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是为了活着,也是为了健康。如果我们总是一味把治疗引起的器官衰竭,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归因于癌症本身是不合适的。癌症固然可怕,但治疗不当亦会对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在会诊时,看到一位病人的CT片,观察到腹膜位置有占位,“这个癌型一般不会转移到这里呀?”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担心是不是看错了,又拿起了检查报告单,发现确实是转移病灶。再与病人沟通后得知,这是种植性转移造成的病灶,至于为什么?病人也无从得知。

于是询问手术结果,方才得知病人做的是微创手术。结合许多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情况,发现复发风险较高,便提出了一个猜测,“肿瘤提倡大范围切除,就和土豆坏一个黑点一样,只挖黑的那一块,土豆一下锅会发现味道是苦的,说明土豆还是坏的。可是挖得大一点,土豆还能吃。手术也是这个道理,切除可见的病灶后,还会对临近的淋巴结,正常组织多切点,以防万一。”

“微创手术是一种新手段,是在CT、超声下挖个小口来切,就开了个灯在包裹取东西。这样恐怕不如直接把包裹打开,取得干净。”

“而且,微创手术器具接触了病灶,那么小的口出来的时候,会不会有病灶遗漏的风险呢?恐怕还是有的。”

这位病人因为种植性腹膜转移,后续可能要面临二次手术,或者放化疗;但是如果他第一次是传统开腹手术,没有出现种植转移,这种风险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这种情况下,他将要进行的二次手术或放化疗就属于被动的“过度治疗”,这些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每次提醒来诊患者,“要避免过度治疗”但是大家似乎对此不太了解,以为就是不让频繁化疗,手术过度切除;其实这些过度医疗责任并不在患者、家属,更多是源于医生的思维误区。

常见的肿瘤过度治疗

微创手术,它创伤小,较为安全,大夫选择它也是为了病人着想,希望伤口小些,可以恢复快些,减少对肿瘤的刺激。但事与愿违,种植性转移可能导致后续其它治疗,让患者被动接受“过度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疗,原则上国际抗癌联盟提倡5期化疗,在接诊过的一些美国、澳大利亚的癌症病人发现,医院5次化疗后,就对病人说:“西医治疗已经结束,化疗不能再进行了。”但是,我们国内总是“保险起见”,有时候会8次、10次,甚至更多,想“除恶务尽”。可结果是肿瘤从未被完全清除过,反而病人身体先扛不住了。

传统手术,恶性肿瘤不单单是看得见的肿块,还有看不见的微小病灶,所以一般主张扩大范围切除。但是有些大夫用力过猛,会大范围全切,比如小胃癌,上部有肿瘤,把全胃都切除了。看起来保险,可是肿瘤细胞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转移的,血液中的病灶切不掉,那再看全胃都没了,饮食会不会影响,生存质量如何呢?

中医药,也有误区,中医百家争鸣,有的中医师是攻毒派,提倡用毒性药物攻毒排毒对抗肿瘤。但对于身弱体虚的中晚期病人,攻毒会显得不合时宜,一味攻伐反而损伤元气,导致免疫下降,肿瘤细胞肆意妄为。

面对癌症,“不冒进,可以避免许多误区”

那么多肿瘤治疗的误区,多是源于人思维上的误区。对癌细胞“除恶务尽”,“一味攻伐”,“穷追猛打”,往往是导致过度治疗的主因。中医接诊的病人多是中晚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普遍都是在其它医院治疗过,觉得没有办法了,死马当成活马医了,才想到原来还有中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后,发现中医的治疗理念是以“平衡”为核心,不是一味攻伐,一味扶正,是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来求诊时,都是先问:“你自己说说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是以病人的主诉为切入点,在制定主方时,捎带调理下主要症状,交代患者不要过度忌口,不要加重肠胃负担,为什么?是为了让患者感到平和,一步步改善整体状态,实现康复。

“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不走弯路,求平衡就是捷径,用药平和,健康指导合理,让病人感受到宁静,心态上稳定下来,思维上不冒进,那许多过度治疗的误区可能就在无形中被避免了。

【声明: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