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成绩差、有缺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放弃和打击。

别忘了,你的态度里,藏着的是孩子的希望啊!

作者 | 枫子
我从来没有想过,女儿最听我话的一次,竟是不去上学。

那天,女儿拿着随堂卷支支吾吾的要我签名。

早前,班主任就已经在家长群里强调,全班42个人,不及格的只有4人。

所以,当我看到卷上又红又大的“D”时,一股怒火瞬间冲上大脑:“你天天不带脑子上学的吗?怎么好意思考这么点分?”

原本有些窘迫的女儿,瞬间憋红了脸。

低头沉默了几秒,她突的一下就上前抢过卷子撕了,大声喊道:“你从来就没有对我满意过!”

我愣了一下,随即又冲她吼了回去:“长本事了你!还学什么学?不用上学了!”

“不去就不去!反正你都说了,我就是进厂打工的命!”

整整三天三夜,女儿把自己锁屋里,不去上学,也不和我说一句话。

我又气又恼,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教育女儿,女儿的成绩却一退再退,甚至还变得如此叛逆不服管教?

之后,我冷静下来想了很多,回忆了女儿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慢慢我发现:

原来,不是女儿无可救药,而是我的教育错得太离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打击当教育

我亲手浇灭了女儿的信心

我曾带着女儿参加过一次夏令营。

十几个同龄人凑一起,有唱歌的,有跳舞的,也有秀口才的,还有一些孩子,就算没什么特长,也大大方方地做了自我介绍。

唯有女儿,不管夏令营老师怎么鼓励加油,就是不肯上台。

而原因只是没带舞蹈鞋,怕跳不好。

事后,老师和我说:

“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就有这么多顾虑,担心做的不好,就宁愿不做,妈妈平时是不是对她太高要求,经常否定她呢?”

当时的我完全没把这句话当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想想,以前的我多么无知。

我把打击当教育,把嘲讽当鼓励,结果生生摧毁了女儿的自尊心,粉碎了女儿的自信和底气。

其实,女儿小学的成绩一直都是中等偏上,她英语也不错,偶尔能挤进前五,另外,她还写的一手好字。

可我眼里却只有别人家孩子,看女儿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时不时就泼冷水:

英语好有什么用?数学又没及格吧。” “再不加把劲,以后高中你都考不上。”

每次看着女儿愤愤然回房读书的样子,我就暗自得意:小孩就是要激一下。

所以当女儿熬过一个个夜晚,啃完一道道难题,终于挤进前十时,我心里甭提多高兴。

可我怕她太骄傲,于是话一出口就变成了打击:“你就是走了狗屎运而已!”

最终,女儿没能如我所愿般知耻而后勇,反而成了我口中失败的样子。

她开始畏难,题目还没看完她就叫唤着“我不会”。

她还越来越自卑,明明是最擅长的英语口语,她却总说“我不行”。

后来,不管我再怎么激她都不管用了,她还会颓废地承认“我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李开复说: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自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怯弱,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自信,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最懂得宽容。”

否定的话,或许能激起孩子一时的进取心,但长期的挫败,只会让孩子彻底放弃努力。

教育,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让孩子感觉好,她才能做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蜗牛”当“兔子”撵

我成功毁掉了女儿的内驱力

这些年,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我使出了浑身解数。

幼儿园时,我就给女儿报了语训、珠心算、书法和学前班,每天学校、家、补习班三点一线地跑。

一年级时,女儿就已经开始学二年级的课程了。

后来,我又给她加报了奥数和作文辅导班,甚至花重金请家教一对一辅导。

哪怕是周末,也会催促女儿6点起床晨读,晚上学习到10点,卷子、习题、练习册,每天一沓沓地做。

一开始,女儿的成绩确实拔尖。

可步入初中以后,她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因为填鸭式学习,女儿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很多知识没学扎实,同类型的题目换个表达就不会了,越往后学越吃力,成绩也下滑得厉害。

可那时候的我,满心焦虑,丝毫看不到她的疲惫和无助,仍觉得她不够努力,一直拽着她往前跑。

不承想,女儿身体先吃不消了,因为熬夜太多,休息不够,频发感冒。

同时也因为过度学习,女儿产生了厌学情绪,一听到考试,就失眠、冒虚汗……

有人说,只有把孩子当蜗牛养,你才能理解他的不易。

可很多时候,我们却把孩子当成了兔子撵,嫌弃他作业做慢了,字写得丑了,说他这不好、那不对。

着急地拉着他向前、向上、奔赴完美。

却忘了,当你催他、吼他,责骂他时,孩子已经用尽了全力……

立竿见影的教育是神话,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我们不断倾注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后来,我看到辽宁盘锦市前教育局局长魏书生,讲了这么一个案例。

一次语文考试,100分的试卷,一个学生只考了8分。

魏书生叫来学生,没有打没有骂,而是耐心地问了3个问题:

“听说你从来不听课?” “老师,我听不明白,所以我就不听了。” “听说你也从来不写作业?” “嗯,我作业都是抄的,后来老师也不给我改作业了,我也就不抄了。” “听说你回家书也不看?” “老师我看不明白书,所以我也就不看了。”

学生如此自暴自弃,魏书生接下来一番话却让我羞愧难当:

“对啊,你看你自己,不听课、不写作业、不看书,咱还能考8分,不正是说明咱们有天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一句话,8分从羞耻变成亮点,学生眼中有了光。

看了魏书生的教育,我才知道,教育不是盯着缺点,拼命改造孩子,而是要赏识孩子。

我开始尝试从思维上行动上改变自己的教育:

1. 用亮点思维夸奖孩子。

樊登老师说,每一个孩子一定有不完美的一面,更多的去看好的地方。

发现亮点,才是一个孩子成长进步的开始。

自此,我不再盯着女儿弱科,而是充分肯定和鼓励女儿的强项英语,并且让女儿充当小老师教我,帮助女儿树立自信。

当女儿考得不好时,我也总是学着拿放大镜去发现亮点:

“名次上是退步了,但分数比上次多了5分呢!” “你看这题有点难度,但是你都做对了!”

当我不再一味批判、指责女儿,她也开始慢慢重拾信心,而且愿意和我敞开心扉聊一些以前从来没聊过的话题。

2. 耐住性子,帮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学习。

放宽心态后,我不再攀比和催促,不再逼着女儿刷题,而是针对她的弱项,一步步做了规划。

第一个月,将知识拆解成小版块,让女儿专攻课本知识,先把基础打好。

第二个月,查缺补漏,根据错题集把知识补丁修补好。

第三个月,发散思维,根据知识网架,对每一种类型题目举一反三。

因为目标明确,女儿学习起来也有了方向,她的成绩开始缓慢提升。

就像魏书生所说的那样:

“教育的成功,不是拼命去改造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帮助孩子,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对待“慢”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低期待、放下身段,遵循孩子的步调,牵着他一点点进步。

3. 不再用单一的成绩来衡量孩子。

说来惭愧,以前的我张口闭口都是学习,所以看到的都是女儿的缺点:粗心大意、磨蹭、不专注、不自觉、有惰性、学习效率低……

直到有一次,女儿成功竞选上了班长。

班主任告诉我:与女儿竞选的那两位同学,都是班级前五,但全班42个同学,女儿就斩获了31票。

而理由竟是我从来不曾发现的:善良、乐于助人、好相处等等。

班主任感叹道:能在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孩子,长大后又何愁她不能在社会上吃得开呢?

其实,孩子就像植物,品种不同,花期不同,养护方式也不一样。

我们怎么能用单一的成绩来衡量他们的未来呢?

女儿身上这些闪闪发亮的品质,难道不是比成绩更耀眼的“财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了台大教授周志文的一段话:

“我们的教育,让正常的、成绩好的学生得到鼓舞,使他们自信饱满,却使一些被视为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屈辱,让他们的自信荡然。 凭良心讲,那些被轻视的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是更需要教导、更需要关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往往把这群更需要教育的孩子狠心地拋弃、不加任何眷顾。 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

醍醐灌顶。

教育,应该是播种。

一个孩子,越是差劲的时候,越是需要父母种下希望,给予信任和支持,孩子才能熬过寒冬,迎来春暖花开。

没有立见成效的教育,只有守得云开见月明。

所以,哪怕你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差生,是个不可爱的叛逆孩子,也要坚守住教育的责任,不放弃、不嫌弃。

给他多一点鼓励、耐心和欣赏,我们的孩子自会迎来逆风翻盘的那天。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