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点名校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为了上名校,不少有心的家长们也是拼尽全力。下文的成媛妈妈,就这样一位“鸡血”妈妈,虽然有个外籍宝宝,不过欣赏“慢教育”的她,却成为“快教育”的忠实簇拥者。为了唯一的目标,她不断提高手中的筹码,孤注一掷走上了狭窄的升学路,不顾一切拉着孩子向前跑……

文丨庄晓 编丨Lulu

如果把育儿比作打怪升级,那么成媛算得上是众多玩家中的佼佼者。

从青铜玩起的她,一路排除“千难万险”,在国际学校的“幼升小”中,成功将儿子Alex送入心仪的小学,证明了自己绝对的王者实力。

虽然是外籍家庭,择校中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但要想考上心仪的优质名校,却并不容易。在这场升学赛中,Alex需要和近800个同龄小朋友同场PK,争取仅有的100多个入学名额。为此,成媛和儿子共同努力了近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一家

不过有意思的是,自嘲为“鸡血”妈妈的成媛,却本能对“鸡血”心存抵触。事实上,因艺术特长而被顺利保送大学的成媛,更希望孩子能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为此,成媛也一度盛赞国内“幼升小”的摇号政策,真正为孩子减轻了升学的压力。但海外求学和国内升学,毕竟是两条不同路径。

和国内一些名校情结的妈妈们一样,成媛觉得名校能给孩子带来更多优质的师资和自由成长的平台。如果能在小学就获得名校加持,为孩子今后的轻松“爬藤”,也能有所助益。

这恰好也是成媛希望孩子考上这所名校的初衷。然而在疯狂添加微信群、搜集各类入学信息后,成媛却发现如果不“鸡血”,孩子可能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

两难之中,成媛也试图找最优解。权衡利弊后她发现,要是不“推娃”,孩子必然考不上理想的学校,但若能拉着孩子一起跑,或许未来将增添更多可能。

为此,要在“幼升小”阶段考入名校反而成了一种“执念”,成媛也“被迫”走上“鸡血”的道路。Alex从2019年小班开始,就不断推着他去奔跑、去拼搏、超越自己的极限。

就在临考前的两个月,在成媛的督促下,大班的Alex甚至还像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不停训练英语写作小技巧,一次又一次模拟训练,完善最后的双语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题中的Alex

一边不认可这样的高强度训练,一边却又甘之如饴。成媛自己的矛盾心态,正如树上春树所说:“这个世界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相对于“鸡血”妈妈,成媛更喜欢用“执行力”来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给孩子不断施压必然与快乐自由相矛盾,但当熬过这段痛苦过程后,孩子反而更加自信和强大。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永远也不要低估一位妈妈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慢”对立的“幼升小”

用成媛的话说,在孩子真正上小班之前,她其实是完全“躺平”的。很少给孩子读绘本的她,更信奉让孩子自由成长。为此,在考察了魔都多家幼儿园后,她将目光锁定在一家以“慢教育”著称的幼儿园。

慢教育,就是提倡日常生活式的教育,提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要追求一节课里让学生强制性地记忆多少东西,而是启发他们的思维。

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二加八等于十,而是在潜移默化的幼儿日常教学中,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成媛一度十分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新手妈妈的教育理念,却逐渐消磨在了各种升学备考的“抱团群”里。当成媛把目标瞄准这所小学名校时,她不免有些心慌。在各种繁杂的信息中,那些成功录取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有着让人惊叹的备考准备:

丰富的双语识字量;

流利的双语口头创作;

写满2页A4纸的英语小作文

(不限制字母大小);

小学低年级的浅奥数学……

为了增加命中率,求学心切的家长们,多少有着心照不宣的标准。保险起见,这些“民间”参照模板往往远超于考试的命题难度。

而和成功的“过来人”相比,当时的Alex无论在双语表达上,还是逻辑思维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虽然孩子在“慢教育”的幼儿园过得非常快乐,可短期内要想拥有明显的先发优势,Alex的学习计划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是无条件的让步。

显然,“慢教育”并不适合短期内要出成绩的Alex。为此,成媛在一番挣扎后,果断在小班下学年时另外报班。当年还没有“双减”政策,不同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这里信奉的更多是“快教育”,不顾一切地拉着孩子向前跑。

按照规划,Alex要从三个英文字母的单词开始,学会自然拼读和单词的默写。到了中班,Alex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他要在一年的学习中,顺利听默出600本英语绘本。绘本难度也从刚开始的几个单词,过渡到最后章节体的片段阅读。

只有通过这样大量反复的训练,才能让Alex能顺利完成150个英语单词的写作,提高入学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的铅笔

事实上,当年的成媛,在走进教室时,内心是完全抗拒的。这样机械学习外语的方式,让她感由衷感到了“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好几次都产生了掉头就走冲动。

但是最终让她选择留下的,是这里孩子们亮眼的升学成绩。成媛坦言,尽管有着诸多诟病,但只有这样高强度、高要求的学习,才能极为快速地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英语学习水平,为“幼升小”增添筹码。

成媛觉得孩子未来如何,自己不敢赌,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眼下这条被多个孩子所证实、行之有效的道路。为此,每周她都会花上来回3个小时的车程,来送孩子上长达2个小时的课程。

刚送去的时候,Alex还不会用笔,完全无法适应长时间的课程,几乎每次上课都会抗拒哭泣。随着作业难度的增加,Alex在家作业默写时,也不可避免地多次满地打滚、崩溃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的部分英语作业

而此时,成媛则展示出了难得强硬的一面,除了和儿子斗智斗勇外,她还和Alex打起“攻坚战”,当“对峙”激烈时,甚至会采用更加极端的措施,当天学习任务没完成,就不让准点入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成媛下班回家比较晚,在母子俩完成学习计划后,时间都已经指向了深夜11点。

欣喜的是,在母子俩付出艰辛努力后,Alex的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也在以坐火箭般的速度提升。三年下来,成媛四处搜集的资料都堆了满满2大箱,Alex也从之前不会ABC,到如今可以中英双语自由切换、毫无卡顿。

儿子一切的变化,都让心中忐忑的成媛也有了更足的底气,在择校路上坚定脚步,大步朝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的Star 测试分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自尊心,没有想象中脆弱

孩子的适应能力,远比家长想象来得强。经过了最初几个月的僵持期,Alex也渐渐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学习。

除了英语之外,Alifa的思维训练也在中班下学期(2021年3月)提上日程。在不断进度赶超下,Alifa接触到了更多小学低年级奥数的知识。成媛清楚记得,有次试卷上,甚至还出现过类似鸡兔同笼的应用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的数学应用题

为了检查孩子的掌握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陈媛都会要求Alex,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张模拟卷。模拟高考备战的家庭学习,虽然看着有些匪夷所思,但成媛却对这段经历充满感激。

三年下来,这般常人难以理解的“地狱式”的残酷训练,反而给Alex带来了更多的自信。

尤其在成功通过各种学校的面试后,Alex的自信更是高涨到了顶点,因为他发现,无论自己去哪个学校或哪家机构做测评卷,他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老师的连声称赞。

当他遇到难题时,强大的信心也让Alex更愿意去尝试和面对。他学会鼓励自己说,“我是学霸,只要给我时间,这个问题我一定就能想得出来。”

满满的成就感,也点亮了Alex的社交技能。在一些陌生的环境,自来熟的Alex也总能很快和陌生的小朋友们玩到一起去。在一些活动现场,Alex的仪表姿态都落落大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和新朋友们一起玩

某种意义上说,只要给孩子一定空间,他们的耐受力,会超过成年人的想象。成媛觉得学习从来都没有不劳而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有不断突破舒适区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和锻炼。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生来都是天生热爱学习,将挑战当作快乐。但只要能坚持下来,它的回报将足以带来惊喜。

不过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定能拥有勤能补拙的收获。而这段“幼升小”的升学挑战中,所有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都压在了成媛一个人的肩上。

但是成媛很少会和Alex主动提及自己的辛苦,可到了后期“幼升小”的关键冲刺期,Alex每次学习状态的浮动,都成了成媛心情的“晴雨表”。

此外,“幼升小”的择校考试,还有着太多的变数。为了提高录取率,Alex还参加了其他学校的入学测评。几轮下来,成媛发现不同学校,可能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其中一所学校的入学测评上,Alex虽然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却意外落选了。成媛打电话问明原因后不免哭笑不得。原来在用筷子夹棋子的游戏环节,率先完成任务的儿子因为跑去为落后的小朋友加油,而不是安静坐在旁边等待,错失了入学资格。

吸取教训的成媛,为此还格外关注孩子日常的礼仪规范,甚至包括日常说话声音的大小,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引起面试老师的误判,从而闯关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的部分图书

成媛坦言,自己承受着强大的精神压力。为了陪伴儿子备考,她不仅花光了年假,每晚还雷打不动陪着Alex做三个小时的作业。如果这样的强度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她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在她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学习都叫“鸡娃”。单纯给孩子提供学习材料只能算培养,而市面上直送机构不管不顾的学习,更像是“快乐放养”。

作为一个合格的鸡娃家长,需要做到规划路线,提供资料,制定计划,监督实施,其中更重要的还是由始至终的陪伴

共同备考这一年多时间,母子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少,大班后的Alex,已经习惯到点坐在书桌前,开始每天3个小时的学习,成媛之前的紧张焦虑,也如风吹过湖面,泛起涟漪后又消失不见。

和忙于幼小衔接的家长不同,成功择校的成媛,立刻停掉了所有的家庭作业,让儿子自由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再次进入到一种舒缓的慢节奏中。

用她的话说,她打算重新“躺平”,直至Alex升入小学三年级。她清楚意识到,备战“幼升小”难免会有囫囵吞枣,也许到了小学阶段,还要温故而知新,但她相信,儿子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准备,不畏新的学习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行中不忘写作业的Ale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选择高代价,孤注一掷向前走

父母总是希望能给孩子提供完美的教育。然而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

尽管打心眼里认同儿童发展有一定的认知规律,可是成媛还是选择让Alex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高强度的训练,甚至边训练还边“吐槽”。

但是裹挟在这场竞争中,成媛诚实选择了她所认为的最优解:暂时牺牲睡眠和游戏式的探索学习,陪着孩子在高压学习中一起战斗。

那么在幼儿阶段,就开始短暂大量的训练,是否会透支孩子的未来呢?

在华裔蔡美儿的身上,我们或许能得到些许借鉴。2011年,蔡美儿就在《虎妈战歌》中介绍了自己严格的教导经验:

  • 对孩子施加压力是有利的;

  • 开蒙越早,起点越高。

  • 希望孩子有一门精通的技艺而不是许多努力方向不明确的小兴趣

  • 相信孩子的自尊心没有那么脆弱

  • 坚信比别人练习更多是将优秀与平庸区分开来的原因

  • 不相信对孩子进行比较、贿赂是有害的

  • 让自己和孩子保有一定虚荣心是有利的。

严苛教导十年后,蔡美儿的女儿都 考入名校,母女之间的关系,非但没像一些教育人士所预言的走向破裂,相反还更加亲密。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尼尔·哈尔丰和他的同事们也通过对2001年出生的6600名儿童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标化测试表现差的孩子中,有57%的父母希望他们上大学;而表现好的孩子中,有96%被期望上大学。

父母的高期望无疑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成就。尼尔·哈尔丰在一份声明中说:“那些认为孩子将来上大学的父母,不管他们的收入和其他资产如何,似乎都在促使着他们的孩子朝这个目标前进。”

这也恰好印证了另一个心理学发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指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期望可以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择校成功,当这个宏大的教育目标放置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孩子的走向也并非都能如家长所愿那样,激流勇进、一帆风顺。

弗罗斯特堡州立大学校长Jonathan Gibralter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时发现,这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却没有学会大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成人生活技能。

Greg Lukianoff and Jonathan Haidt在《娇惯的心灵》中写道:“这些年轻人被剥夺了面对风险的机会,他们都是风险厌恶者,所以他们内心脆弱、容易被冒犯。”

这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精英们,没有信心应对成年后的挫折和失败,而无助、失望和恐惧往往会导致抑郁和焦虑。《儿童与家庭研究杂志》曾有一项研究发现,这类大学生有更高概率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育儿的起点,成媛也在小心平衡着这些育儿危机。不管Alex未来如何,她的目的也更加纯粹,只有竭尽所能考上一所好学校,才能站在更高起点上,拥抱更多的变化,为此她咬牙硬扛着育儿中相对高昂的成本和代价。

这样孤注一掷的选择无疑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成媛就像是一位不断学习、搜集信息的“舵手”,下定决心穿越狂风暴雨,期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话题互动

为了上名校而进行大量高强度的训练,

你认同这种教育理念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您的育儿经验。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