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120将患者送至华山医院急诊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下同)

华山路,梧桐掩映下,救护车停在道路两旁。车顶上闪烁的蓝色灯光,分外晃眼。

担架床上,躺着双目无神、浑身乏力的老大爷,一旁的老伴用上海话回答着预检台大白的流调问询。隔着面屏和N95口罩,和听力下降的老年人讲话,护士得扯着嗓子喊。

再往里走,急诊大厅出乎意料的不是外人想象中惊慌的样子——候诊的病人间隔坐开,躺在过道临时输液位上的患者不时抬起头看看输液的进度。有人因需吸氧口罩掉到了鼻子下,旁人立刻投去警惕的目光;偶尔有戴着面屏、穿着隔离衣的人走进诊室,会让人错愕:她究竟是医护还是病人。

至少,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科主任陈明泉看来,如常的急诊似乎正在回归。

当然,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这里和申城所有还敞开大门的急诊科一样,经历过特殊时期为到院患者抢回生命的惊心动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华山医院急诊手术室

危急重症患者更多了

自3月疫情暴发以来,位于静安区的华山医院总院急诊科每天都在高位运转,高峰时一天要涌入500多个病人,仅救护车就开来50多辆。“从中国老百姓思想上来说,有些病是能熬就熬。疫情期间,来到医院和回家都有种种羁绊,能到急诊科的都是拖不下去了的。”陈明泉说。

“快来人,医院门口倒着个病人。”陈明泉清楚地记得,那天保安处处长贾明昊冲他边跑边呼喊的焦急。那位患者曾强撑着到了另外的医院,然而遇上正在消杀,无法接诊。靠着最后一点意志力走来了华山医院,却晕倒在了马路上。他被发现并收治后诊断为肠梗阻,需要立即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患者被送往华山医院急诊

今年是急诊内科医生周文震工作的第三年,用他的话来说,疫情期间接诊了位“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病人”。病人身体机能平稳,但胸闷气促、心跳特别快,喘得也很厉害。一进到诊间,周文震第一反应是甲亢危象——这种又被称为“甲状腺风暴”的病死亡率很高,哪怕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询问后得知,疫情期间药物不够,患者服用并不规律;更不幸的是,病人罹患胆囊炎,感染也进一步诱发了甲亢危象。尽管在最短的时间里识别,但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讲述的过程中,周文震的语气里满是懊恼和无奈,“这次我们收治的病人中,不少是在慢性病的基础上发生急性加重。”

按惯例,急诊医生会根据到院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为他们分诊。第一类叫濒危病人,这类病人随时都可能没命,必须立即送到抢救室抢救;第二类叫危重病,危重病人来医院的时候,有可能呼吸循环相对是稳定的,但患者的症状特别严重,随时都有可能发展成一级;第三类病人则暂时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但这类病人在院观察治疗时出现异常,也要调整一级;第四类病人没有急性发病的症状,一般被称为“流水病人”。很长时间里,一类、二类的病人占急诊患者的8%-10%,但在疫情下,陈明泉发现,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5%-20%。

“前一段时间,无论是救护车送来的,还是自己过来的病人,病情都很重。”预检台护士这样说,很多人原本盘算着等到解封再来求医看病,却发现实在没法扛过去。大家心里更明白,防控形势如此严峻、交通那么不便利的情况下,患者还选择来到华山医院,是对医院的莫大信任,急诊人要尽全力救他们的命!

无论如何救治摆在第一位

陈明泉曾赴非洲参加埃博拉疫情防控,由他领衔的华山急诊与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团队,疫情下发挥了“1+1>2”的优势。“到急诊诊区的病人,都经过了预检台的相关筛查,一旦发现了高风险因素,就会被发热门诊收治;同时,发热门诊的诊治流程是由团队统一制定的,也能确保发热急症患者得到同质化的诊疗。”在预检台,陈明泉指着不远处的发热门诊标识向记者介绍,“全副武装”的护士正在为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采集咽拭子。

“但无论如何,救治总是第一位的!”他严肃地说。只要是第一类、第二类的患者到院,华山医院急诊科立即送往抢救室,抢救室满了还有缓冲抢救室;再满,还有应急抢救室备着!“一方面要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各类救治措施对症上;一方面开展防控下的检测,也很简单,先做抗原,几分钟就知道结果了,同步做核酸采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预检台护士为第三类、第四类急诊病人做抗原检测

记者在现场看到,预检台边上设有等候区。陈明泉解释,第三类、第四类急诊病人需要在此测温、做抗原,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无同室同住密接、所在楼栋有没有阳性病例、近期是否有到其他医院就诊的经历等。一般5-10分钟左右,预检台的护士就能为他们做好分型,温度高、抗原阳性或有高风险因素就转到发热门诊,其他则到急诊诊区正常就医,而一体化管理下,原本预备着的新冠缓冲病房反倒受了“冷落”。

“对于需要进入输液室、留观室等人群较密集场所的急诊病人,会要求他们在获取核酸快检阴性报告后再进入。”陈明泉补充说,“但做这些的前提是病人得给我时间和机会,当生命都要流失的时候,我们还顾得上其他吗?”

护士瞿晓炜注意到,疫情下的急诊,承担了很多原本是门诊、互联网医院就能解决的诊疗问题,最典型的莫过于配药——那个时期,任何医疗行为都是在救命。而有些病人看完了急诊,却卡在了回家路上,为了不让病人饿肚子,华山医院决定把吃饭这件事也管上。

这场大上海保卫战中,申城各医疗机构相当一部分力量被抽调支援定点医院或是方舱医院,作为“原则性不停诊”的科室之一,急诊有没有出现医护力量捉襟见肘的时候?面对记者的疑问,陈明泉摆了摆手。“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管理团队是华山医院,华山医院宝山院区也转为了定点医院。华山医院为急诊科和发热门诊配备了4部负压救护车,一旦发现了阳性感染者,我们的转运非常顺畅,也不会挤占市里120的资源。”在他看来,流程顺畅后,反而节省了劳动力。

如常的急诊正在归来

3月28日,浦东新区开始封控管理。“如果因为出不来小区的‘非战斗减员’造成急诊不能正常运转,怎么办?急诊是不能关的!”看到通知是前一晚,很多家在浦东的医生、护士连夜拉着行李箱赶回了浦西的总院。之后50多天里,近130位急诊人三班倒战斗在一起,再也没有回过家。

“虽然我们在一线,但做好了防护,还是很安全的。”周文震说,这段时间里,得空了也会和家里人报平安。从医没多久,就经历了这样特殊的考验,这个年轻医生对急诊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人心疼急诊人的辛劳,但在小伙子看来,这恰恰是急诊医生最该上的时候。“我们不怕急危重症,也能克服疫情带来治疗上的不便,只要防护做到位,我们就应该拿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急诊内科医生周文震接诊患者

急诊科的医护们明显感受到,5月中旬来,急诊正慢慢向常态化恢复,工作量接近疫情发生前的八到九成。本周,华山医院单日最高门诊量约4600人次,单日最高手术量80余台,互联网医院日均门诊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随着各专科门诊、检查检验项目的全面开放,急诊的压力也大大减轻,有些医护人员开始“走读”,进行“气泡式管理”。

向好发展下,却也生出了些意想不到的无奈——能“走读”的医护人员回家之路没那么舒心。离家上“疫”线时众人眼中的天使,此时却成了需要提防的对象,总觉得医务人员身上“不干净”,会让好不容易冠上的防范区付之东流。“可谁会想着把病毒带回家呢?医务人员是防范做得最好的,知道自己做到位了才会踏上回家路。”陈明泉呼吁,白衣天使在前线的战斗已经很累了,请市民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照顾。

陈明泉自己的专家门诊也已经恢复,有些穿着“大白”戴着面屏的病人让他有些哭笑不得,用他的话说“比医生防护做得还到位”。“新冠毕竟还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来院戴好N95口罩,不聚集,做好手卫生就好。”陈明泉同时也是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穿戴严实反而给医生的查体造成了困难。”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