费品的主要供应;拿捏住他们俩,其他心怀鬼胎的小国立马会服服帖帖。然后再配合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节,这一轮通胀就可以缓解,美元收割周期也就会如过去那样顺利进行——到时候从海外抄到足够的优质资产,就足以对冲高企债务,抹平股市的泡沫。

第二,停止加息,重启放水周期。如果加息周期还没完成,股市就已经跌到美国能承受的极限,届时美联储别无他法,只能改弦易辙,重新放水扩表,否则美股美债乃至美国经济均会崩盘。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计划失败,美国经济乃至美元信用,将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巨大打击。虽然避免了史诗级的急速崩盘,但长期的大通胀,以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地位的严重削弱,将会不可避免,美国霸权,也会在此过程中惨遭重创。

第二种办法,肯定不是美国想要的——毕竟长期看这跟崩盘也差不多,不过是快死慢死的区别。但从现在来看,仅凭自己的辗转腾挪,它很难避免这一点。

所以美国只能在第一种办法上动脑筋。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美国对俄罗斯的气势汹汹——也许一开始美国拱火乌克兰时,并没有想到会玩这么大;但当普京建立天然气卢布,牵头各资源国开启大宗商品交易脱美元化浪潮和控制权争夺后,美国已经别无选择,只能跟俄罗斯杠到底。

所以我们也看到美国在东亚的咄咄逼人,在台湾问题上的蓄势待发——严格来说现在的美国根本就没实力跟中国死杠,更没实力在欧亚两线作战。但自家经济已经坐在了火山口,形势逼人之下,就算明知不可为,也必须拼尽全力来一把,否则,这一轮加息周期,就真的成了美国自掘坟墓了!

伐亦亡,不伐亦亡,不若伐之!没想到强大的美帝,居然也会让自己陷入诸葛亮北伐时的困境。而这一切,都是对美国过去几十年恶行的总清算——当一个领袖级的世界大国,不再想着通过引领人类文明探索未来来保持领先;而只想着通过剥削压榨同类,来维持自己的相对优势和骄奢淫逸时,它就丧失了作为人类灯塔的资格,不再配得上天选之国的光环。到了这个历史阶段,让他灯塔熄灭,光环坠地,就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正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因势而动,促成这个正义的来临!

这是宏观战略方向。那么,具体到现实操作,中国有没有手段,来戳破美国的泡沫呢?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咱们一般不会主动干这种损人的事儿。但如果美国接下来打台湾牌,那结合美国现状,中国其实在经济和金融方面,也有针对美国的杀手锏。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2225章。喜欢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风云系列全部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