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9日)上午10点
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昨新增82+637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了昨日疫情情况:昨天(5月18日),我市新增82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63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82例本土确诊病例中,34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63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5月18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203例、危重型60例。
5月18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1例,64岁,男性,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入院后因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他未曾接种过新冠疫苗。
截至5月19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919076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266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700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阶段,我们持续开展了
基于三区划分的
“抗原+核酸”组合筛查。
根据筛查结果,
5月18日全市共划分:
封控区3109个,涉及人口数约71万人;
管控区12842个,涉及人口数约236万人;
防范区56117个,涉及人口数约2022万人。
各区新增感染者
居住地信息具体如下
杨浦:18+190→
黄浦:9+66→
浦东:13+62→
虹口:7+67→
静安:13+56→
闵行:0+52→
宝山:2+43→
徐汇:4+40→
长宁:2+17→
嘉定:10+8→
松江:2+13→
普陀:2+11→
金山:0+9→
青浦:0+3→
崇明:无新增
奉贤:无新增
拟从本月22日起
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
轨交首先恢复这4条线路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城市的生产生活也将逐步恢复,有序恢复城市公共交通势在必行。关于这方面,市民非常关心公共交通什么时候可以恢复运营?有什么计划和安排?
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介绍,首先,必须要指出的是,下阶段转向常态化防控之后,对公共交通运行提出了新要求,即:公共交通在为广大市民提供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必须把保障广大市民安全出行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这个安全,不仅包括公共交通本身的运行安全,更包括疫情防控的安全,严防疫情通过公共交通系统传播。

因此,关于公共交通恢复,我们有两点考虑:
一是逐步构建健康出行、具备快速应急处突能力的公交系统。我们将在车站、车厢等处广泛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引导乘客扫码乘车,所有乘客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同时,还将加快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建设,整合支付和验码环节,实现一码通行;设置车站缓冲区,迅速开展异常处置等。

二是分步、稳妥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恢复。共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近期我们已开始在远郊区开展公共交通压力测试。金山、奉贤、崇明等区逐步恢复区内公交线路,巡游出租车也正在逐步开放通行。
第二步,随着全市各区疫情形势的平稳,拟从本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综合考虑全市疫情防控和“三区”划分情况,结合公共交通自身防控能力和条件,我们将以覆盖度高的地铁长大干线起步,辅以相应的地面公交线路配套衔接,重点连接交通枢纽、医院、商圈,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
其中,轨道交通将首先恢复3、6、10、16号线,地面公交优先恢复273条线路,以此为基本网络覆盖所有中心城区,以及全市机场、火车站、三甲医院和各区中心医院(其中连接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始发线路8条;连接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虹桥站的始发线路19条;途经医院的线路212条;与轨道3、6、10、16号线衔接配套线路34条)。

此外,关于私家车、巡游出租车的通行,我们正在同步研究恢复方案。
关于对外交通,将在维持目前离沪要求不变的基础上(“48小时核酸阴性+24小时抗原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逐步增加铁路上海虹桥站、上海站到发列车数量。我们将严格查验离沪人员核酸、抗原证明,坚决严防疫情外溢。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明朗和出行需求的恢复,我们已在同步制订这一阶段的增线增能计划,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的线路、运能。
第三步,直到疫情形势彻底平稳,市内公共交通将全网恢复基本运行,对外交通也将基本恢复。
从整体来看,当前公共交通正处于逐步恢复的起始阶段,可能与广大市民朋友的期待还有差距。请大家保持耐心,并欢迎向我们提出建议意见。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在确保防疫、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优化公共交通安排,并对外公布,更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

市交通委:已完成
1.8万余辆
公交车“场所码”张贴
一线员工“2+1”检测
上海公共交通已经停运一个多月,马上要恢复运营了,如何保障运营的安全?又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
发布会上,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这段时间,交通一直备受市民关注。根据市防控办总体部署,近期,我们会同公交、地铁等城市交通运营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有序恢复各项工作。

针对封控期间车辆设备长时间停用的情况,近期,我们要求运营单位,提前安排人员复工返岗,组织对车辆和设施设备开展运营前的维保、调试、故障排查和防疫消杀。
一是做好设施设备维保。各运营单位对封控期间的公交首末站、公交车、地铁站、地铁列车的接触网、变电、信号、线路、站台门、限界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
二是做好运行前安全检查。公交方面对车辆空调系统完成系统的功能性检查和消毒,完成对车辆的例行保养,进行了4万余辆次的安全防火检查,并对1086台充电桩、30座整流站,以及无轨电车架空线网完成安全检查;地铁方面也开展了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灭火器、给水管系、应急照明、疏散标志、临时通道等处于良好状态。
三是做好地铁运行压力测试。从5月5日开始,地铁采用跑图方式磨合、验证设施设备,开展了全网络空载试运行,对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抢修,全面做好恢复运营的各项准备。此外,按照“早发现、早处置”的防疫要求,我们还要求运营单位,在公交、地铁的车辆和车站,采用“一车一码”“一站一码”的形式,张贴或布设了“场所码”“数字哨兵”。
目前,已完成了1.8万余辆公交车的“场所码”张贴;449个地铁车站、37个基地和控制中心实现了“场所码”全覆盖;部分区域枢纽站布设了52套“数字哨兵”。

市民乘坐公共交通
需有48小时内
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应主动扫场所码
市民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的时候,有哪些具体的防护要求?对乘客有哪些提示?
发布会上,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要做好公共交通恢复运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既需要运营企业严格落实交通工具、营运人员的各项防疫措施,也需要广大市民配合和遵守有关的防疫要求。
乘坐市内公共交通主要的一些防疫要求:
一是市民乘坐本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水上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应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乘坐上述交通工具应主动扫描场所码。
于福林说,希望广大市民配合和遵守这些防疫要求,乘坐交通工具时能够主动扫描场所码。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着想,因为一旦出现疫情传播的风险,场所码能够便于相关部门开展快速流调和精准排查,帮助防止疫情扩散。

对于拒绝扫描场所码,或者扫码不符合要求的乘客,工作人员是有权拒绝其进站或乘坐的。同时,对不遵守本市有关防疫规定,擅自乘坐上述交通工具,造成后果的,也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后续,我们会发布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的疫情防控须知,详细告知有关的防疫要求,希望广大市民关注和配合。同时,我们也会根据我市疫情防控的形势,以及有关的防控要求,及时调整须知,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最后,衷心感谢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我们共同维护好安全、健康、有序的出行环境。
全市所有寄递企业的分拨中心、
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
预计到6月中上旬全部恢复运营
发布会上,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冯力虎表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员工的闭环管控、核酸检测等健康要求,采取对生产场所分区管控,对运行的车辆和邮件、快件定期消毒消杀等措施的基础上,行业的复工复产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安全有序地推进当中。
在各方的努力下,上海在前不久发布了两批复工复产的白名单企业,到目前为止复工复产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分拨中心和网点的运营正在逐渐恢复。

目前上海全市有20家大型的分拨处理中心已经投入运营,涵盖了邮政企业、各主要品牌的快递企业、跨境寄递企业和外资公司,还有8家分拨中心将于近期陆续投入运营,恢复运营的分拨处理中心已经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580多家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开始对外营业,返岗的一线从业人员接近2万人,运能运力正在逐渐释放。
预计到6月中上旬,上海全市所有的寄递企业的分拨中心、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能够全部的恢复运营。
来源:新闻坊综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观新闻、看看新闻Knews、第一财经
编辑:日月、许露露(见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