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失败就是一种选择,如果没有失败,就说明你的创新不够。

——埃隆.马斯克

昨天晚上,我跟儿子Alex熬夜在线观看了 网飞在四月上映的一部关于埃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的纪录片-- 《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看完,我和儿子都被感动了:埃隆.马斯克的一小步,将是人类的一大步,因为人类飞向太空,移民火星的梦想有可能在我们有身之年会变成现实......

Alex跟我说起对马斯克的崇拜:“他就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真的太喜欢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畏惧失败,

永远坚持!再坚持

这部由夫妻档、奥斯卡获奖导演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金国威 (《徒手攀岩》的导演)操刀的纪录片,讲述了 SpaceX 鼓舞人心的崛起历程,以及埃隆.·马斯克 20 年来野心勃勃的商业太空旅行所做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中重现了Space X搭载NASA资深宇航员道格·赫尔利和鲍勃·本肯的“龙飞船“送上太空,又将火箭回收的全过程。 这是人类首次由私人公司操刀,将宇航员送入太空,Space X和他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将被载入人类的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历史性的火箭升空现场 来源:NAS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马斯克在紧张地观看发射过程

载着两位宇航员的“龙飞船“,首发当天并不顺利,遇上了恶劣天气而被取消,这对准备了十几年的团队是一个打击,每一个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SA 宇航员道格

宇航员道格说,停飞是一次重来的一次机会,但最担心的却是儿子情感上难以承受,因为他已经鼓起勇气和父亲告别过一次了。现在却要再来一次告别,这对一名十来岁的小朋友来说太过残忍。

但第二次发射的时候成功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埃隆.马斯克说:” 命运对我们微笑,让我们走到了今天。 “他几次哽咽,并承诺要把两位宇航员安全带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发射一直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发射成功并不意味着任务成功,还面临后面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回收飞船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探索光环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的风险。但幸运的是两位宇航员他们的太太也是宇航员,而且给予对方相互理解和支持。道格的太太凯伦曾参与两次太空飞行,鲍勃的太太梅根曾参与太空望远镜的维护。 他们这两家人,让我们看到了对宇航事业的热情和喜爱,勇气和希望!

在“龙飞船”起飞前,梅根既兴奋又担忧,因为太空飞行中不可控因素太多,何况这是Space X龙飞船第一次载人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SA 宇航员梅根,鲍勃的太太

你想要让孩子明白,在 我们的一生中,有些事情是有风险的。但如 果这件事能带来一个更好的世界,这样的冒险就是值得的。” 道格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太空飞行从来就是不安全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美国太空飞船返航曾发生过的悲剧。2003年2月1日,人类航天史上发生第二次严重的太空梭事故 。 执行第28次太空飞行任务的哥伦比亚号太空梭,在完成任务后第17天返航时,在太空中气化 ,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哥伦比亚太空穿梭机遇难的七宇航员

Space X在20年来,发射“未载人”火箭的过程中,也曾遭遇无数次失败,被网友戏称“在爆炸中学到东西”的公司。但马斯克的过人之处,在于坚持!坚持!再坚持!在失败中改进,把每一次失败当成一次迈向成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paceX 20周年生日这天,粉丝曾送上一份火箭爆炸合集作为礼物。

SpaceX的20年历史就是决心和坚持的最好例子。

感谢你从未放弃,马斯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02年成立以来,SpaceX的火箭就一直与失败如影随形。

最初三次火箭爆炸,差点导致新生的SpaceX破产,而后来的发射前爆炸、发射后不受控制、着陆问题等数次失败经历,甚至让人们将火箭发射的焦点一度集中在“这次会不会爆炸”上……

天知道这需要两位参与飞行的宇航员有多大的勇气,参加这次的飞行。Alex跟我说:“他们太棒了!”

幸运的是,龙飞船和空间站的对接是顺利的,鲍勃·本肯还把儿子最喜欢的恐龙玩具“偷渡”到了太空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两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完成更换电池的任务

在万众瞩目之下,两位宇航员最终成功返航,创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私人企业将人类送上空间站并成功返回地球的先例 。而这次飞行的后面是埃隆.马斯克20多年来厚积薄发,在无数次失败中坚持的勇气!

很多国人觉得这没什么, 中国最近不是也有两位宇航员从太空返航吗?不明白为什么埃隆.马斯克得到那么多欢呼和掌声,Netfelix还给拍了这部纪录片,有必要吗?

咱抛开爱国主义不说,从人类太空探索的征程来看,他所做的事情的意义:“ 在宇宙飞行的历史上,只有四个存在将太空舱送入轨道,并成功地回到地球,那就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埃隆.马斯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隆.马斯克过人之处不止是实现火箭发射、回收,最重要的是 实现火箭重复利用,降低太空发射的成本,让普通人上太空旅行可能成为现实,而这是很多国家举全国之力也未能实现的目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目标是征服星辰大海,当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时候,能将人类送上火星,作为避难所。正是这种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这种伟大的愿景,支撑他走过了一次次的失败,但依然坚定不移地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子”Vs“梦想家”

人类如果失去了梦想,与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埃隆·马斯克多次濒临破产,被人嘲笑,被人骂“世纪最大骗子”、“美版贾跃亭”,有好几次在电视采访时落泪。

但埃隆.马斯克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和太空迷的偶像,也是年轻人包括我儿子Alex的偶像。因为,他代表一类人: 改变世界的梦想家。 他既有乔帮主对消费者心理的精确把握的能力,又有比尔盖茨跳出舒适区的勇气,连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也说:

“我有些嫉妒马斯克,How Musk be Musk?”

“希望这世界上有更多像马斯克这样的人。”

作为一个每天都在梦想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并付诸实践的人,他真当得起孩子们对他的崇拜。当记者们采访马斯克问及SpaceX宇航员衣服时,马斯克说:

“这套衣服花了3-4年设计,目标是保证使用方便、安全情况下,一定要美观。衣服好不好看真的很重要,我想要达到的目标是小孩子会想要穿这套衣服,让美国重燃航天梦想,每天醒来都兴奋的那种。”

你说小孩子怎能不喜欢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Space X 宇航服

马斯克一直想要整个世界都知道,他和其他硅谷的企业家完全不一样。他不去追热点,他也不会被那些投资的想法腐蚀。他一直坚持实现自己的计划。“我真的从大学就开始想这些东西了”,他说,“这不是根据事实创造的故事。我不想像一个新手或机会主义者。我也不是投资家。我喜欢把那些对未来有用的技术变为现实。”

在卖掉自己初创公司PayPal后,埃隆·马斯克不惜风险将全部资产投入了他所创立的3家公司, 聚焦于改变人类命运的三个不同领域:气候问题、对单一星球的依赖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问题。

马斯克认为,如果仅局限于一个星球,人类的长期生存将受到威胁。人类早晚有一天会因一大灾难而毁灭,例如小行星撞击地球、超级火山喷发、核战争或一次瘟疫大流行。因此,马斯克于2002年5月创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这次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让我们看到了不堪重负的地球遭受“瘟疫大流行“的现实,愈加感受到他的远见和执行力。 当美国很多政客在打口水战的时候,他却坚定不移地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造福全人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创立的特斯拉汽车公司、SolarCity和The Boring Company公司无一不是致力于加快更环保的电动汽车和交通运输的电气化进程,以减少气候风险。

马斯克觉得超级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的未来构成巨大的生存风险。因此,他于2015年12月创立了非营利性公司OpenAI。目的是发展对人类"友好的人工智能",免费提供其研究结果,为的是使人工智能透明和更安全,还旨在防止强大的集团垄断人工智能。

Space X载人航天器发射的成功可能让马斯克能影响到更多青少年,使他们励志为整个人类谋福祉,而不是成为夸夸其谈的政客或是趋利避害的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成就“钢铁侠”

埃隆·马斯克于1971年出生于南非。他的母亲梅耶·马斯克是一位模特兼营养学家,父亲埃罗尔·马斯克(Errol Musk)是一名电子机械师,马斯克称其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马斯克是一个瘦弱矮小,性格内向的小男孩,喜欢读书,鼓捣电脑是他的最大爱好。 因为不怎么爱说话,曾被家人带去看医生,担心他有失语症。在学校里,他的同学看不起他,经常欺负他。

直到他长成了一个大男孩时,他才学会还击。像所有日后有非凡成就的人一样,Elon在小时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样。经常在思考问题,他还和兄弟一起搞买卖,赚外快。还编写了一个游戏,赚了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隆·马斯克传记》

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据他的弟弟金博尔·马斯克回忆,自青少年时代起,埃隆·马斯克就对读书如饥似渴。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似乎就书不离手。

“他每天读书1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金巴尔说,“如果是周末,他可以一天读完两本书。” 全家人去购物的时候,经常发现埃隆中途不见了,妈妈梅耶和弟弟金巴尔就跑到最近的书店去找,总能看见埃隆坐在地板上全神贯注地看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埃隆会在下午2点放学以后自己跑到书店去,一直待到下午6点父母下班回家。他喜欢翻阅小说和漫画,后来也看非小说类书籍。

“有时候他们会把我赶出来,但通常不会赶我,”埃隆说。他列举了《魔戒》、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和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严厉的月之女王》(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这些是他的最爱,当然还有《银河系漫游指南》。

“有一次,我把学校以及邻近图书馆的书都看完了,” 埃隆说,“大概是在三年级或四年级的时候。我试图劝说图书馆员帮我订更多的书。之后,我就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这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而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实际上,他已经将两套百科全书读得烂熟于心了——虽然这对他交朋友一点帮助都没有。

这个男孩儿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百科全书把他变成了一个百事通, 他总是表现出无所不知的样子。

比如在饭桌上,托斯卡.马斯克很想知道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而埃隆可以脱口而出近地点和远地点的精确数字。“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托斯卡总是说,‘问那个天才少年’,”妈妈梅耶说,“不管我们问他什么,他都记得。”埃隆用这种笨拙的方式巩固了他书呆子的声誉。“他不是很爱运动。”梅耶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硅谷钢铁侠》

很适合中学生阅读

对于马斯克来说,这种状态却让他受益匪浅。 在五六岁的时候,他就找到了一种抵挡外界干扰的方法,让他可以集中精力在一项任务上。这种能力部分源于他的思维方式。 他在大脑中呈现的图像清晰且具体,就像是今天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工程图纸。

“就好像大脑中专门用于视觉处理的那部分——本来应该处理眼睛接收的图像,却被内部思维占据了,”马斯克说,“我现在无法做到这样了,因为有太多事情分散了我的注意力,但是在我的孩提时代,它却总能发生。你用来处理视觉信息的很大一部分大脑,被内部想法占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学科的迁移能力

传统观点认为,为了成为顶级人才,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而埃隆.马斯克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专业知识覆盖了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等领域。

他既博又专的能力是从何而来,孩子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什么呢?——学习他通过大量阅读习得新知,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为己所用,跨学科的迁移能力。

青少年时代,他阅读涉猎的范围涵盖科幻小说、哲学、宗教、编程、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随着年龄增长,他的阅读和职业兴趣扩展到物理、工程学、产品设计、商业、科技和能源。对知识的饥渴使他得以通过阅读了解在学校未必能学到的各种学科。

与此同时,小时候的思维方式还让他发展出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学习能力: 跨学科的迁移学习方法,即将他从一个领域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领域,将从一个行业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行业。

你能想到吗?马斯克制造Space X火箭的一些基本知识是通过阅读自学的。 “我们都在硬石咖啡厅内的小屋里待着,而埃隆却在那里读一本晦涩的苏联火箭手册。那本手册都发霉了,似乎是从PayPal买的,”PayPal的早期投资人凯文·哈茨(Kevin Hartz)说,“他在研究这本手册,并且公开谈论太空旅行和改变世界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3月,美国疫情逐步恶化后,他宣称要造呼吸机,解决医疗设备供不应求的问题。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起,怀疑他在作秀——你一个汽车公司老板,跨界造什么呼吸机?万万没想到,就在美国确诊病例超过36万时,他不仅上演及时雨,而且说到做到,展示出特斯拉呼吸机——用特斯拉电动车零部件打造。用汽车领域的知识去解决医疗问题,除了他,天知道谁能高效做到!

所以, 埃隆·马斯克被公认为是顶级的“专家型通才”的代表,也就是大家提到的“T”型人才(T-Shaped) ,指的是既具备横向宽广的通用才能,也有垂直纵深的专业本事。不仅要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

“T”型人才的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桃莉丝‧巴登(Dorothy Barton)首次提出,早在1995年,巴登在其著作《知识之泉》《Wellsprings of Knowledge》中提到,如微软、惠普、IBM等科技巨人,现在需要的不只是单纯的工程师,而是拥有第二、第三专长的T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I”型人才,是指在某个专一领域中具有专精技术的人才,也就是一般人常讲的“专才”,而T型人才则是指除了在某专一领域中具有专业智能之外,并同时对于其他相关领域都有一定相关知识的人才,也可以说是具有较广泛智能的人才,泛称为“通才”。换言之,在“I”的架构下,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下,如何伸出两只手搭在其他的领域,可以长出什么样的可能性。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龙在《工作大未来》一书中指出,“ 考上好大学,能进入大公司或政府机关工作,从此过着安心稳定的生活,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面对外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和当下全球环境复杂的变局,只有一项专才的“I”型人才已不敷使用,尤其在全球各国往工业3.0产业转型、创新的过程中,唯有像马斯克这样跨领域的“T型人才”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离舒适区的成长心态

如果让你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大量的成功和肯定,一种是不断的挑战。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企业家第一》网络杂志的联合创始人爱丽丝·本丁克认为:不要关注马斯克实现成功所采取的方式和成长的路径,他的成功是没有办法复制的。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他拥有什么样的心态模式上。马斯克的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让他能够持续地学习,而不是躺在城市指南和在线支付的成功上睡大觉。他投入巨资,成为他以前几乎没有触及的领域的专家。他渴望学习,结合他无畏的决心与意志,使SpaceX和特斯拉成为可能。

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 是由知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率先提出的。德韦克博士非常痴迷于对失败的研究。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是赢家,做什么事都成了,例如埃隆·马斯克;而另外一些人则一直跌跌撞撞、持续失败,好像这辈子都看不到希望?

德韦克博士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些基本信念为我们塑造了完全不同的心理世界,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无论你是否意识到。

拥有 固式心态 的人从不奢望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关注的是眼下的自己。他们认为智力是先天决定,固定不变的,所以他们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自己任何时候都显得聪明能干,不惜代价去证明。如果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说明自己不够聪明不够能干。失败和障碍显会得自己无能,所以要拼命避免和隐藏。

而拥有 成长心态 的人相信智力是可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他们的首要原则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努力,就可以不断提高。失败和错误在所难免,所以最好是直面和克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式心态 的父母传达的信息:我们不在乎你是谁,你喜欢什么,以及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爱你尊重你的唯一条件就是你能考取哈佛大学。

具有固式心态的 CEO喜欢被人捧得高髙的、喜欢自己在别人眼里完美无缺的形象。他们会躺在已有的功劳薄上裹步不前,害怕冒险和新的挑战。他们缩减研发经费,希望从旧有的成功产品中挤出新的利润。而像埃隆.马斯克这样具有成长心态的 CEO 则会喜欢冒险与挑战。他们不断地寻找新的产品,并不断地寻找优化的方法,最终走向成功。

影响很多人成为跨领域“T”型人才的核心原因是大部分人缺乏“成长心态”,希望停留自己熟悉和擅长的舒适区,不敢去接受新的挑战,害怕面临可能的失败和挫折。

要想培养孩子成为跨领域的“T”型人才,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成长心态”的人,有深度也有宽度,在自己熟悉的范畴之外,也勇于拥抱改变,思考创新事物。

但德韦克博士指出:对大部分人而言,两种心态模式的争斗和博弈是经常的。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年轻时积极进取的人,到了晚年固步自封。

因此, 我们要像锻炼肌肉一样,去锻炼孩子也包括自己的心态模式。 并非每时每刻都必须高昂积极,相反,成长心态是真实面对挫折、缺点和问题,也会沮丧,也会难受,但会继续努力向前。就像埃隆·马斯克一样,坦然面对失败,绝不轻言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当Space X火箭三次连续发射失败时,60分钟电视节目主播Scott问他为何没考虑打包走人。他回答简单而干脆,“Never(决不)”。“我从没放弃过,除非我不得不死去或者丧失行动力。”马斯克说。

现在,他吹了十几年的牛皮终于兑现了!也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钢铁侠。

所以,我们可以跟孩子们说: “不要害怕挑战,去征服你的星辰大海吧,不要轻言放弃,总有一天你会成功,因为埃隆·马斯克就是你的榜样。”

*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