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哥

莫里森承认输掉大选。9年了,澳大利亚终于要换执政党了。

澳大利亚21日举行大选投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刚刚报道称,根据澳大利亚三大新闻网络的预测,反对党工党将获胜。

而据澳大利亚的“准官媒”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随着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正式承认输掉了于2022年5月21日举行的澳大利亚联邦大选,自2013年起一直处在自由党和国家党执政联盟领导下的澳大利亚,终于迎来了“变天”。自陆克文时代后在野长达9年的澳大利亚工党,也终于在该党领袖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的领导下,即将重新执掌澳大利亚的政权。

根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的介绍,这是二战以来澳大利亚工党赢得的第四次联邦大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来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

至于为何莫里森的政府会输掉此次大选,美国《纽约时报》给出的说法是,澳大利亚公众已经对莫里森失去信任,认为他的政府越来越右倾,并拒绝在气候变化上做出积极应对。同时,他还拒绝对澳大利亚政府自身存在的一系列权力运作的问题做出改变,也未能积极应对政坛出现的性骚扰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纽约时报》还认为,尽管莫里森在2019年凭借澳大利亚的民粹主义浪潮赢得了大选,但如今澳大利亚国内的情况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这些年澳大利亚持续出现的洪灾和森林火灾,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外交政策上面临的种种困境,还有生活成本、房价、通货膨胀和工资收入增长停滞等一系列国内民生方面的问题,都成了莫里森政府的负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另外,莫里森在公众面前表现出的也不是一种让人们喜爱的性格,而是在不断增加人们对他的厌恶。根据《纽约时报》的介绍,在莫里森领导的执政联盟里,都有人觉得他性格很差,像个“霸凌者”。他在潜艇军购的事情上为了迎合美国和对法国的背叛,更令他成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口中的“骗子”,令澳大利亚在国际上失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而被单亲母亲抚养长大、成长在政府公屋里,有着许多年从政经验的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 ,不仅抓住了莫里森性格上这些令公众厌恶的问题,塑造出了一个相对更好的形象,还承诺改变莫里森执政4年后留下的那些烂摊子,最终令更多澳大利亚选民决定支持他所许诺的那个“更美好的未来”。

另外,此次澳大利亚大选中涌现了多个独立候选人,并成功赢得了莫里森执政联盟的一些传统票仓。这也是莫里森败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最后,对于更多中国人关心的中澳关系而言,尽管在此次大选之前,不少澳大利亚媒体曾造势说工党赢得大选可能会寻求澳中关系的改善,有媒体甚至表示莫里森政府对中国抱有的敌意正令澳大利亚华人群体改投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但也有不少分析认为,两国的关系并不会因为一场大选就迎来“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媒报道截图)

不过,据耿直哥了解,有不少华人倒是担心,随着执政9年的自由党与国家党执政联盟的下台,那些支持该党的澳大利亚右翼势力中的极端分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右翼媒体的煽动将败选的怒气发泄在华人身上。美国《时代》周刊也在一篇报道中提出了类似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媒报道截图)

延伸阅读

张思南:中澳关系最终走向,与澳大选谁上台并没有关系

直新闻:对于此次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你有何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差不多7小时前,2021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投票正式结束。现任总理莫里森领导的联盟党能否继续组阁,抑或是阿尔巴尼斯的澳大利亚工党将在时隔9年后重新上台,结果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揭晓。

选前民调显示,在二选一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工党的支持率在54.8%左右。而如果以这个数字来分配议席,工党将获得澳大利亚众议院151席中的至少82席,超过76席的最低组阁门槛。但正如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指出,民调并不一定等于选举结果:一是民调数据本身存在误差值,例如针对2019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的各项民调,事后统计平均误差在3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即便民调数据完全正确,工党增加的选票可能更多流入他们已有的68个议席之中,而非转化为更多新的席位。

澳大利亚媒体普遍认为,这必然是一种焦灼的选举,而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点在于,澳大利亚超过120万的华人,他们会在此次选举中作出怎样的抉择。

外界注意到,莫里森领导的联盟党在选前,几乎是在以一种令人厌恶的方式搅弄中国议题,例如称呼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为Manchurian candidate,也就是“满洲候选人”——毫不掩饰其中对于华人的种族歧视——以及不厌其烦地宣称“工党秘密讨好中国”又或是“中国希望工党胜选”等等。问题是,这种歇斯底里的反华情绪并非只限于选举游戏之中,而是蔓延至澳大利亚社会,形成了一种澳大利亚版的“麦卡锡主义”,去拷问华人移民甚至是二代、三代华裔的“国家忠诚”。这种有毒的选举氛围连一向尖酸刻薄的《纽约时报》都看不下去了,认为莫里森为了转移国内对于其抗疫不力和议会性侵丑闻等问题的不满,不惜开种族主义倒车,“突破了红线”。

另一方面,讽刺的是,澳大利亚的华人群体也被视为此次选举某种破局的关键。澳大利亚是亚洲之外,华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以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数据估算,华人选民占比在5.8%左右。当地中文媒体民调显示,所有参加过2019年选举的华人选民中,超过一半以上表示在此次选举中将支持不同政党,其中转投工党的高达83.82%,转而支持联盟党的仅有4.93%。就选前民调而言,联盟党需要再争取5%的议席才有望组阁,工党则需要守住这5%的议席所代表的选票,而这个数字基本上就是华人选民的占比。因此传统上较为分散的华人选票会否在此次选举中集中支持工党,也就成为了决定选举最终结果的“关键少数”,或者至少是“关键少数”之一,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右)和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

直新闻:那如果工党上台,中澳关系是否会更好?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个好问题,事实上也是大部分中国人对于外国选举最为关注的点。

第一,尽管莫里森领导的联盟党宣称工党“代表中国的利益”,但事实上在对华关税以及一系列政治问题上,工党向来表现出完全不输于联盟党的强硬态度。有的时候,敌人的敌人未必就是我们的朋友。在对华政策上,我不认为联盟党和工党有实质性的底色区分。以此前让澳大利亚媒体长吁短叹的中所安全协议为例,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攻击莫里森的点不在于“妖魔化中国”是错的,而在于“莫里森怠慢了太平洋岛国”,阿尔巴尼斯实际上默认了这背后的“中国威胁论”。所以莫里森毫无底线的政治宣传我们听听笑笑就好了,不必当真。

第二,莫里森令人厌恶地搅弄中国议题,也许疏离了大量华裔选民,但他却成功留下了一种有毒的社会氛围:鼓吹澳大利亚优先、澳大利亚至上,并以贬低、对抗中国来标榜自己对于澳大利亚社会的价值。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澳大利亚版本的“特朗普主义”。但遗憾的是,在支持联盟党的媒体不遗余力的渲染下,这种反华论调已然形成了某种气候,阿尔巴尼斯也别无选择,只能去证明自己并非“对华软弱”。我注意到在选举之前,阿尔巴尼斯明显不想主动交恶中国,提出要以“更谨慎、更统一的态度”来和中国打交道;然而在竞选期间,阿尔巴尼斯则改口指,“中国是对澳大利亚未来的安全威胁”。

而且就像我刚才所讲,这种有毒的选举氛围将持续蔓延在选后的澳大利亚社会之中。即便工党能上台,阿尔巴尼斯大概率也需要以更强硬的表现来证明自己并非“亲华”。毕竟当与中国建立哪怕是正常平等的往来都会被视为某种“原罪”,这种扭曲的社会氛围只会产生扭曲的对华政策。

但这也不代表我对中澳关系就持一种绝对悲观的态度,事实上我认为中澳关系的最终走向,和联盟党还是工党上台其实并没有关系。看一下中澳之间的经贸数据就知道了,2021年,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国,购买了澳大利亚价值1157亿美元的出口商品,比接下来9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还高,但与此同时,中澳之间的政治关系则是完全相反,莫里森政府不惜作为“反华急先锋”一遍又一遍地试图激怒中国。就国际关系而言,“政冷经热”实际上是反常的,往往背后有着超出一国本身的变量存在,那对于澳大利亚而言,这个变量其实不难想见,就是美国。换言之,中澳关系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中美关系。当中美之间的竞合关系越来越呈现出对抗的趋向,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南太平洋的核心战略支点,也必然会表现出越来越疏远中国的政治倾向,这在短期内是不会随着执政党的改变而改变的。

因此中国要做的,就是以足够的政治智慧与政治定力,去守住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底线,而不是某些民粹主义者所鼓吹的频频对澳大利亚抡起制裁大棒,因为斩断中澳之间的经贸链接恰恰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与此同时,中澳关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要在南太平洋上,与美国协商出一个承认中国合理利益的地缘政治新秩序。中国会尽最大努力让美国和澳大利亚看到我们寻求共赢的本质,也会以最大的决心打掉某些人维持旧有霸权秩序的幻想,最终实现中澳关系去政治化,并转向“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