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有一句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一种货币现象。”

如果通俗地翻译弗里德曼的话,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个国家,通货膨胀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超发货币。"

这一语道破天机,说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

1946 年7 月,国共两党和谈破裂,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费开支浩大,只能靠不断印钱来补贴财政赤字。

1948 年 6月,国统区的物价暴涨为抗战初期的493倍,吃一块大饼要3万元,甚至乞丐也不愿收面值1000元以下的钞票。

随后,通货膨胀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工商业、农业遭受重创,人民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国统区法币不断贬值,有渠道的人开始疯狂换取黄金、美钞,以此预防货币贬值。

而那些没有渠道的普通市民,为了抵御货币贬值,无法购买到黄金,就开始用钱大量购买粮食、囤积大米,于是到处出现抢米风潮,引发社会严重动荡。

当然,通货膨胀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是一把“双刃剑”,有个叫菲利普斯的经济学家会告诉你,适度的通货膨胀其实对社会有好处。他还发明了“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好处。

曲线表明,当物价上升经济就趋向繁荣,就业率增加;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增加,物价也会下降。

也就是说,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就业率。

以美国为例,从60代开始,货币政策影响之下,失业率逐渐降低。当然,代价是通货膨胀率逐渐升高。人们的生活成本变得更高了。

1979年10月,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他认为要让经济恢复繁荣,必须先控制住通货膨胀,于是他开始铁腕治理通货膨胀,虽然几年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很多,但也迎来了“二战”后美国的最大一次经济衰退,失业率一度接近10%,创出历史新高。

当然,失业率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达成了共识,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反比例关系”。

万事皆有度,既不能让通货膨胀太高,因为民众无法承受,但也不能让通胀率太低,这样就会使很多人失业。

治大国如烹小鲜,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