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

“回来吧。”

娜佳放下电话,耳旁依旧回响这句话,她呆滞地站着,心绪复杂非常。

丈夫去世,公公婆婆年龄已老,只剩三个还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孩子。

父母说得对,她一个女子,又是一个远嫁到中国的外国女性,人生地不熟的,要如何支撑得起养家重担。

相反,如果她带着孩子回到乌克兰,凭借那里的福利政策还有父母的帮助,至少她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但是,娜佳一想起整日泪眼婆娑的婆婆,还有浑身消沉的公公,看着他们灰败的神色,她愣是下不了决心要回乌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

是清闲的生活重要还是良心重要,娜佳正在面临这等抉择。

喜结连理

娜佳全名是杜拉维茨·娜佳,1976年,她出生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个工程师家庭中,因此从小到大,娜佳就衣食无忧、开心活泼。

她的人生出现重大转折点,还要提她的大学经历。

1996年,娜佳进入乌克兰敖德莎食品工程学院读书,正好在这里遇到了中国留学生赵鹏。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俗,并没有成为这两人相识的阻碍。相反,乌克兰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使他们之间产生了暧昧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与赵鹏

一对年轻男女成为恋人。

他们之间遇到的第一个波折是大学毕业,中国现在尚且有“毕业季,分手季”的调侃,更何况是交通、通讯并不便利的那时。

这两人一个中国,一个乌克兰,仅是距离,就已让人望而却步。跨国恋情,少有成功的。

他们的第二个阻碍,是家境不对等。

娜佳是乌克兰首都人,父母工作体面。赵鹏只是中国一个普通农村的穷小伙,那时的中国经济尚且不景气,更别提乡下的环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80年代基辅

娜佳的父母不赞同她与赵鹏继续下去,希望两人分手。这样,赵鹏回他的中国乡下,娜佳则留在乌克兰,不会经受任何“苦头”。

但尚且年轻的娜佳却拒绝父母的要求,选择和赵鹏回到中国家乡,从此以后,离开从小长大的熟悉环境,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

1998年,娜佳随赵鹏来到中国河南新乡县小冀镇中街村,成为这里的一个“洋媳妇”。

赵鹏父母看着面前的“洋儿媳”,面面相觑,心里没底。即使时间已经过了很久,赵鹏父亲赵希才还记得当时的心情:

“很忐忑,距离遥远、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和娜佳只能通过儿子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鹏的母亲孙淑香

即使如此,赵希才和自己妻子孙淑香还是拾掇好心情,选择接纳这位儿媳妇。

无非是生活习俗有差异,没关系,反正结婚后,小两口单独在外住,这矛盾不就少多了。

至于语言不通,这不是有儿子在,而且生活无非吃喝睡,手上比划也能明白个差不多。

就这样,赵希才他们为儿子赵鹏与儿媳娜佳在家乡办了一场中式婚礼。

因为娜佳不同寻常的国籍和长相,这场婚礼引来了许多媒体和人们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结婚场景

人们注视着从车中下来身穿中式婚服的新娘,白皙的皮肤、高挺的鼻子与浅色的头发,让她看起来竟有种奇妙的美。

选择

成婚后,因为乡下工作环境的不成熟,赵鹏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他想到自己的乌克兰老婆,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可以从中国批发小商品,然后带到乌克兰去售卖。这样,既可以工作挣钱,娜佳也能时常回家看望父母。

赵鹏并不希望娜佳与自己的结合是建立在她的牺牲上的。

对于丈夫的决定,娜佳十分感动,她跟着丈夫,在中国与乌克兰之间来回奔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

他们确实挣了一些钱,但是两国之间频繁往来,难免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

赵鹏心疼妻子,选择放弃这个生意,开始寻找在乌克兰的其它工作机会。

因为他的留学经历,加上赵鹏会说俄语,他顺利被一家中国驻乌克兰的企业聘请,负责该企业在中乌两国之间的商贸翻译工作。

这期间,娜佳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在乌克兰出生,所以孩子是乌克兰国籍。

有了孩子后,赵鹏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他希望能为妻子、为孩子赚到更多的钱,让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的三个儿子

恰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发展多边合作。国内外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

赵鹏也开始考虑开办自己公司的事情。

他与妻子娜佳回到中国,在宁波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专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与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东欧、西亚多国开展贸易往来。

很快,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乌克兰国籍。

赵鹏愈发春风得意,他干劲十足,熬夜做策划、参加酒局应酬,在透支身体精力的情况下,公司较为顺利地被他做大做强,年营业额已达到上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与孩子

他们换了大房子,买了新车,有了一大批员工。

2006年,娜佳再次生下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依旧是乌克兰国籍。

娇妻爱子在侧,事业蒸蒸日上,赵鹏十分得意。

但天有不测风云,沉浸在幸福之中的赵鹏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

他时常感觉身体不舒服,精力不济,但他只以为自己没休息好,不当回事。还是娜佳担心丈夫的身体,拉着他去医院检查。

这一查,晴天霹雳,肝癌晚期。

诊断结果如同一根闷棍重重敲击在赵鹏和娜佳头上,即使治愈希望很小,他们依旧没有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三个孩子

房子卖了、车子卖了,大笔大笔的钱流了出去,赵鹏的身体却毫不见起色。

2007年,他就因病离开人世,那一年,赵鹏31岁。

这时候,他们的大儿子9岁,小儿子更是只有1岁,都是尚不知事的年纪。

与公婆一起料理完丈夫的葬礼后,娜佳不得不面临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她将何去何从?

远在乌克兰的父母得知她丈夫去世,在中国没留半分钱,只有三个幼子,于是联系她,让她回国。

不同于当时中国的“优生优育”政策,乌克兰政府一直“鼓励生育”,对儿童的生活补助和教育补助力度较大,整体福利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与儿子接受采访

若是娜佳选择回国,依靠乌克兰的福利扶持与父母支持,她依旧能过上清闲舒适的生活。

若是娜佳留在中国,则意味着她要面对为了救丈夫而家徒四壁的现状,还有乡下年迈公婆的赡养问题,以及3个孩子的生活、教育花费。

任谁一看,第一想法,都是离开“困境”,选择更舒适的未来。娜佳却犹豫起来,因为担心她的公婆。

自赵鹏离世后许久,赵希才(赵鹏父亲)夫妇始终未能走出儿子不在的阴影:“儿子是我们后半辈子的支撑,感觉天都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鹏的父亲赵希才

孙淑香(赵鹏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眼睛都哭伤了,赵希才也唉声叹气不断。他们甚至偷偷和别人说:

“儿子没了,孙子和娜佳再一回乌克兰,我们也没什么活头了。”

万念俱灰下,孙淑香已经找好了尼姑庵,只待娜佳带着几个孙子走,她就住进去,从此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即使如此,他们却始终没有逼迫过娜佳,从不威胁她,他们把一切的选择权交给娜佳,让她自己做决定。

感念于公公婆婆的通情达理,娜佳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中国,留在赵鹏长大的这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

付出

因为要照顾三个孩子,娜佳不得不把赵鹏此前开设的外贸公司卖了出去,自己在公司里面做一个普通翻译

但是微薄的薪水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家几口的生活开销,娜佳不得不在外找兼职工作,时常顶着烈阳四处奔跑。

每日早上,她送走上学的老大、老二,然后带着尚且年幼的小儿子去工作,等工作结束再带着孩子回家,准备家里人的饭菜。

但是,即使工作再忙,娜佳依旧惦记着留在新乡老家的公公婆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住的房子

她把公公婆婆接来宁波家中住,但是之前他们的大房子早在为赵鹏看病时卖掉,现在住的是一个只有40平米大的小房子。

三个男孩、一个女性、一对老人,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生活下的逼仄。

娜佳和孩子争相把自己的床铺让出来让两位睡,而自己则在客厅处打地铺。

赵希才他们心疼娜佳还有孩子,不愿意再留在宁波,执意回到新乡家中住。

即使如此,他们依旧选择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交给娜佳,希望她能换一个大一些的房子。

娜佳没有要老人的钱,托推道:“够住了,不用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与婆婆、孩子

她让公公婆婆收好自己的钱,平时照顾好自己就行,只要他们身体健康,就是对她最大的帮助。

但为了让老人安心,也为了让自己住得舒心,娜佳开始着手改造房子。

她把本来只有40平米的房子给改成共70多平米的复式楼房,上层是卧室,下层则是客厅、学习厅等公共场所。

虽然不再和公公婆婆在一起住,娜佳依旧关心着他们。

她要求三个孩子每周必须要和爷爷奶奶通一次电话,但凡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等,她就会带着孩子大包小包返回新乡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买菜回去给家里人做菜

这个曾经和公公婆婆交流必须要丈夫在中间进行翻译的女子,已经能和老人用中文拉家常。

至于远在乌克兰的父母,她也始终没有忘记,在节假日时,除了回新乡家中,就是奔往乌克兰。

娜佳不仅重视老人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同时关注着几个孩子的身体与学习状况。

她自己亲自辅导小孩做功课,教孩子说中文。

刚开始时,她的中文实在是“烂”透了,因此每一次辅导孩子之前,她都需要自己先学习一遍,学会了,才能教给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辅导孩子功课

不仅如此,为了孩子与祖父母交流,她也会教孩子说俄语。

几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会说中、英、俄三国语言。

而且了解到母亲艰苦的他们,开始愈发懂事,会自己主动收拾家务,减少母亲负担;在学习上,更是努力奋斗,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小小几位少年,继承了父母长相的他们,外貌优异,又加上成绩突出,竟是颇具风姿。

二儿子与三儿子,更是上了杉杉儿童服装的广告册,为家里又挣来一笔收入。

这一家人的生活也在渐渐步入正轨,从一开始的入不敷出,到之后的收支平衡,然后又是小有盈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告册

家乡

随着时间流逝,赵希才夫妇两人原先因儿子离世而悲痛的情绪已经缓和很多,他们对儿媳娜佳则更加愧疚。

如果不是顾及他们,娜佳本可以回到乌克兰,不需要受那么多苦的。

他们对娜佳表示:

“不论你留在家里还是再婚嫁人,我们都把你当作女儿看待。还要告诉你的是,孙子、家中的财产都是你的。”

对于公婆的说法,娜佳态度依旧不卑不亢:“钱我不要,只要孩子们健康长大成人,只要你们长寿无恙。”

2013年,“最美新乡人”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宣传中,得知这一消息,赵希才夫妇两人亲自找到评选办公室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家福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家的洋媳妇,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赵希才把自己儿子离世,乌克兰儿媳留在中国孝顺父母、养育孩子的详细给一一说明。

他认为,虽然自己的儿媳妇是乌克兰人,但这么多年她的表现,足以证明她的良善与坚韧,她就是“最美新乡人”。

评选办得知娜佳的事情,十分感动,帮忙把这一事情向外宣传。但“最美新乡人”的评选结果,最终还需群众来做决定。

最终,历时5个月的评选、投票,共有超过500万张的网络投票以及10万多张的纸质票数,娜佳成功当选2013年度的“最美新乡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纸报道

“丈夫离世,无怨无悔留在中国担起养家重担”,她的事件得以被更多人得知,甚至登上了报纸期刊,被印刷传颂。

2014年1月,娜佳再次当选“感动中原十大人物”之一。

领奖台上,主持人深情诵读着她的事迹:

“西方人的面孔,中国式的孝心。她用女性的坚强,撑起一个家的温暖;她用温柔的呵护,把两位老人的伤痛抚平。红颜无悔十五年,深情守护者,最美“洋媳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

娜佳当选“最美新乡人”时,她的公公婆婆脸上就有着克制不住的笑意。他们连连道谢:“感谢评选办,感谢全人民!”

当娜佳当选“感动中原十大人物”之后,赵希才他们更是喜的不知要如何去说,只是激动着表示,娜佳是他们永远的亲人。

2014年,娜佳亲自找上了政府部门,申请把三个孩子的国籍全给转为中国籍,三个孩子从此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有着中国根。

但是对于自己的国籍、签证问题,却始终让娜佳烦恼,因为不符合转中国籍要求,她只能选择办理签证留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娜佳与三个孩子合照

但是她的签证是一年一签,每次申请都是一件烦恼事。

得知她的情况,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也在积极帮助她,最后帮她办理了有效期5年的签证。

再接受采访时,娜佳的脸上不见丝毫阴霾,只有坚韧和乐观。

当问及她未来的规划时,她表示:“暂时不会考虑自己的事,等到最小的孩子长到18岁,再考虑回乌克兰的事情。”

但她仍是语气坚定道:“乌克兰是我家乡,新乡也是我的家乡。”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