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走进潍坊市景区村庄——高密市夏庄镇东李村。

在高密有一个中国楹联镇“夏庄镇”,镇域内拥有一条江北楹联第一街“夏庄大街”,沿着夏庄大街走到最北端,便是著名华夏红纸第一村“东李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密市夏庄镇东李家村是一个以红纸对联、扑灰年画为主要产业的专业村。全村60%的农户专业生产红纸对联和扑灰年画,年产红纸对联3000余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素有“华夏红纸对联第一村”的称号。2011年,被山东旅游局评为“山东省民俗文化旅游特色村”。

全村主要产品红纸对联、扑灰年画和各种字画,红纸有大红纸、五色纸、 “全年红”不掉色对联专用纸;对联有烫金对联、撒金对联、书法对联、闪光粉对联、油墨黑亮对联等20多个品种。产品已从几十个品种发展到几百个品种,从业人员由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上千人。每年秋天全民齐上阵,形成加工运输一条龙。该村加大包装运输和销售整合力度,成立了合作社和楹联协会,实现了文化产品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提高了产品质量,为赢得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秋冬,红纸对联生产进入旺季,东李大街上放眼望去,客商云集,人头攒动,东李村到处充分“中国红”。村路两旁的店铺售卖各式各样的春联、福字、年画、红纸,有的老板图喜庆,一进腊月就换上了红袄。各地来的批发商熟练地询价、验货,小货车一趟趟出入村口。

东李村有数百年制作春联的历史。“春秋产、冬天卖,好日子围着红纸转。”今年64岁的村民李兆成说。

李兆成有30年手工制作红纸的经验,制成的红纸不仅颜色正,还可以分为哑光红和亮光红,在日晒下不易褪色。李兆成一天能做1500张红纸,但总是赶不上卖的速度。“很多人觉得自己买红纸、写春联过年有仪式感。”李兆成说,“忙的时候,我连梦里都在做红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李村约有200户人家,从事春联相关生意的过半,因此东李村的年味也比别的地方来得更早、更浓。“虎年的原创生肖图案我们去年4月就设计好了,每年都是这样,过了年就开始构思下一年卖什么。”春联生产商王刚说。王刚今年33岁,大学毕业后回乡建厂,12条流水线日产6万副春联。

机械化生产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让春联有了更多样式,印刷体、书法体、卡通字体,大红纸、植绒布、贴纸,客户的不同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疫情发生后,带有平安、健康等寓意的春联更受消费者欢迎,而‘家和万事兴’则是年年畅销的主题。”王刚说。

这两年,王刚把春联卖到了网上,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文案印制春联。“不少年轻人把流行语、谐音梗写到春联里,比如上联是‘脱单不脱发’,下联是‘发财不发福’。”2021年,王刚经营的工厂用纸1000吨,销售额超2000万元,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6岁的赵瑞贞就是其中一员。由于身体不便,赵瑞贞无法外出务工,几年前

她开始在家门口打工做杂活,一天收入七八十元。“干这个不累人,心情也好。”她说。

今年56岁的赵瑞贞就是其中一员。由于身体不便,赵瑞贞无法外出务工,几年前她开始在家门口打工做杂活,一天收入七八十元。“干这个不累人,心情也好。”她说。

“好日子,贴对子”成了当地人的生活写照。乡镇主街道上,百余家店铺门前都贴着对联,窗帘店贴的是“物美价优合我心,精挑细选随君意”;饭店贴的是“选料天然人满意,用材地道客回头”;汽配店则是“车通路畅拓鹏程,艺博技高赢骏誉”……

夏庄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李然说:“‘红产业’带来了‘红票子’,让大伙都过上了红日子!现在镇上还有一批人自发研究起了年俗文化,乐呵着呢。”

夏庄镇东李村加工对联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一开始是纯手工印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已发展到了半手工半机械和纯机械印刷时代,不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联的式样也由原来单一的红纸黑字演变成现在的金星大红纸、烫金对联等几百个品种。

通过夏庄镇东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旭介绍,我们得知:中国楹联协会在夏庄设立了全国唯一一个以研究春联创作、运营、传播于一体的春联创作中心,为夏庄春联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夏庄镇党委政府在楹联文化打造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推动楹联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规范产业方面,开拓市场,增加楹联文化经济效益,由原来80多家散户,通过整合资源达到了40多户,开创了楹联文化的新局面。原来红纸对联一年销售2000吨,现在增长到4000吨至8000吨。

李旭说:“现在销售渠道网络化,东李知名度确实是高了,基本上全国各地都知道我们高密市夏庄镇有个红纸对联村。目前夏庄镇楹联产业涉及十多个村1500户,从业人员4000多人,产品销往广东、新疆、东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高密市夏庄镇充分依托地域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富民强镇,比如夏庄镇十里堡村发展著名的菜刀产业,菜刀寓意“财到”,是夏庄镇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销售到东三省等全国各地,容纳就业200多人,其中邵铁匠牌菜刀系列产品实现年产量50万把,产品销往北京、河南、河北、山西、湖北、内蒙古、新疆和东三省等地,并通过京东商城、淘宝、天猫等知名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此外,夏庄镇的扑灰年画,茂腔演出等文化产业也正在茁壮成长,继续在为民增收的致富路上高歌凯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由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东亚文化之都”是加强对外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品牌,是践行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践、落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具体举措。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正在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重点工作之一,“东亚文化之都”是落实“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倡议”的重要举措,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的重要成果。通过“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向世界展现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崭新面貌,对推动国内城市文化建设、亚洲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日韩隔海相望、毗邻而居,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正在努力!(范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