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建国、高级工程师李维薇、助理研究员刘鲁明等主编的《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精品集萃》5月17日正式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该书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标本馆网络科普委员会组织编写,来自中国科学院20个生物标本馆70多位一线专家和工作人员共同编写完成,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标本及标本馆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而产生的。生物标本携带着丰富的物种和产地数据和信息,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是不可再生的国家战略资源之一。生物标本馆(博物馆)不仅收集和保藏生物标本,还肩负着科学知识普及和教育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书第一部分对中科院生物标本馆的历史沿革,在我国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普及中的重要地位和已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概述,并比对国际知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或标本馆现状,对中科院生物标本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第二部分为该书主体,从中科院20个生物标本馆(博物馆)保藏的2280多万号(份、件)生物标本和近24万号模式标本中,精选了其中400号(份、件)最珍贵、最有意义、最具代表性的馆藏精品进行展示。在400份标本中,有化石标本60件、真菌标本21份、植物标本165份、动物标本154号;有模式标本89号;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植物5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67种;有受到灭绝威胁(极危CR、濒危EN、易危VU)的131个物种;有CITES附录I物种22种,附录II物种19种。该书还对中科院20个标本馆作了简要介绍(中英文),包括各个馆的历史沿革、标本保有量、馆藏特色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书向国内外展示了我国生物标本馆事业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成果之一。时值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之际,该书的出版也是对本次大会的献礼。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贵升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