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重拾失落百年的广州明信片”馆藏通草画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草画内容丰富,通过绘制广州的市井风情和民间风物来介绍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草画内容丰富,通过绘制广州的市井风情和民间风物来介绍中国。

5月13日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重拾失落百年的广州明信片”馆藏通草画展上,200多件套通草画展出。通草画拥有广州“明信片”之称,在18、19世纪,它专门销往国外,成为国外了解广州,尤其是十三行,以及清朝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又叫“外销画”。

清朝景象

通草画中藏有最辉煌的广州

18世纪,清朝仅保留粤海关作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的发展进入到历史性的顶峰时期。一些熟悉国外绘画风格和广州本土风情的职业画师专画通草画,满足西方市场需求。来华贸易的商人购买通草画,将异域风情带往他们的国家。

在展出的通草画中,非常多作品以十三行为创作题材,无不展示来往船只繁密的繁荣贸易景象。一组由澳门南湾、虎门、黄埔和十三行商馆区的组图展示了国外船只来华贸易的全流程。

来华贸易的船只,澳门是首站,在这里向清政府申请贸易许可,获准后由持官方牌照的引水员引领进入珠江河道。虎门则是珠江的门户,海关官员检查贸易许可证与引水员的执照,核查船员和武器,核准后监督商船行至黄埔,以防止中途走私。国外商船停泊在黄埔,缴纳各种税款后,海关颁发开舱准许证,开始卸货。国外商人雇驳艇把货物运送至十三行商馆。

陶瓷、茶叶、丝绸是清朝时期出口的主要商品。在通草画中,茶叶生产制作是常见的题材。在展览中,12幅通草画组图描绘了茶叶种植、制作、装箱、称重、收购等过程。难得的是,画作还细致地描绘了茶叶箱,上面清晰地写着15种外销茶叶品种,其中还有部分是现今都未曾再明了的品种。

通草画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照相技术未发明前成为最为直观展示清朝时期官府市井生活景象的表达方式。画中有街巷之中卖糕点、卖花、卖装饰品等商业活动,也有街头戏耍的民间风情,还有来自官府的建筑风格绘画、生活起居日常等。此些内容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有益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境况。

失落百年

收藏家从世界各地回购捐赠

奇异的是,这一能够全面细致展示广州乃至清朝时期人文、历史、景观多方面的绘画作品,曾经“失踪”了百余年。

能够理解的是,通草画作为外销画,本就是以销往国外为目的而创作,当今多被收藏在国外博物馆的景象亦能理解。加之清朝末期广州一口通商局面被打破,以及照相技术的发明,通草画的功能逐渐被替代。

据媒体报道,2000年时,一位名叫伊凡·威廉斯的英国老人携带通草画踏上广州,寻找所画之处。通草画的再现引起了学者高度关注,这一古时的绘画作品绕了地球一圈重回故土。

王恒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收藏家,还是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荣誉馆长。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与众多博物馆不同之处在于,其馆藏物品绝大多数以社会捐赠为主。据介绍,馆藏5000多件物品中,有超5000件来自王恒一人捐赠。

王恒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爱好收藏,收藏品类集中表现了最为辉煌的广州十三行。王恒告诉南都记者,在广州的历史上,自从一口通商后,广州是最为辉煌的。在此之前,广州还有被称为“流放之地”。历史上的广州十三行于他而言是极具魅力的。他在世界各地回购通草画,并捐赠给十三行博物馆。他说,由于他人知道购买藏品后是作捐赠用途,得到了一些收藏家的大力支持,回购过程十分顺利,价钱也是“几乎不赚钱”的价格。

对于捐赠一事,王恒介绍,他从2013年开始捐赠,在十三行博物馆开馆之际,便捐赠出了大量有关十三行的藏品,充实了博物馆的馆藏。他思考财物的归宿时,认为“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他自己认为是宝贝的东西,在先人看来只是一件普通物品。由己及人,这是他不将这些藏品传给自己下一代的原因。

传承创新

广美教师全新创作通草画作品

此次展览展出的200多件套通草画中,绝大多数都是保存完好的。不难发现,其色彩鲜艳,立体感极强。这和通草画的工艺十分相关。通草画的取名源自它的纸张,并不是通常意义上通过纸浆法制作的纸,而是以通脱木茎髓切割而成。由于树茎大小有限,每张纸的大小也就巴掌大小。其纸张小,也方便携带,天然地具备了方便携带流通的特点。

小小通草纸非常适合水彩画的着墨,其效果斑斓缤纷,很受画师的喜爱。与一般作画方式不同的是,通草画需要在纸张的两面着墨,由此它的立体感十分突出。

当越来越多的通草画回国进入博物馆后,对它的研究开始了。在此次展览中,也展出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与中山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合作完成的2019年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清代通草画纸张、颜料分析及保护研究》成果,向观众揭示通草片这一独特绘画材质的特点及颜料成分的奥秘,观众也可在现场直接接触和用显微镜观察通草片。如今,通草画也有传承与创新。展览展出了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张静修复的清代通草画,还展出了她全新创作的通草画作品。十分吸引人的是,张静笔下的通草画作品更加精致,细节丰满,质感十足。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