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军旅无悔

青春岁月,军旅无悔

李松

李松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西藏当兵,戍边四年。日喀则边雄乡塔玛村的桃花村军营四年的光阴,严寒、寂寞、缺氧、缺菜和摸爬滚打的岁月给记忆的年轮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连长和他的兵

西藏平均海拔4000多米。众多高大山脉挺立其间。南边有喜马拉雅山,北边有唐古拉山,东边是横断山脉,西边是帕米尔高原。境内还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等山脉和群山。除了巍峨群山,西藏还有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众多汹涌江河。那个年代,群山和江河隔阻,交通很不方便。寄一封家信通常要一个月左右,若寄航空,也要十天半月才能收到。部队大多驻守在人烟稀少海拔高的战略要地。当兵四年,1500多个日日夜夜,不见家乡,不见亲人。要说思乡离愁不妨改写古诗凉州词来表达:西藏远在白云间/哨卡孤立万仞山/乡愁无须怨杨柳/家讯难越万重山。

西藏的生活条件更是艰苦。诗人用诗的语言写冷:温度计终日缩着脖子;写风:大风一年只有一次,从初一刮到年三十。西藏的狂风似脱缰野马,可以掀翻屋顶,卷起沙尘遮天蔽日。冬天严寒冰封,疏菜不生,生活清苦。半年甚至更多时候餐桌上看不见一丝鲜菜。

当兵第一年营建施工,修建团部大礼堂。最苦最累要算卸水泥和打土坯。卸水泥的劳保品就是手套和口罩,繁重的体力付出戴着口罩连气都喘不匀。半天下来衣袖、衣领、裤腿里全是水泥,嘴巴、鼻子、耳朵里也灌满了水泥。劳动结束一盆热水也没有,只能用牦牛尾巴(拂尘)打打身上的尘灰,井台上打盆凉水洗洗了事,一干就是三、五天。打土坯就更累,和好的泥土粘粘的,必须鼓足劲才能把粘在一起的泥土铲起来再填进模子里,然后半蹲着把土拍实,弯腰把模子提起来。任务到人。现在已记不得每天的工作量了,只记得完不成任务就得在休息时间接着干。该有多累?想想都累呀,更何况我们是刚上高原的新兵。一天下来人累得像要散架一般,真的累呀!然而,坚决完成任务是军人职责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完成任务容不得讲条件、讲价钱。正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养成和提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友见面献上哈达

当兵要站岗,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站过岗。边防军人站岗直接守卫国界,责任更重,意义更大。当边防军人就一定要忠实履行职责,守好边防保卫好祖国。最难忘是除夕夜站岗。吃过年夜饭,结束了军营特色的除夕活动,营区慢慢的静了下来。此时此刻,内地正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时刻。一个人独在异乡严寒的荒野,该是多么的孤独!但是,手握钢枪在哨位上为国站岗,前方是未知的异域,身后是祖国大地,最欣慰的感受还是使命感和身上责任。国界的对面,是一个并非友好的邻邦,60年代不断蚕食我国领土,挑起事端,拒绝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在两国边界作战中受到我军重创又不吸取教训,改不了侵略本性,不甘心失败。和这样的邻国相处,越是节日越要高度警惕。回想守边岁月和守边责任,感受如古人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离开部队已四十多年,然而许多往事却时时记起,仿乎就在昨天。在环境和生存条件艰苦的西藏当兵就得吃更大的苦和忍受更大的难。从18军进藏开始,艰苦生活就始终伴随着每一个西藏军人。一代又一代的西藏军人不惧艰险,始终扎根高原,保卫和建设西藏,铸就成了西藏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老西藏精神”。每一个西藏军人都以当过高原兵,为国守过边,在人生经历中经受过艰苦环境磨炼而自豪,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视为人生财富。

当兵四年收获最多最大的是还那一份沉甸甸的战友情。2019年,战友张继忠来电话邀我参加师指挥连建连40 周年战友会。我本不是师指挥连的兵,他说:来吧,都是战友,很多是炮团调过去的,都熟呢,我们特邀你来。他告诉我参加战友会的战友来自四面八方,有河南的、陕西的、甘肃的、安徽的、山东的、河北的、贵州的、西藏的、重庆的、四川的等等。有我尊敬的老连长马宗奇;有师指挥连的几任连首长牛玉龙、谭民运、刘国斌、陈树林;还有同年入伍的战友和其他感情很深的战友。他们都是我经常想念又各居一方难得一见的首长和战友,如今要聚在一起了,多么难得的机会呀。去呀,没什么犹豫的。我去了后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没把我当外人,吃饭、住宿、开会、合影、集体活动都一视同仁,一同安排,没有一点隔阂,没有一点不自然的感觉。

浓烈的军旅特色和军旅气氛感染着战友聚会的每一个人。唱的是怀念军营、思念战友的歌,说得最多的是军营故事和战友往事。谭连长致辞说感受:高兴!见了老战友高兴;回忆往事高兴;相聚一堂高兴。藏族战友多吉和妻子给战友和军嫂献哈达表示敬意。张新凤代表军嫂动情的说:我爱你,当兵的人!战友们相聚,聊起部队生活,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表现出深厚的军旅情结。部队生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受和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4月,53师炮兵指挥连建连40周年,炮兵科老领导讲话

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战友们患难与共,与子同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走过那段艰苦的岁月。战友在平时是患难与共,上了战场就是生死之交,关系纯洁珍贵,感情如同兄弟。这种情是其他任何关系都不能相比的,如同闪光金子般纯真。既使离开部队几十年,相互间相隔虽远,相聚有限,但战友间情感丝毫无损,如同珍藏珍宝,更显珍贵,让人更加珍惜,思念更浓。

人生岁月几十年,四年军旅只是短短的一段时光,于我却是特别重要的人生阶段。军队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七十年代末,正是我国重大历史转折的时期,国家结束了十年“动乱”,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每个人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工作着。在最能为祖国贡献力量的青春岁月,我和我的战友在海拔3800米条件艰苦的雪域高原边防服兵役,为国站岗,尽一个公民保卫祖国的义务,经受了艰苦环境锻炼,结识了肝胆相照情深意切亲如兄弟的战友,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精神财富。这段时光里留下了我的心声:

走向唐古拉,

卧雪为华夏。

钢枪握在手,

奉献在天涯。

退伍将回家,

战友把话拉。

青春留边关,

别忘唐古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 松 76年2月从四川省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入伍,陆军53师炮兵团三营指挥连计算兵。80年4月退伍。84年大学毕业后被选入机关工作。现已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